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446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长沙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A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根源B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C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D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解析:根据“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可知吕思勉认为外来侵略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所以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B2(2017咸阳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B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C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D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可知清政府仍然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3(2017河南六市联考)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的变化:由禁止到鼓励、政府主导、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特别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来侵略的影响,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C4(2017潍坊模拟)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 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解析:“天朝”是清政府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的体现,“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表明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张家口模拟)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解析: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观点,排除;C说法错误,排除;各省独立与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排除D项。答案:A6(2017汕头模拟)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B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C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D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解析:“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表明当时县议会议长的复杂心态,故B项正确;“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表明共和体制没有被民众认同,故A项错误;1913年是民国时期,当时清朝帝王年号不允许被使用,故C项错误;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制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7(2017泸州模拟)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唯不因以消灭,反得凭借之以肆其恶,终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主要反映了()A反革命势力旨在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国民宪政意识薄弱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涉及人民权利D民主平等观念缺失解析:民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知有限,导致其被毁和民主政治遭到重大挫折,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践效果打折扣,并非单纯与反革命势力相关,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权利和义务,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平等的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B8(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深刻反思B巴黎和会一度给国人获得世界强国地位的希望C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抗争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解析: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深刻反思,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使得国人开始由向西方学习到转而“以俄为师”,关注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9(2018绵阳模拟)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 宣称 “强国强种,唯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益探索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C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解析:辛亥革命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这是民族危机下,爱国知识分子对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0(2017衡水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的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B11(2017合肥质检)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解析:“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表明知识分子在外交中所做出的贡献,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担当,故A项正确。答案:A12(2017长沙模拟)1935年3月5日,南京特别市市长石瑛签发训令,严禁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于未删正前在南京销售,并签发公函称:“按武穆之精忠与秦桧之奸邪,早为千秋定论。该书上述各节遮拾浮词,妄陈瞽说,于武穆极丑低之能,于秦桧尽推崇之致,是何居心,殊不可解。”这表明()A国共严重对峙B民族危机加重C汪伪投降日本 D国民革命兴起解析:材料中南京特别市市长石瑛所评判的是白话本国史中对汉族与女真族民族关系的阐述,其影射的就是当时华北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加深,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榆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时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鹄面者比比皆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齐霁中国共产党禁毒史材料二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输入中国。牛何兰中外禁毒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8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加以简要评价。(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概括即可;第(3)问,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答案:(1)原因:列强凭借特权向中国贩卖鸦片;社会各阶层对鸦片危害的认识不足;政府贪利,禁烟不力;国家内忧外患,政治动荡,政令不统一。(2)特点:对官员考核奖惩结合;禁止官员吸烟;政府与民众上下联动;将禁烟与解决民生相结合;利用有利的外部机遇。(3)评价:清末新政时期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不可能集中精力禁烟,但是,该时期的禁烟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后来的禁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禁烟政策,看似采用较为创新的经济手段治理毒品,实则加剧了烟毒泛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破坏禁烟,是近代鸦片难以禁绝的主要原因。14(12分)(2017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地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得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结合史实分析;也可综合以上观点辩证论述,言之有理即可。论述要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