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176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 细胞的增殖(3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琼脂块中变色区域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范围B.不同体积大小的琼脂块表示不同大小的细胞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体积的大小,因变量是琼脂块染色的深度D.该实验说明了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体积是有限度的【解析】选C。琼脂块中含酚酞,利用酚酞遇NaOH变成紫红色的原理,可以方便地测出一定时间内溶液内NaOH进入琼脂块的深度,A正确;本实验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代表不同大小的细胞,从而验证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B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的大小,因变量是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比,即物质运输效率,C错误;该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D正确。2.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十二指肠细胞 13.5 1.8 15.3 肿瘤细胞 18.0 0.5 18.5 成纤维细胞 19.3 0.7 20.0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解析】选C。细胞周期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周期不同,因此它们的分裂是不同步的。【补偿训练】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复制时期有02 h、19.321.3 h、38.640.6 hC.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D.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解析】选C。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 h、21.340.6 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19.3 h,故A错误,C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即219.3 h、21.338.6 h,B错误;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D错误。3.(2018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的是()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粒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B.C.D.【解析】选C。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有丝分裂的前期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进而形成纺锤体;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粒发生复制倍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4.(2018南宁高一检测)a、b、c、d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选D。a图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b图表示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的某个阶段,B错误;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C错误;d图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5.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选B。题图为动物细胞,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题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项错误;乙为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B正确;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虽然进行了复制,但是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C项错误;该时期之前核膜已解体,D项错误。6.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没有导致DNA数目变化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解析】选C。甲乙过程为染色体复制过程,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丁时期;戊阶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丙戊过程染色体行为发生变化,但DNA数目未变化。【补偿训练】(2018盐城高一检测)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期细胞内核仁解体、核膜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过程中染色质解旋为染色体【解析】选C。表示的是有丝分裂间期,而核膜、核仁消失发生在前期,A错误;低温处理的是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该过程中染色体变为染色质,D错误。7.图1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部分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甲、乙、丙的染色体和DNA数分别是2、4、2和4、4、2B.图1中甲、乙、丙细胞都在发生染色体的分离C.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图2处于de段的细胞会出现细胞膜向内凹陷的现象【解析】选C。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的数量一致,DNA的数量和染色体数量不一致,有单体的染色体含两个DNA,故甲、乙、丙的染色体和DNA数分别是2、4、2和4、4、2,A正确;图1中甲、乙、丙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都在发生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图2中的bc段染色体含量加倍,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图2中的de段染色体数目减半应是有丝分裂的末期,即会出现细胞膜向内凹陷的现象,D正确。8.(2018大同高一检测)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解析】选C。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染色体已经复制,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增加1倍,染色体数不变,但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本题中,复制后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可知未复制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N,DNA含量为Q/2。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完全相同。9.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解析】选D。图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后、前期或中期,染色体已完成了复制,只是着丝点未分裂。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细胞板出现。表示由中期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再增加。表示由后期进入末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互动探究】本题图中与相比,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图对应细胞分裂的哪几个时期?提示: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图对应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后、前期和中期。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10.(15分)(2018淄博高一检测)如图为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回答:(1)该生物细胞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2)请将图中细胞按照正确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排序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图所示的时期。(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_。(5)A图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_。(6)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_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解析】(1)根据图示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为方形)、没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生物细胞为植物细胞。(2)A图细胞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处于后期;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C图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处于前期;D图细胞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分裂顺序为CBAD。(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最适于观察染色体。(4)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图中B、C细胞含有染色单体。(5)染色体的数目按着丝点数目计算,A图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共有8个DNA分子。(6)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缺少分裂间期图,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答案:(1)植物细胞(2)CBAD(3)B(4)B、C(5)8、8(6)间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方法规律】“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11.(10分)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其中纵坐标表示距离(m),横坐标表示时间(分钟)。图A中的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B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回答:(1)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约是_m,图A中曲线b表示_,曲线a距离减小的原因是_。(2)从_分钟起,细胞分裂刚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标号为_,此时期的典型特点是_。(3)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常称为_细胞。【解析】(1)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0 m,所以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约是202=40 m;在10分钟起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图A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极的距离缩短。(2)从10分钟起,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的标号c与h,此时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常称为体细胞。答案:(1)40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极的距离缩短(2)10c与h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体1.(6分)在体外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组分)和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细胞周期变短,分裂间期细胞核放射性增强B.前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合成DNAC.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赤道板清晰可见D.分裂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解析】选A。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会使细胞周期缩短,间期DNA合成需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使细胞核放射性增强,故A项正确;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应该在DNA复制时,即间期,故B项错误;中期染色体数目清晰,整齐排列,但赤道板是一平面并不是结构,故C项错误;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就已经消失,到末期才会重建,故D项错误。【方法规律】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间期复制(DNA)又合成(蛋白质)(2)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3)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4)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5)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2.(6分)(2018福州高一检测)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在AB段,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中心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A.B.C.D.【解析】选D。AB段是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正确;该细胞中,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但中心体无膜结构,错误;赤道板是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结构,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细胞板,错误;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活动,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正确;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正确。【实验探究】3.(18分)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核膜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认为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认为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现提供变形虫、3H胆碱(磷脂的分子)和其他必需仪器,请设计实验,探究核膜来源。 (1)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_被标记。(2)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将_移至_(填“标记”或“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在_(填“标记”或“未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有丝分裂。(3)检查_的放射性。(4)预测结果:a:若_,则支持意见。b:若_,则支持意见。【解析】实验思路是根据新形成的核膜中是否具有3H胆碱标记的原核膜来判断两种意见的正确性。(1)根据题中信息,标记的应是核膜;(2)题干中说明利用核移植技术,因此可将已被3H胆碱标记的细胞核移植到未标记的变形虫中,让其分裂;(3)分裂后产生新的核膜,检测新形成核膜中是否有放射性;(4)新形成的核膜有两种可能:有放射性或没有放射性。答案:(1)核膜(2)已标记的细胞核未标记未标记(3)新形成的核膜(4) a:新细胞核膜具有放射性b:新细胞核膜无放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