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听课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928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1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听课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听课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听课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试说明 稳态的生理意义()。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1)体液与内环境:图8-23-1(2)内环境的功能: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图8-23-2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图8-23-3(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尿素CO2水胰岛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胃蛋白酶抗体血浆蛋白胰淀粉酶上述物质中因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不能视作内环境成分;而存在于中,因其所在部位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也不属内环境成分,故属内环境成分。(3)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a.概念: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酸碱度(pH):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血浆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人体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1.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消化道吸收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消化道吸收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警示(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2.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8-23-4(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2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4)代谢废物: 3.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1)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维持pH的稳态。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的结合。(2)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 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角度1考查内环境组成及成分判断1.2017宁夏银川育才中学第四次月考 人体的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选项所述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神经递质、胰岛素B.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C.营养物质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D.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2.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8-23-5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技法提炼“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角度2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2017湖南益阳月考 如图8-23-6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图8-23-6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技法提炼人体pH稳态的维持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角度3考查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5.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发组织水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导致血浆的渗透压有一定程度下降B.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细胞内液渗透压不变C.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渗透压D.组织水肿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方法规律组织水肿的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因:外界的变化。内因:体内活动的进行。(2)表现:内环境的和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3.稳态的调节机制图8-23-7 4.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 某同学上学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种做法对身体健康不利,为什么?2.归纳与概括 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角度1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 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 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 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2.如图8-23-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8-23-8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角度2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调分析3.2017济南模拟 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D.人体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2017四川宜宾一模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由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个系统共同完成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C.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增多、淋巴会减少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历年真题明考向1.2017江苏卷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2.2017全国卷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3.2014全国卷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2017全国卷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完成课时作业(二十三)第24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考试说明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1.神经元(1)结构图8-24-1(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概念: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类型:条件反射和。(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图8-24-2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a.,b.,c.,e.,f.,g.神经节。图8-24-2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d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图中有个神经元。完整的反射弧是(用图中字母表示)。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 刺激图8-24-2中的b处,效应器会产生效应,这属于反射吗?为什么?科学探究为了探究某连接神经中枢的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某实验小组切断该神经。结果分析: (1)若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接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可判断该神经为。(2)若刺激外周段,肌肉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肌肉不收缩。可判断该神经为。1.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兴奋传导结构特点功能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2.反射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1)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2)要有适宜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3.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图8-24-3(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8-24-3中的c。(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接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角度1考查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17甘肃会宁四中期末 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而铃声刺激不会。如果在给狗喂食前敲铃,多次重复后,狗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铃声引起唾液分泌过程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2.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角度2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3.2017湖南常德石门一中模拟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同一器官或组织中B.神经中枢的兴奋无法引起感受器兴奋C.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反射就会产生D.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两种神经元构成4.图8-24-4为某反射弧示意图,甲为感受器、乙为效应器 (肌肉)。现a处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图8-24-4A.既有感觉,同时肌肉又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也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肌肉有收缩反应考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的概念及产生(1)概念: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2)产生:受刺激部位产生的局部变化。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状态离子通道离子运输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状态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K+外流动作电位外负内正(3)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4)传导特点:。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 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也是双向传导的吗?为什么?2.演绎与推理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在恢复静息电位时,Na+运出细胞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可以推断Na+内流和运出细胞的方式分别是、。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静息时的静息电位: 形成原因: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K+外流电位表现: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传导2.神经冲动的传导特点分析(1)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如图8-24-5)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图8-24-5(2)生理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是神经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在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击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作用下,使其结构和局部功能改变,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角度1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成因1.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8-24-6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8-24-6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处不能产生兴奋2.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图8-24-7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角度2考查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3.如图8-24-8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8-24-8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4.2017江苏七校上学期期中 如图8-24-9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8-24-9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B.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 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 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图8-24-10(1)写出图甲中标号代表的结构:,。(2)图乙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泡释放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3.传递特点及原因(1)特点:。(2)原因: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中。释放:递质只能从释放,作用于。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 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突触后膜上、突触处的信号转变方式分别是什么?2.演绎与推理 已知A种杀虫剂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种杀虫剂能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有一位杀虫剂中毒的病人肌肉僵直、震颤。试推测该病人是哪种杀虫剂中毒?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过程图8-24-11(2)神经递质种类兴奋性递质:使下一神经元兴奋,如乙酰胆碱抑制性递质:使下一神经元抑制,如甘氨酸释放方式: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受体化学本质:糖蛋白。作用: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去向:迅速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比较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续表)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角度1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1.2017沈阳模拟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2.2017哈尔滨模拟 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丙是图乙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图8-24-12A.图甲中突触后膜上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C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丙中物质a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图丙的b如果不能与a结合,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题后归纳巧记神经递质“一二二”角度2考查兴奋的传递及其特点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反射活动。如图8-24-13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图8-24-13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 B. C. D.4.2017合肥一模 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图甲所示,浸润在液体A中,保持标本活性。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24-14(1)液体A的成分应和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特点是。其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3)巴西蝰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中毒症状为肌肉(填“松弛”或“震颤”)。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中毒症状是肌肉(填“松弛”或“震颤”)。易错提醒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考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概念图图8-24-15(2)辨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最高级中枢位于,掌管人体的高级生命活动。低级中枢受的调控,如人可有意识地控制缩手。 2.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除了具有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活动外,具有语言、记忆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图解序号名称损伤后症状表现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看不懂文字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3)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角度1考查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2.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 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平时,膀胱逼尿肌(位于整个膀胱壁)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8-24-16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8-24-16(1)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其在A、B间的传导是(填“双向”或“单向”)的。(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角度2人脑的高级功能3.2017江南十校联考 大脑皮层在神经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W区)受损的患者不会讲话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密切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4.2017河北衡水模拟 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历年真题明考向1.2016全国卷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2017江苏卷 图8-24-17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8-24-17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3.2017海南卷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4.2016全国卷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图8-24-18。据图回答问题:图8-24-18(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完成课时作业(二十四)拓展微课神经调节中电位、指针及实验探究问题难点一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膜两侧电表两极都置于膜外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以电表两极分别置于膜两侧为例)图8-24-19(1)曲线表示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情况。(2)a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稍微打开,K+的进(Na-K泵)和出(K+外流)动态平衡。(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4)bc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5)c点:动作电位峰值(最大值)。(6)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K+通道彻底开放,K+外流。(7)de段:通过Na-K泵恢复静息状态。注意:形成静息电位时K+的外流和形成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都是顺浓度梯度完成的,均不需要消耗能量,即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处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具有电位差,膜两侧的零电位差出现在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细胞外Na+的浓度会对动作电位的峰值产生影响,若浓度过低,会导致峰值变小。【典题示导】1.如图8-24-20中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图8-24-20(1)图甲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变化,离子大量流向膜,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段。(3)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图8-24-21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图8-24-21难点二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图8-24-22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观察到指针发生偏转(如图甲),测量出静息电位。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如图乙)。图8-24-23(2)动作电位的测量在电流计一侧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计测出的就是动作电位的变化。(3)指针偏转原理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图8-24-242.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a和b为电流计两电极所在位置,c为两电极距离的中点,即ac=bc)图8-24-25若刺激点位于c处,a点和b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若刺激点位于c点左侧,a点先兴奋,b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刺激点位于c点右侧,b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a和b为电流计两电极所在位置,B为突触前神经元,C为突触后神经元)图8-24-26在B神经元上任意处施加适宜刺激(包括两电极距离的中点),兴奋可由B神经元传至C神经元,a点先兴奋,b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在C神经元上任意处施加适宜刺激,兴奋不能由C神经元传至B神经元,a点不能兴奋,b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典题示导】2.2017上海宝山区二模 如图8-24-27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电位变化的现象依次是()图8-24-27A.B.C.D.3.如图8-24-28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图8-24-28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难点三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图8-24-29(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典题示导】4.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8-24-30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8-24-30(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1.2017贵州铜仁一中高三月考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8-24-3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图8-24-31ABCD图8-24-322.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8-24-33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处于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膜电位峰值会低于40 mV3.2013四川卷 如图8-24-34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8-24-34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电极分别在Q点膜内外)、(电极分别在R、S的膜外侧),给予P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8-24-35A.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刺激S点,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刺激S点,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刺激P点,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5.如图8-24-36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图8-24-36(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第25讲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考试说明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考点一激素和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实验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调节。实验设计:图8-25-1(2)斯他林和贝利斯假设:在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实验验证过程:图8-25-2实验结论:小肠黏膜在盐酸的作用下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促胰液素。2.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1)(2)(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4)(5)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图8-25-3(2)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1)概念:由(或细胞)分泌的进行的调节。(2)特点:微量和;通过运输;作用于。图8-25-4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各种细胞,这与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矛盾吗?。原因是。2.模型与建模 如图8-25-5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模式图:图8-25-5由图可推知,激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科学探究可以采用饲喂法、注射法增加小动物体内某种激素水平,也可采用切除内分泌腺法降低小动物体内某种激素水平。某实验小组要探究胰岛素的作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增加实验组小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 为什么?对照组小鼠应该如何处理?1.人体内激素的种类与功能图8-25-62.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固醇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多肽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3.动物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研究方法(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饲喂法图8-25-7b.摘除法和注射法图8-25-8(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小白鼠出现低血糖症状低血糖症状消失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图8-25-9角度1考查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功能1.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B.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各种细胞上C.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甲状腺激素D.养鱼业为了促使卵和精子的成熟,给亲代鱼饲料中添加促性腺激素2.2017江苏盐城模拟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角度2动物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研究3.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8-25-10。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图8-25-10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4.2017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 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易错提醒实验成功关键点(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个体进行平均分组,随机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原因是动物数量太少时偶然性大,而每组多只可以避免因个体差异造成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注意观测指标的确定,如胰岛素生理功能可以用昏迷和苏醒快慢检验,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可用耗氧量、代谢速率、温度变化或活动状况(兴奋性高低)等检验,但具体实验应具体分析。(3)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考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调节图8-25-11(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2)促进合成的激素是细胞分泌的。(3)促进分解的激素主要是细胞分泌的,该激素与胰岛素的关系是。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图8-25-12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下丘脑会分泌TRH,促使垂体分泌TSH,TSH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但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原因是什么?2.归纳与概括 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科学探究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图8-25-13(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但以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为主。(2)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3)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4)与血糖调节有关的三种激素的联系与区别激素名称分泌器官(细胞)主要作用器官胰岛素胰岛B细胞肝脏、肌肉等组织器官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肝脏肾上腺素肾上腺肝脏2.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模型及解读下丘脑图8-25-14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受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2)分级调节模型(虚线为反馈调节)及解读图8-25-15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3)反馈调节: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图示如下:图8-25-16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等。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角度1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1.2017成都二模 下列与人体血糖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B.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参与肝脏中葡萄糖的代谢C.胰岛素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胰高血糖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会持续发挥作用2.2017河北石家庄调研 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8-25-17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图8-25-17(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2)胰岛素属于一种信息分子,除激素外,人体内还有(举一例)也为信息分子;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受体的化学本质是。(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胰岛分泌的(写激素名称)含量增多,它与胰岛素相互,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4)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型糖尿病,在免疫上这类疾病可称为;型糖尿病表现为组织细胞表面受体受损,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现有甲(正常)、乙(型)、丙(型)三人,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人的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知识拓展糖尿病的病因、防治(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3)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4)糖尿病防治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如对于型糖尿病的较重患者,可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角度2考查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3.2017淮北一模 如图8-25-18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8-25-18A.寒冷刺激时,细胞A分泌激素m,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电刺激神经细胞C时,通过反射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C.若持续电刺激神经细胞C一定时间,图中激素m浓度会降低D.图示的调节过程体现出甲状腺细胞表面存在不同的受体4.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二模 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8-25-19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图8-25-19A.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将升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技法提炼巧判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图8-25-20(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调节属于甲类型,即:图8-25-21(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的调节属于丙类型,即:图8-25-22考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主要内容。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二者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传递信号化学信号(2)联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 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3.调节实例(1)体温调节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主要的产热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