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593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2.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知识积累文学常识 鲍照(约415年470年)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久居建康(今南京)。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字词汇总踯躅:徘徊不前。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频烦:犹“频繁”,多次。伯仲间:可以相提并论。课文精要理解主旨拟行路难(其四)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比较偏于哀怨。蜀相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书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发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说现在,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了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理清结构拟行路难(其四)本诗直抒胸臆的词是叹、愁。第一层(1-4句):不当愁。命运天注定,不必怨叹、忧愁。第二层(5-6句):消愁。虽然不当愁,但还是挥之不去,饮酒、歌吟自我宽解。第三层(7-8句):更添愁。宽解不得,徘徊独伤心,郁结胸中不敢倾吐。蜀相杜甫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昏庸颟,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这首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全诗共八句,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但写祠堂,实际上也是写丞相。开头两句,就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何处寻”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意味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三、四两句写祠堂内的景物,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是这两句中的关键字。诗人用这两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五、六两句,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申述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这两句是议论,但这议论富有情韵,因此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饱满。七、八两句紧接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有人说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千百年来,这两句使多少志士仁人流下了眼泪。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从全诗看来,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笃至的追寻、凭吊的感情。写景是在忆念蜀相留在今日的踪迹,论事则是赞颂蜀相当年的功勋。这一切都互相关联,自然融成一体,构成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崇高境界。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书愤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又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与“处当师颜原,出当致唐虞”的信念。爱国主题在我国诗歌史上源远流长,每逢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这类主题便会放射出异彩。陆游继承了这个优秀传统,并把它发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在他将近万首的诗篇里,大都贯穿着那种强烈的爱国的思想感情。书愤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他的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诗的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一是诗人39岁(隆兴元年,1163)在镇江府任通判时,主张抗金的张浚统率江淮诸路兵马,给诗人带来收复故土的希望,但张浚兵败,第二年被罢免;一是诗人48岁(乾道八年,1172)在南郑任王炎幕僚时,王炎策划进兵关中收复中原,诗人曾几次亲临前线,但王炎不久被调走,北伐又成泡影。诗的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塞上长城”,是诗人毕生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把握重点拟行路难(其四)1.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诗人在这四句中要表达的意思是3-4两句,可是却以1-2两句起兴。如果没有1-2两句的起兴,就没有3-4句来得浑然天成。如果没有我们的深入解读,就不可能品味出作者在短短两行字中蕴含的无限感慨。诗人在质朴平淡的诗句中寄寓了深沉的叹喟。但他越是说人生有命是正常的,就越是显出这一现实的荒唐;他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就越是透露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他越是自我宽解,故作超脱之语,我们就越能感受到他那颗被压抑的心灵在对命运苦苦地抗争。2.对“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理解。酒只能短暂地麻醉自己,却不能获得对问题的根本解决。鲍照为了疏解心中的愁闷去喝酒,结果却是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失意的文士,手托壶觞,脚步凌乱,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场景啊 ! 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写出了鲍照怨叹、忧愁的沉郁、深重之情。3.对“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的理解。“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一反问句式用得很精采。因为这表明,无论是1-4句的劝说命运天注定,还是之后的纵酒歌吟以自宽,都是鲍照在强压内心的情感。但是此句一出,如一声疾雷震霆,滚滚而来,彻底冲破了自我克制的堤防。它不是简单地说明一下“人心有感”,而是以反问的口气在大声疾呼,带着一股强烈的抗争意味。全诗的情感在这句达到了高潮。紧接着,一个陡然转折,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 ,表现了诗人的情绪由极高至极低,跌宕起伏,给人以鲜明的对比。前面的“心非木石岂无感”是那么慷慨义愤,后面的“吞声踯躅不敢言”又那么无可奈何。我们知道,“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读到这戏剧性的对照,我们怎能不为诗人不幸的命运而喟然长叹呢 ? 蜀相1.诗的开头两句一问一答的理解。 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惟老杜为然。其间微婉顿挫,总非平直。”一问一答开头,近于乐府民歌,避免了平直。诗的首句中有一“寻”字,用得好,它把开头两句连起来,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2.对于三、四两句,有不同的理解。清人仇兆鳌说:“写祠庙荒凉。”现在多数人也采用这一看法。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却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第一,从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描写中,我们确实看不出有什么荒凉的意境,相反,倒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二,古人常用草色来渲染春色之美杜甫这里说的碧草,也正是这个意思不能一看到草字,便和荒凉联系起来。而且,这样的理解也违背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因为诗人的意图,正是要把祠堂的春景写得十分美好,然后再用自空二字将这美好的春景如草色莺声等一齐抹倒,来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如果理解为荒凉,就起不到这种反衬作用。”书愤(一)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早年,我年轻的时候不知世事艰难,言外之意,那便是现在知道了事实艰难。这显然是一个直接的表达:对世事不满。陆游深刻感觉到,早年的理想抱负实现起来是如此步履维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原,被金兵占领的故土。北望,向北看。望着北宋沦丧的家国故土,有如山之气。气如山:这里的气理解成收复故土的豪气、勇气比较贴切。(二)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一种高大的船,我们通过下句铁马可以知道,这应该是高大的战船。作者用精良的武器装备写出军容的整饬,有这样的装备,作为一个军人,自然会自信百倍、豪情万丈。夜雪:黑夜里的大雪。黑夜,给人紧张感觉,但这里的黑夜,不是给人压抑之感,反而因为雪的映照,显得有了些许光亮,显得肃杀万分,仿佛随时都会成为一个绝佳的战场。这样的夜晚,是一个渴望战斗的夜晚。铁马:身批铁甲的战马。马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武器,典型的强有力攻击性装备。再加上身披铁甲,那是多么雄壮,多么威武!我们可以想象,一对对的铁马排列在大散关下,你作为一名将士,心里是多么有底,多么渴望纵马奔驰,驰骋沙场?秋风:不但有铁马,还迎着飒飒的秋风。战场上起了秋风,那不是悲秋的理由,而是令人神清气爽、胸胆开张的催化剂。此两联表现了诗人对收复中原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但是“世事艰”难,这种热情、豪气与勇气受到压制,所以郁愤满怀。(三)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陆游是一个有强烈自信的人。他自许为塞上长城,国家栋梁,认为自己可以投身疆场,报国杀敌,收复中原,南北统一。但是一个“空”字让他的信心破灭了。不仅如此,时光这把杀人刀把诗人的双鬓染白了。此联表现了诗人对收复中原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但是空有一身本事却得不到施展,且年老力衰,所以诗人悲愤满怀。(四)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是陆游一生敬仰的伟人,他认为千载之间,无人与之匹敌。陆游这是在用典,并且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诗歌中用典,实际的用途是用古人、故事的评判来说今天的人、今天的事。陆游感慨诸葛亮出师表千载无人匹敌,其实陆游在含蓄地表示,南宋朝廷无人能写出师表,世间再无诸葛亮,无人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统帅三军、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忠愤满怀。写作特色拟行路难(其四)诗歌跌宕起伏,心理历程曲折婉转,是本诗的一大特点。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蜀相1.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又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他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2.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短短的八句诗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书愤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知识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有叹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注 此诗句为杜甫晚年的作品。江东客:诗人自称。武德:唐高祖的年号。开元:唐玄宗的年号。武德至开元时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时期。1诗的第二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第三联中“穷猿”“老马”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有人评论此诗“虽身在苦难,却心系苍生”,请结合诗的首联和尾联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第二联描写了诗人处于战乱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乡的境况。第三联中,诗人写处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归途中的老马望着关山而泣。诗人以“穷猿”、“老马”来比拟自己,表达了诗人处境穷困、有乡难回的哀伤之情,寓情于物,含蕴深沉。2首联写自己的壮志早已衰退,年老白头而寄居他乡,抒发的是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尾联,诗人感叹当今的百姓难以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作哀伤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苍生的情怀。拓展阅读陆游爱国精神的源头我们提及陆游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给他冠以“爱国诗人”这个称号,那么陆游的爱国精神是从何而来呢?思想源头陆游爱国精神的思想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华夷之辨”,一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华夷之辨所谓华,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华夏,华夏的文明是农耕文明。夷,指的是周边地区的领域,通常的说法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夷狄的文明是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是发达的文明,游牧文明,是相对落后的文明。可见,华夷之辨,就是古人以文明来区分不同的人群的观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扰,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陆游对于文明的担心,其实是他为何强烈爱国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知道要想收复中原,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需要坚强的毅力。陆游一生都在呼号,矢志不渝,源自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陆游在收复失地的希望极为渺茫的情况下,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不断追寻,死不瞑目,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家庭影响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精神塑造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北宋的官员。战乱中举家南撤。到南方定居后,有两件事影响了陆游。第一,读书。陆宰本身的学问就很好,藏书丰富。陆游的童年,弥漫着书香。陆宰教育陆游,不因北宋的文明败给女真的野蛮而置书卷于不顾。第二,交友。陆宰的朋友,几乎都是朝廷的恢复派,主战派:一定要收复北方领土,打回汴京去。这些人总来家里,陆游见到、听到的都是客人们激烈的举止和言论。陆游小小年纪,耳边常有父亲与宾客的激愤言辞。他那颗稚嫩的心,烙下风起云涌的抗金战争的画面。(2)前辈:陆游是听着岳飞,宗泽,韩世忠的传奇故事长大的。这些人是陆游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陆游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陆游的爱国精神在后世流传深广,尤其是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都会想起这个伟大的诗人,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先生不但是政治家、学者,还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诗人。千百年之后,梁启超又想起了这位南宋的陆放翁,通过他唤起国民的爱国热忱,可见陆游达到了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