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688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卷时间: 2018 年 1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墨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表明( ) A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地方权力已开始向天子集中C诸侯在自己封国内居大宗地位 D诸侯要向天子提供军赋力役2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延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使内外朝权力平衡 C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告诫自己人外有人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4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据史料载,宋仁宗朝的参知政事吴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 )A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 B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 C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 D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6“腹里”是内地的意思,元朝对中书省直辖地区通称 “腹里”,“腹里”特指今天的( )A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 B河北、山西、辽宁以及河南北部等C陕西、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 D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等7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程度加深8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A B C D9右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11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12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13右图所示小说发表于1910年。作者陆士谔以梦为载体,畅想立宪四十年后(1951年)的新中国美好景象。该书的发表( )A证明中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 B体现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的美好愿望C反映民众对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追求 D说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14梁启超在1915年曾回忆辛亥革命:“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 C民众普遍接受民主思想 D社会各界拥护共和制度15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的一部法律文献。下列对这一文献的评述,不确切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C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6“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以下对这一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布于1919年 B得到中国共产党指导 C受到工商界响应 D体现了反帝爱国性质171995年4月25日,纽约的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A B C D18下列口号与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中山( )组建中国同盟会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颁布临时约法 发起国民革命运动A B C D2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遵义会议2120世纪20年代末,江西遂川农村传唱一首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歌中所唱的“共产党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革命军 C八路军 D人民解放军2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发动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他们的做法反映了全国上下( )A主张和平建国 B希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倡导国共合作 D要求“攘外必先安内”23某次战役后,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此役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蒋中正也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国内各党派团体纷纷致电祝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文中的“此役”是指(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4抗战期间,大公报在一评论中写到,“此一噩耗,於七七三周年纪念之日发表,统帅通电述其战绩,国府明令彰其忠烈,全国军民同胞为之雪涕。将军之死,乃抗战三年以来第一个殉国之大将”。该评论评价的是( )A长城抗战中牺牲的安德馨 B多伦战役中殉国的吉鸿昌 C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 D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张自忠25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26根据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两者共同之处是( )A可实行与祖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 B可拥有自己的军队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27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B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C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 D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2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边交政策29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54年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B辛亥革命 共同纲领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C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 1954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30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这是指新中国实行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1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321969年,台湾同65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到1974年10月,只有32个国家同台湾有“外交关系”,此后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数目还在继续下降。材料所述趋势从侧面反映出( )A海峡两岸达成了重要共识 B中美之间已建立外交关系 C祖国统一大业遭遇了挫折 D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3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多领域“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是( ) A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4邓小平曾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说明统一后港澳台的共同之处有( ) 享有高度自治权 原有政治、经济制度不变 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 B C D35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国家意志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36.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四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请回答:(1)材料一中,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的内容。(3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到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三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4)请写出材料四中宪法的性质。并指出该宪法颁行的意义。(2分)37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3分)(2)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3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场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西汉)贾谊过秦论材料二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从资本主义历史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我们)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奠定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4分)(2)材料二中“开明的政策”是什么?指出材料中这一“政策”的依据,并说明其国际意义。(6分)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历史答题卷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AAADACDBBB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ADBBBDCBBBDBC题号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BDADDACC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2)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分)(3)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分)37.(1)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1分)(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正面:台儿庄战役等 ;敌后:百团大战。(2分)(3)结果:甲午战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分)影响:甲午战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1分)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答到2点即可)38.(1)举措:东灭六国;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长城,筑“直道”;南征百越,设四郡,开灵渠;平西南夷,开“五尺道”(4分,每点1分) (2)开明政策: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或一国两制)(2分); 依据: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愿望;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2分,任意两点,每点1分) 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2分,关键词是和平、范例,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