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361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堰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3分,共27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魏晋时期的嵇康,算不上 人物,政坛上未闻其异响,沙场上未见其 ,但晋书三国志中有其传记,隋书唐书宋史等史籍中均有其文集,并被录入四库全书。嵇康所以闻名,在于他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竹林七贤这一名头具有划时代的文化符号意义,把魏晋名士的人格魅力渲染得 。A. 翻云覆雨 壮行 淋漓尽致 B. 叱咤风云 壮行 栩栩如生C. 翻云覆雨 壮举 栩栩如生 D. 叱咤风云 壮举 淋漓尽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B. 女排世锦赛首轮比赛中主攻手朱婷多次扮演起接应的角色。郎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原因是在未雨绸缪,为接下来小组赛对阵意大利而早做准备。C. 近日,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这次对台军售总额3.3亿美元,外界普遍认为规模和数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本着以一些军机的零部件为主。D. 此次中美经贸摩擦,是美国单方面挑起,一手制造的。对于美国挑起经贸摩擦,要深刻认识其原因,予以妥善应对。3.下列各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B.意有所及,梦亦同趣C.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或师焉,或否焉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国庆期间,好朋友给我寄来了贺卡,我只好笑纳了。B.近年来崔老师研究唐诗,完成了拙作一本,我也仔细地拜读了一遍。C.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请开怀畅饮。D.你的犬子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悲切,当下最令人忧心的依然是读书习尚的缺失和读什么书的问题。 ; 。 。 。 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主观因素 但应考、恋爱及各种难违之约、难却之情也纷至沓来,每每令其应接不暇 童年的味蕾、童年的习惯已经形成,倘使荒废精力、远离书本,那么肯定只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青少年固然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岁月稠:多 B.君子生非异也:同“性”,性格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晓 D.到则披草而坐:穿戴蓑衣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皆相同的一组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其高下之势B.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故为之文以记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师不必贤于弟子D.人非生而知之者/爱其子,择师而教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用心躁也(荀子劝学)B.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C.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D.居是州,恒惴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9. 下列各项中对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句)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省略句)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争归之。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列侯莫敢与亢礼。四年,立栗太子,以婴为傅。七年,栗太子废,婴争弗能得,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说,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争不能拔,又不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只加怼自明,扬主之过。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景帝曰:“太后岂以臣有爱相魏其者?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节选汉书 窦田灌韩传)10.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召入见,固让谢 谢:推辞B. 诸窦宾客辩士说 说:劝说C. 则妻子无类矣 妻子:男子的配偶D. 窦太后数言魏其 数:多次11.下列各项对文中第二小节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B.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C.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D.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兄:指的是父亲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从父兄)。B. 宾客:汉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也称门客。C.窦太后因为窦婴嫌弃自己的官职小所以就憎恨窦婴,最后,即使每逢节日,也不肯他入宫朝见。D.窦婴担任大将军之后,不仅向皇帝举荐了退职在家的贤士,还把朝廷赏赐给它的金子让他的手下拿去使用。 13.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3分)(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三、古诗词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然后回答14-16题。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相见欢”是词牌名,“金陵城上西楼”则是这首词的题目。一般来讲,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一定会有词牌。B. “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采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C.“簪缨”, 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用来比喻贵族和士大夫。D.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进而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1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16.概括本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四、默写(8分)17.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荀子劝学)(2)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3)蟹六跪而二鳌,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4)师者, 。(韩愈师说)(5)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7)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8)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18-21题。秋祭刘建超 (1)“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2)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已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抛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深得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非礼“小贱妃”,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是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3)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很可笑,那“小贱妃”是她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来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4)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哆嗦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着。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5)古戏楼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变得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6)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7)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杂耍的地方。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关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的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8)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9)村民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10)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华场景,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儿我这厢慢节徐行 (11)朋友喜欢戏曲,上大学时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12)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13)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14)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15)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16)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17)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寻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婆婆被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刚才的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18)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 (19)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20)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21)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22)人,总要活个气节吧。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有删改)18.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9.分析文中第(4)小节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20.概括“小贱妃”的形象与文中老婆婆的形象相似点并作简要说明。(6分)21.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22-23题。大师何以诞生李海默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这么想本无可厚非,但呼唤和吁求如此的强烈,乃至人们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1957年,以赛亚伯林在其题为“苏俄文化”的论文中写道:“他们觉得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重量级的教授、杰出的艺术家和充分的文化装饰。因此他们给予那些行业的最高从业者很高的薪水,但又难以摆脱一种难以抑制的威吓后者的冲动,或一种敲打、欺负、公开羞辱后者的诱惑,当后者稍微表现出某种独立或希望保护自身尊严的迹象时,就迫使后者记住身上拴着的锁链。”这是当年苏联知识分子的处境。社会需要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希望他如何自处呢?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我们这个社会已渐渐不知究竟何为真正的大师,而只需要一些合乎公众心愿的大师“符号”。 既然如此,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让侪辈与后来者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互相“熟悉”,而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佐证。 1971年汉娜阿伦特发表纪念马丁海德格尔的八十华诞,描述了她那一代人对海德格尔的仰慕:“关于海德格尔的传说很简单:思想又复活了;人们认为已死的昔日的文化瑰宝又获得了言说,人们发现这些瑰宝所呈现的完全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终于有了这样一位教师;人们也许能够从他那里学会思考。”“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 大师何以诞生?他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世代盛衰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对人性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22.当今社会人们呼唤大师的理由有哪些?阅读文本,简要概括。 (4分) 23. 简要说明真正的大师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七、作文(7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棵小草有自己的气息,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气息,一个社会、民族有自己的气息,一个人更有自己的气息。气息既可以是呼吸时进出的气,气味,也可以指讯息,事物的风格、优点。它可嗅,可观,可感。它可能令人感到舒适愉快,也可能是令人厌恶难受。请以“气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高一语文第一次月检测答案1.答案:D;2.答案:B。A. 在“不息”后加 “的强大力量”。C. 删除“本着”D.“要”前缺少主语;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A;7.答案:C;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13. (1)答案:现在天下正有急难,王孙怎么可以推辞呢?(方:正;宁:怎么能够,反问语气;让:推辞。每点1分,共3分。)13. (2)答案:(我)认为这个州所有有奇特形状的山山水水,都已经被我拥有,欣赏了,但是却未曾了解西山的奇异独特。(状语后置;凡是:所有这;未始:未曾;句意通顺;每点1分,共4分。)窦婴,字王孙,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从他的父亲以上,世代家居观津,爱好宾客。孝文皇帝时,宝婴曾在吴国为相,因病免官。孝景皇帝即位,起用窦婴为詹事。孝景皇帝的弟弟梁孝王,被他的母亲窦太后所宠爱。有一回,梁孝王入朝,孝景皇帝和兄弟们一起饮酒,这时还没有立太子,当大家酒喝得差不多时,孝景帝从容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很高兴。这时窦婴端了一杯酒献给皇上,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帝位应父子相传,这本是汉代的法定约束,皇上怎么能传给梁王呢?”太后因此讨厌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太小,就托病辞职。太后于是把窦婴准许出入宫禁的名籍除掉了,每逢节日,也不准他进宫朝见。孝景皇帝三年,吴国和楚国起兵叛乱,这时皇帝考察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刘姓宗室或窦姓诸人都没有像窦婴那样贤明的,于是就征召窦婴,窦婴入见以后,坚决推辞,藉口有病,不足此重任。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皇上就说:“现在天下正有急难,王孙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拜窦婴为大将军,赏赐他黄金千斤。这时爰盎、栾布等名将贤士都退职在家,窦婴就向景帝推荐,起用他们。窦婴把皇帝赐给他的金子都摆在廊下穿堂中,每当属下的军吏来谒见,他就叫他们酌量开销把金子取去用,自己从没有把皇帝所赐的金子拿到私宅去。窦婴坐镇荣阳,监护齐、赵两国的军队。等到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就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许多游士和宾客都争相投奔魏其侯门下。孝景皇帝每当上朝和群臣商议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同条侯、魏其侯平礼相待。孝景皇帝四年,立栗太子,命魏其侯当太子的师傅。孝景皇帝七年,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屡次为栗太子争辩,都无结果。魏其侯就称病不朝,在蓝田南山下闲居了好几个月,窦姓诸人和许多宾客、辩士请他出山,他都不愿意出来。梁国人直遂就对宾婴说:“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将军作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不能力争,力争不得又不能死,自己托病引退,拥着歌姬美女,闲居在南山而不肯入京朝见。这些情况比照起来看,显然是您在暴露皇帝的过失。万一皇上和太后都对您不满而要加害于您,那您连妻子儿女就都会被杀戮,全家一个不剩。”窦婴认为他说的很对,便复行上任,上朝觐见皇帝如故。当桃侯被免去相位时,窦太后屡次推荐魏其侯当丞相。孝景皇帝说:“太后难道以为我有所吝惜,不让魏其侯当丞相?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做事往往轻率随便,很难让他作丞相,担当重任。”终于没有任用他,而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14.答案:C15答案: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事件;领起上阕;奠定了全词凄凉的基调。(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16.答案:对萧条零落的秋景的感伤;对南宋朝廷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的悲痛和无奈;对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渴望(愿望);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对前线战事的关切。(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17.(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故不积跬步(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官盛则近谀(6)君子不齿(7)曲肱而枕之(8)匹夫不可夺志也18.答案: 第二小节主要写了“小贱妃”戏里戏外的不同形象,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 “小贱妃”表演的出众和品格的坚贞不屈。为下文“我”去寻访古戏楼偶遇老婆婆情节展开做铺垫。19.答案:运用拟人、对比、象征的手法,(1分)用秋风中哆嗦的白杨树、萧瑟的落叶突出强调野草的衰而不败,坚韧特征,(1分)象征了老婆婆高尚的气节,(1分)也暗示了老婆婆凄凉的人生结局。(1分)20.答案:两人演戏特点相同:如演戏都很出彩,都喜爱抛媚眼;性格相近,婆婆痛恨女儿丧失气节的行为与“小贱妃”拒绝权贵的非礼相似;命运相似,两人都湮没无闻;生活环境相同,都在相思古镇。(每点2分)21.答:祭古戏楼的衰败;祭传统戏剧文化的衰落;祭像老婆婆一样有气节的人命运凄凉。22.答案:当今中国大师存在的状况不合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匹配;中国人维持面子的需要;大师是强国的符号,是中国崛起的佐证。(每点2分)23.答案:是一个擅变的具体的人,具有学术独立自由的精神和强烈的自尊;是一个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的人;为人谦虚,内敛;是一个对社会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和带来巨大意义的人;(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七、作文(7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棵小草有自己的气息,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气息,一个社会、民族有自己的气息,一个人更有自己的气息。气息既可以是呼吸时进出的气,气味,也可以指讯息,事物的风格、优点。它可嗅,可观,可感。它可能令人感到舒适愉快,也可能是令人厌恶难受。请以“气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