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说课稿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090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说课稿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说课稿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说课稿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高二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说课稿教案设计【设计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1、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2、以学生对新知预言、主动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3、重视实验设计, 设计注重学生的心理与认知水平、认知发展相结合。【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苏教版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原教材相比,原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接受,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理论性强。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使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3)情感态度: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问题的方法、灵感和智慧,从而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移动原理。【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等理论, 了解了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法和学法分析】本节课设计“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宜突出情景设置、突出学法指导,培养思维品质,做到“授之以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学生:预言 实验设计 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分析 得出结论,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言投影】教师:播放材料和展示图片:“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发出警告:人口增长,士地变得狭小,长此下去,人类将面临饥荒危机。要拯救人类,必须尽快寻找到新的氮肥。” 1914年哈伯运了一个原理找到了合成氮肥的新方法,从而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哈伯运用了一个原理找到了合成氮的新方法来创设出问题情景。学生:观看思考:哈伯使用了什么高深的原理呢?【设计意图】用情境激发兴趣,设疑问激发求知欲,引出本课题: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知识回顾】教师:回顾化学平衡的几大特征,其中一大特征涉及“变”,“变”改变外界条件抓住本质:原平衡被破坏 重新建立新平衡(V正V逆) (V正=V逆)教师:研究化学平衡是否“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速率(V正与V逆)的相对大小!【设计意图】以旧引新,焦点切入抓住本质引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重点难点的突破1、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互动】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分析,首先预言浓度、压强、温度分别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组学生预言】 Fe3+SCN-Fe(SCN)2+ 2H+S2O32-S+SO2+H2O 2CrO42-+2H+Cr2O72-+H2O Br2+H2OH+Br-+HBrO讨论预言影响情况,学生互学、互问、分析【比一比】得出最佳实验设计方案,经分析、的设计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是可行的实验,再用实验验证此实验的正确性,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拔评述,介绍教材实验,画V-t图,加深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分小组抢答:得出最佳设计:2NO2 N2O4将NO2和N2O4混合气体装在密封的针筒内,通过压缩或外拉,观察气体颜色变化,得出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加压,气体颜色先变深再变浅,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对实验设计作适当提示,借助多媒体投影演示2NO2 N2O4实验。【学生尝试】用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解释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情况【教师】适时点拔评述,画V-t、NO2%-P图,归纳小结,加深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设计实验并讨论得出其中的最佳实验设计方案,再用实验验证此实验的正确性,学生上台演示此实验2NO2 N2O4 H0 加深温度对平衡动影响知识的认识。 粉红色 蓝色升高温度 现象:粉红色变蓝色降低温度 现象:蓝色变粉红色【设计意图】生生互动,以焦点切入,设疑激发学生尝试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实验设计能力得到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加强。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学生回顾】要求学生分别用最简洁的语言表示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通过三个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情况的学习,尝试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果:即平衡移动原理。 【教师评述】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也就是哈伯研究合成氨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基本原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及归纳总结能力,自然轻松中突破了难重点,通过感受前人的研究过程,获取信心和勇气。(三)、互动实践【要求】注重实际,加深理解,各小组为另三个小组命一题,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设计意图】用练习巩固新知识,对新知识熟练应用。(四)教师总结 总结: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敢于超越前人,为人类作贡献。(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于作业本。【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V正V逆),可逆反应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V正=V逆)条件改变 一、浓度影响 二、压强影响 三、温度影响预 言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定)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定)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定)实验设计 Fe3+3SCN-Fe(SCN)2+ 2NO2 N2O4 Co2+4Cl- CoCl42- H0实验结论 增大Fe3+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理论解释 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 V逆 (学生阅读) (学生预计温度影响了平衡常数K)VNO2% V正V逆T1T2P2P1相关图像 t1 tt t 收 获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附:教学设计【名称】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苏教版(新教材)【年级】高二(选修)【类型】基本理论课【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3)情感态度: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问题的方法、灵感和智慧,从而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移动原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投影播放材料和展示图片:哈伯运用了一个原理找到了合成氮肥的新方法来创设出问题情景。学生 观看、思考用情景激发兴趣设疑问激求知欲知识回顾回顾化学平衡的几大特征,其中一大特征涉及 “变” “变”改变外界条件原平衡被破坏(V正V逆)重新建立新平衡(V正=V逆)以旧引新【课题】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讨论研究化学平衡是否“变”的关键是什么? 速率(V正与V逆)的相对大小!焦点切入抓住本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个小组预言1 浓度对化学平衡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个小组讨论后预言影响情况生生互动-以焦点切入以设疑激发尝试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实验设计能力得到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实验设计比赛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并用实验验证预言 分组讨论本组设计的实验小组介绍实验 Fe3+SCN-Fe(SCN)2+ 2H+S2O32-S+SO2+H2O 2CrO42-+2H+Cr2O72-+H2O Br2+H2OH+Br-+HBrO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评述的设计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是可行的实验;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属于非可逆反应,不能到达设计要求;的设计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可行的设计;的设计简单、现象明显,但可能产生污染。得出最佳实验为:第1、3两组的设计学生上台演示实验画V-t图t1 tVt1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V逆v vt1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V逆V正 t1 t加深“浓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知识的认 识分析总结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或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P2) t实践(1)N2(g)+3H2(g) 2NH3(g)(2)H2(g)+I2(g) 2HI(g) 加压、减压平衡如何移动?其中(2)的颜色如何变化?对于(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对于(2)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但增大压强,气体颜色加深,减小压强,气体颜色变浅用练习巩固新知识抢答预言3 温度对化学平衡将会产生如何影响? 个人抢答、小组讨论并预言影响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加深“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设计比赛3个人设计实验并讨论得出其中的最佳实验设计方案,再用实验验证此实验的正确性讨论验证最佳方案2NO2 N2O4 H0粉红色 蓝色升高温度 现象:粉红色变蓝色降低温度 现象:蓝色变粉红色学生回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学生回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分析总结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回顾(1)浓度对平衡移动影响(2)压强对平衡移动影响(3)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要求:分别用最简洁的语言表示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4个小组的各种归纳总结通过三个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情况的学习尝试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果:即平衡移动原理教师评述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也就是哈伯研究合成氨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基本原理。互动实践要求:各小组为另三个小组命一题,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各小组各命一题,并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教师总结布置作业本节课学习了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即平衡移动原理,同学们表现非凡,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敢于超越前人,为人类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