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744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2、理解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3、认识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重点难点 】简述英国责任内阁制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主要有两种政体: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请同学们到前面展示一下我们所了解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结构。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制度的确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艰苦的斗争,睿智的权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设计意图:经过文科班的学习,高二年级文科生对本目内容有一定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君主立宪制”,学生可以结合必修一相关内容,加强认识。从基本概念入手,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为制度完善发展的学习提供思考的平台,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表格整体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同时起到落实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课堂探究 探究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英国议会变革大事年表”,并围绕“君主立宪制”预设一系列探究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英国议会变革大事年表”,围绕“君主立宪制”预设一系列探究问题,突出“继承中的创新,革命中的妥协”主题。问题1:从“英国议会变革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议会与王权斗争最尖锐的是哪个王朝统治时期?斗争的结果如何?(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斯图亚特王朝,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确立。)教师总结: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人民的反对,1688年七月七位政界要人悄悄起草了一封邀请信,派密使送往荷兰,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1688年11月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政变。同时,把接受议会事先制定好的权利法案作为继位的条件。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二世。设计意图:通过“议会与王权斗争”的探究,引领学生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引出权利法案,为理解“君主立宪制”作铺垫。落实目标细化(1)(4);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问题2:根据教材P42或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内涵。(预期效果:学生回答 君主权力受到议会限制,保留行政权力。)教师总结:权利法案一方面从立法权、司法权、财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只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这就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地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过程里既有革命的勇气,也有妥协的睿智。板书:“无限王权”权利法案“有限王权”设计意图:对于高二文科学生来说,充分利用好课内外资源,是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提升阅读理解概括能力的必经之路。以教材为依托,适当补充课外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剖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掌握其核心历史价值。探究2: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教师过渡:在英国民主政体建立之初,国王仍掌握行政大权,比如参加内阁会议、提名首相人选,而今天的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斗争与妥协?让我们通过三个历史小故事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故事一“不懂英语的国王与沃波尔”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1739年就所谓“割耳”问题对西班牙宣战,很快失败。反对派借此攻击沃波尔,1742年2月,他在议会多次遭到否决后被迫辞职。沃波尔自动辞职一事被当做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标志。实际上,他不是被议会某一反对派赶下台的,而是一些辉格党人放弃了对他的支持。所以沃波尔的下台主要是他个人政策的失败,而不是政党的失败,当时的内阁制还不是两党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问题1: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行政大权。)问题2:从沃波尔下台原因看,国王、内阁、议会关系如何?(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当议会不信任内阁时,内阁必须辞职,这充分体现了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教师总结:材料中我们看到行政大权最终转向了首相,内阁摆脱了国王的控制,国王慢慢成为了“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历史上通常将罗伯特沃波尔视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沃波尔担任首相20余年后,由于对西班牙战争失利遭到议会多数议员攻击,于是辞职下台。这就开创了一个先例:当议会不信任内阁政策时,这个内阁必须辞职。但由于当时两党制并未形成,沃波尔辞职并非源于反对党控制议会,这只是他个人下台,并非今天英国内阁阁员集体辞职的状况。从个人辞职到集体辞职,又是一个怎样的演进过程呢?我们再来看另外二个小故事。故事二 “48小时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故事三“最年轻的英国首相”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问题3: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新的先例:政府集体辞职。说明:国王逐渐丧失实际权力,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体制。)问题4:结合两个故事,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内阁有几种解决方案?(预期效果: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率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但是首相也可以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小皮特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的方式,加强了内阁对议会的依赖,对以后的英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内阁制的逐渐成熟,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强,而国王的权力被一步步地削弱。国王不再拥有提名首相的权力,而是由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组阁。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的签署,内政和行政部门呈报的文件也是同样处理。有些大臣觉得把公文呈交女王审批是一项多余的工作,逐渐不予理睬,女王习惯了这种关系,逐渐“统而不治”。到19世纪中期,议会中多数党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才真正确立起来,即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落实目标细化(1)(3)(5)(6);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板书:“无限王权”权利法案“有限王权”责任内阁制确立“统而不治”教师过渡: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很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多棱晶体,人们在不同的方位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光素和映像。在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中,议会制、政党政治占有显著地位。下面我们首先说说英国的议会制度。封建制下即有议会传统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我们把这种选民通过选出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体制,称之为“代议制”。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政治基础。近代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是贵族院,由全体贵族组成,贵族世袭,不存在选举问题。真正由选举产生的是下院,下院是争夺的焦点。从英国议会变革大事年表中我们看到从1689年议会确立主权到1969年实现普选权,近280年中议会经历了多次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推动改革的因素有哪些,改革的大势如何?看材料知分晓。探究三 议会制度材料一“旧选举制度的荒唐”光荣革命以来的近150年中,英国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大量的地产。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也没有改变,下院从没有增加过一个新选区。而工业革命引起的人口流动,阶级结构变动等因素已经使旧选举制度显得十分荒唐。东南一些衰败城镇,有的已无人居住甚至淹没在茫茫北海中,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每逢选举,几个贵族便划船到这里进行“水上投票”,而在西北和北部一些人口稠密的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向议会派出自己的代表。英国选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极低,选举权的资格限制极为严苛,在选举权利限制方面可谓花样百出。支持改革的团体“人民之友会”曾发表过一份报告,说英格兰总共400多个议席中,256个议席是由11075个选民选出来的,只要控制这11075个选民,就能控制英国议会,而这对于贵族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于是,腐败之风盛行于政界,政府靠封官晋爵、行贿放账收买议员,进而控制议会多数。问题1:如何理解“光荣革命”后“旧选举制度的荒唐”?土地贵族把持议会,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资格限制严苛,选举手段腐败。材料二 议会改革的历史趋势时间改革的内容1832年6月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取消“衰败选区”;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67年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18841885年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确立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备注:20世纪初,非贵族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1918年使一部分妇女取得普选权;1928年年满21岁的女子获得普选权;1969年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成年公民普选权得以实现。问题2: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主要趋势。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议席逐渐从按地区分配向比例代表制过渡。材料三 议会改革的原因有材料显示,1690年,贵族占有土地的比例为15-20,一个世纪以后,则上升到2025,除了从土地上得到收益之外,英国贵族还积极从事工商业,这与欧洲大陆贵族自重身份、轻视工商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18世纪的英国又被称之为“贵族”的世纪。1688年1801年1831年农林渔牧业1930万英镑7550万英镑7950万英镑工矿建筑业990万英镑5430万英镑11710万英镑商业运输业560万英镑4050万英镑5900万英镑地产房租250万英镑1220万英镑2200万英镑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6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议员支薪以使工人进入议会,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有20万人参加了在海德公园举行的示威大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经济繁荣,实行了义务教育,大大提高了整个人口素质。议会中的两党为了争取选票,竞相进行改革。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改革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长足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壮大,成为推动议会改革的主要动力;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长足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升,民主意识增强。政党竞争,争取民意。【教师总结】英国议会改革是一个政治权利逐渐下移的过程,体现了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议会选举权的扩大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长期历史演进中,议会下院也形成了自己的制衡机制,即政党制度。(出示幻灯片:政党制度的演变)教师讲读材料:一.起源17世界是英国历史变革、政治动荡的时期,大概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天主教徒阴谋”及其引发的“排斥危机”,直接刺激了英国近代两党托利党和辉格党的诞生。1678年,一名叫泰特斯奥茨的教士声称,一群耶稣会天主教徒曾在伦敦的“白马酒馆”秘密集会,计划谋杀国王查理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打算邀请法国军队入侵,大举屠杀新教徒。这一传言震动了英国,也激起了广大人民对天主教的愤恨。同时,这一事件使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问题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查理二世指定詹姆士为王位继承人,然而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天主教徒不得担任公职,当然无权继承王位。1679年4月召开的议会中,政府反对派萨弗兹伯里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查理二世使用特权,蛮横的解散议会,排斥运动失败。在为期三年的“排斥危机”期间,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反对国王兄弟、天主教徒詹姆士继承王位的“辉格党”,其前身是“绿带俱乐部”;拥护詹姆士继承王位的“托利党”,其前身是“红带俱乐部”。前者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后者则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托利”一词源于爱尔兰语,原意是指专门打家劫舍的天主教匪徒。因宫廷党拥护天主教徒继承王位,故被萨弗兹伯里派讥讽为“托利党”。“辉格”一词源于苏格兰语,本来是指苏格兰西南部地区残杀天主教教士的长老会强盗,因萨弗兹伯里派极端仇恨天主教,故被宫廷党诬称为“辉格党”。两次虽属贬义,但却长期使用达一二百年之久,这就是英国两大政党的起源和政党政治的发端。二、光荣革命,短暂合作后的斗争,两党政治出现1688年,英国面临国王专制和恢复天主教的威胁。詹姆士二世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他梦寐以求的恢复天主教计划。此举引起了两党极大的不满,决心阻止詹姆士计划的实现。1688年6月,4名辉格党贵族和3名托利党贵族联名向荷兰执政、詹姆士的女婿威廉发出邀请信,威廉接信后,经半年准备,率军扬帆出发,君临英国。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法国,“光荣革命”成功,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这次胜利第一次展示了政党的力量,又为两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政治条件。从此以后,英国进入两党政治的建立时期。1689年2月,威廉开始组建政府,两党又为争夺政府职位展开斗争。在这一时期,英国君主大都采取“平衡政策”,缓和两党竞争,但收效甚微。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汉诺威王室认为托利党是不可靠的,唯有辉格党才使自己忠实的支持者。因而重用辉格党,压制托利党一直是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不可动摇的既定国策。于是,在1714-1760年间,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辉格党寡头政治优势局面。(沃波尔任期在此间)直到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王权回升。伴随着乔治三世个人统治的出现,辉格党寡头政治迅速结束。托利党寡头统治借机建立起来。乔治三世力图重振王权,恢复君主专制。在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斗争中,作为议会中主要反对党的辉格党首先摒弃了以家族和社会联系为纽带的传统政党组合方式,加速了党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凝聚力,组成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政党。从此到1830年,除了1年多的间隔外,托利党一直把持着政府的权力。到19世纪初,两党界限趋于明朗化、稳定化,两党政治达到了成熟阶段,从而产生出两党制度的萌芽。三、议会改革,两党制度最终形成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议会改革再次掀起高潮。托利党一方面实行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实行了一些“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前者引起资产阶级激进派和人民群众更猛烈的反抗,后者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政府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却引起了托利党的分裂。1830年,威灵顿辞职,格雷内阁(辉格党)成立,辉格党上台推进了议会改革的进程。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扩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内的力量。在1832年议会改革过程中,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更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由于托利党一向信奉保守主义,墨守陈规,反对改革,因而得名为保守党,代表主张保护关税,以地产为中心的地主贵族集团的利益。与此同时,辉格党历来支持议会改革,常有某种自由主义倾向,故得名为自由党,代表主张自由贸易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1841年,保守党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竞选活动,一举击败当权的自由党,上台执政,在英国历史上,在野党完全依靠政党组织,通过大选胜利获得组阁权,这是第一次。两大政党都演变为新型政党,使两党轮流成为历史的必然。从此,英国形成自由党和保守党“你上台,我下台”轮流执政的局面。在组织和思想等方面,两党也得到充实和完善,开始成为全国性政党。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后,由于把民主代表制引入政党组织建设,从而标志着英国政党制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民主代表制在两党组织系统中迅速推广开来,在代表制地方组织广泛建立的基础上,两党分别建起代表制全国性组织。其力量的进一步加强,他们通过议会选举,形成了从1867-1915年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四、自由党的衰落和工党的崛起1870年后,保守党和自由党都逐渐演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政党,轮流执政局面保持未变。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自由党开始分裂和衰落。随着英国霸权的丧失,自由党内一批上层资产阶级分子抛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转而支持保护关税政策,呼吁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拥护帝国主义战争,实际上倒向保守党一边。自由党的势力逐渐衰落。引发自由党公开分裂的触媒是爱尔兰自治问题。当权的格拉斯顿内阁(辉格党),从英国的长远利益出发,支持爱尔兰实行有限自治,企图把爱尔兰建成一个类似加拿大的自治领。1886年4月,格拉斯顿向议会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但即使这么保守的自治法案也没能通过下院。以张伯伦为首的统一派,从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竭力维护大英殖民帝国的完整性,顽固反对爱尔兰自治。从此,张伯伦统一派与自由派分道扬镳,当格拉斯顿第二次提出该法案,更多的自由党人倒向了保守党一边。1895年,统一派正式合并于保守党,参加了保守党政府,自由党势力锐减,从此一蹶不振。与自由党没落的同时,一个新政党工党迅速崛起,填补了自由党在两党机制中空出的位置。工党是由各地工会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的。宪章运动失败后,多数工人对政治斗争心灰意冷,走上了以经济斗争为主的工联主义道路。在19世纪中叶,涌现出一大批以行业系统为基础的职工联合会。1881年,由少数受过教育的激进工人代表和部分自由党左翼分子组成,亨利海德曼创立的社会民主同盟成立。另一影响更大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建立于1884年,参加大多是新闻记者、文学家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1893年,独立工党成立,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政党组织。1900年2月,独立工党、社会民主同盟、费边社和主要职工联合会的129名代表集会于伦敦,宣告成立劳工代表委员会。独立工党成员拉姆塞麦克唐纳任书记。1906年大选时,劳工代表委员会共有29人当选议员,并促使工会的罢工合法化。同年年底,劳工代表委员会正式改名为工党。随后,英国最大的工会组织矿工联盟参加了工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党在议会中依附于自由党,反对保守党。一战爆发后,工党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且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战后,又利用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时机,积极扩大影响,争取选民的支持。到1922年,工党成为仅次于保守党的议会第二大党。1924年,工党领袖麦克唐纳出任首相,开始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时代,牢固地占据了议会第二大党的位置,持续至今。简言之,光荣革命前,英国议会出现了辉格党与托利党。光荣革命后,轮流执政,互相监督,制约平衡。19世纪中期,两党分别发展为自由党和保守党,由保守党开创了新的惯例,两党只有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得一半以上席位,才能成为执政党,其领袖自然就成为首相,国王在首相产生中只保留了形式任命的权力。20世纪初,自由党衰弱,工党崛起。今天英国政坛中两个最大的政党依然是保守党和工党。【课堂小结 】回望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从1640到1688,革命是必然的,议会与王权经历了殊死的搏斗,最终却是各让一步。“光荣革命”后,王权依然存在,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已形不成阻碍。“光荣革命”过去了300多年,英国人仍为之骄傲,因为它是不流血的,更是因为它使各方政治力量找到了一个推动进步的最佳方式,那就是适时的让步。由此可见革命不仅需要激情与狂热,更需要睿智与理性;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的妥协同样是值得称道的政治智慧。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发展,议会制度的完善、政党制度的发展都经历了渐进的发展过程。英国人在“光荣革命”后继续使用和平手段化解争端,以最小代价实现了社会进步,几乎没有大的流血冲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和平中渐进也是英国人留给世界的遗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路总是扎根于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也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的才是最适合的。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言: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它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来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