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624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 一、材内容简析:荔枝一文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本文描写十分细腻感人,如写母亲洗沙果的事时,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朴实、节约持家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比关爱的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与怀念之情。再如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动作,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还可以体会到母亲看到荔枝,就犹如看到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心里特别的高兴。再如,课文写母亲利用上茶的机会端走沙果的事情,体会到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子着想,尽管那盘荔枝是她自己买的,她把它就势端走了,自然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还体会到了母亲的机智。在课文中,这样描写细致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微处,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与段落让学生读读想想,读读悟悟,深刻地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二、 教学目标:、 识教育学点认识“挪、谋、辈、脉、剥、妥、贴、籍、偿、馋”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自主学习能力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渗透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了解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四、 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教学主要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大约保持30分钟左右,自我调节以及控制能力都相对还比较差,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五、 媒体设计:1、荔枝的相关文本资料、图片:(成熟的荔枝、去皮后的荔枝、荔枝核)2、生准备好有关荔枝的文本资料。3、师:设计好8张与荔枝相关的幻灯片。4、师:准备好手提电脑。序号媒体内容媒体类型媒体作用使用方法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谜语幻灯片引出今天的课题点击播放1分钟教师自制2封面幻灯片引出今天的课题点击播放1分钟教师自制3图片幻灯片了解荔枝点击播放2分钟教师自制4字幻灯片掌握知识点点击播放3分钟教师自制词幻灯片掌握词汇量点击播放3分钟教师自制句幻灯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点击播放5分钟教师自制问题幻灯片理解课文内容点击播放10分钟教师自制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计思想创设情景播放教师准备好的荔枝幻灯片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猜这是种什么水果?圆圆的身子紫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在学生初步了解荔枝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测一下课文会写些什么呢?联系以往学过的写物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做具体引导。在初读课文后,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边看屏幕上的内容,边思考谜语的答案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看投影屏幕,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线型演示幻灯片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学生探索思考问题本课以荔枝为题,你认为是否真的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课文不是写荔枝,而是围绕荔枝写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情,那么写了哪几件事情?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线型演示幻灯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练习通过我们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就是这一位母亲,把爱全部奉献给子女的母亲,离作者而去了,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可弥补的痛楚。看到作者这样的母亲,我们不禁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此时此刻你最想为母亲做的是什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思考线型演示幻灯片拓展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体验到了母爱的伟大,也让老师体会到了同学们对自己母亲的敬爱之情。今后,老师希望大家线型演示幻灯片 七、课件结构图:谜语封面问题句词字拓展练习板书八、 教学流程图: 开始上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观看图片提出问题教师组织教师组织导入新课内容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质疑提出新问题教师引导探究学习学生质疑巡回指导倾听汇报课堂评价结束本课九、教学反思荔枝这篇课文是围绕荔枝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后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阅读文本,认识母爱。原定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认识母爱,他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教师的讲解,模模糊糊地认识母爱是这样的。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让他们无法从情感上去理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此结束,似乎也不能算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是多么遗憾!2、走向生活,感受母爱。我根据学生的困惑让他们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件事,孩子们很懂事,有的买梨,有的买话梅,有的打气他们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母亲的赞许,感受到了自己的母亲同作者的母亲一样会为了孩子的孝心而高兴。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孩子们的身边发生,可是孩子们往往忽视,这个作业让学生认真地感受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当学生看到母亲赞许的眼神、幸福的表情,他们对母爱的感受深了一层。3、文本生活相结合,理解母爱。学生亲身感受了母爱,再回到文本,他们发现原来母爱就是这样的,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原来的困惑消失了,他们终于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天下的母亲。这样的理解就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表面解释,而是透过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认同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真正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4、凭借语言,赞美母爱。如果在学生理解了母爱后,就此打住,那么,这将是不伦不类的课,既像语文课,又像思品课,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进益会很小。我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让学生依凭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