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458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选择题1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这说明了()A罗马教皇对德国搜刮掠夺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来理解。试题题干强调的是“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很明显这是表明教皇对德国的压榨和搜刮掠夺,并不是说德国的畜牧业发达。 2.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解析:选D。“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旨在否定和挑战教会的权威,选D项。宗教改革既不主张废除宗教仪式,也不否定对上帝的信仰,故A、B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C项相比,D项更符合题意。3.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解析: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信仰。材料内容反映了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41525年7月23日,这位不受法律保护的僧侣娶了逃亡的修女。婚礼不在教堂,而是在路德的住所举行。路德结婚的消息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这说明马丁路德()A开始向现实世俗生活转变B努力实践其“因教称义”的主张C其行为严重背离了新教伦理D坚持国家权力与罗马教会平等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看,路德的婚礼在其住所举行,说明其注重现实世俗生活。5.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权利平等的教士解析:选D。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从材料看,马丁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工作、职务不同,但都和神甫和主教一样神圣,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权利平等的,故选D。 A、C说法过于绝对,B与材料信息不符。6. 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解析:选C。考查宗教改革。题目信息显示,富有的人的“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是受加尔文“先定论”思想的影响,这一思想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提供了神学依据。7“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D源自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解析:选D。从材料内容主张有虔诚信仰,可以判断是宗教改革,排除A、B两项,从“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发财致富是上帝的意愿,说明这是加尔文教派的主张,与路德教派的教徒无关,排除C项,选D项。 8(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B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D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解析:选B。16世纪时的德意志并未实现国家统一,也没有实现宗教统一。1555年,通过“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因此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9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王守仁(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依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概括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地位;第(2)问,从“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的角度回答路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第(3)问,两人的相似之处可从思想观点内容、价值和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54)你怎样理解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提示:罗马教会为了树立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论,声称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定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仪式,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这就把教徒们束缚在教会的控制之下,使他们失去了个人选择的自由,听命于教会的统治。而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里的“信”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这样,他便把拯救人的灵魂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每一个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自己的手中,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所以说它的潜台词里面包含着个性解放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54)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如何理解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提示: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救以升入天堂。异:“因行称义”本质仍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因信称义”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宗教仪式,给教徒极大的解放。“信仰得救”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理解:16世纪天主教的根本变革就是指西欧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宗教改革家们否定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主张建立不受罗马天主教会管辖、符合资产阶级意愿的新教会。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人文主义得到发展;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三、自我测评(教材P54)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提示: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