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备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 立德树人热点练 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239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备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 立德树人热点练 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版)备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 立德树人热点练 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版)备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 立德树人热点练 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1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中呈现的工商业,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业传承,呈现传于子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工之子”“工匠之子”是传于儿子,不体现在家族间传承,故C项错误;手工业技术传承未体现哪种手工业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2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第三位,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3“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材料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并不是假冒官营产品本身,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此举对民营与官营手工业关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是为了促进自身保证产品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此举对民营与官营手工业地位的影响,故D项错误。4(2018孝义三模)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答案C解析A项不能涵盖纽可门蒸汽机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科学发现成为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学发现推动了技术的创新,故D项错误。5“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答案C解析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的说法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普赞工业王国是赞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故C项正确;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开始兴起,故D项错误。6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项错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事竞争,故C项错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最初并不是民用技术,故D项错误。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材料二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答案(1)异: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中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中国工匠通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同: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都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认识: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完善工匠的培养机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工匠的地位;形成正确健康的工作观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管理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