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8032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9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x)地里去坐着曝(p)背谈天,营屋外的生崖了。B.四百多年里,它剥(b)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p)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C. 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y),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撕守一样。D.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xn )服的、对抗性的悲哀,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阅读以下语段,回答2-3题。【甲】每届世界杯都有足坛的“圣人”出来,上一回是齐达内,这次轮到罗纳尔多了。罗纳尔多是不可思议的,罗纳尔多是苦难的,在他有了名后他的存在就是别人的威胁。【乙】他在球场任何地方,都有对手像狼一样地围着,撕他,踢他,他得以更大的度量去容忍,得以更强的力量去冲破。德国人输了,总得有人要输的,他们笨拙的打法、粗糙的技术,纵然人高马大一身力气,足球场上毕竟不是挖土打地基。【丙】当那个精瘦怪异的光头科里纳吹响了最后一声哨音(我怀疑他是十八罗汉中的一个),我没有随着里瓦尔多和罗纳尔多相拥相抱在一大群摄像机前的镜头而大呼小叫,我被三个镜头震动了,呆坐在沙发上流下热泪。一个镜头是巴西的三名队员趴在草地上长久地祷告,一个镜头是巴西门将跪在了网门内口里振振有词,而另一个镜头则是红着鼻子的卡恩像受伤的兽一样窝在那里暗自沮丧。多么有宗教感的人!面对着这样一群勇猛而才艺超凡,又如此敬畏天地、敬畏生命的人。今日的球场上,赢了的输了的他们都不是失败者,都是英雄,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 B.纵然 C.精瘦怪异 D.振振有词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克莱儿麦克福尔写作了摆渡人一经上市就登上了英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摘得了五项世界文学奖,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B.今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浙江乌镇召开,有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乌镇,为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做出贡献。C.于今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从根本上解决了阻碍港珠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港珠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D.作为武侠小说大师巨匠,金庸虽然书写古代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精神,不仅具有良好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5. 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 5分 )山下荷塘旁的洼地里的蛙声就像一首首乐曲的旋律,远远近近飘忽而来。我甚至能清晰地听出某片最大的蛙声来自何处,某片最低沉的蛙声源于哪里。_。于是蛙声、蝉声,蝉声、蛙声,彼此交错,互相铺垫融合在动物的无私友情中还是融合在众多熟悉或陌生的生命里它们能让你从心灵深处生出一份依恋、感激和渴望走近的冲动蝉也像与蛙事先沟通了似的,嘹亮地唱起了欢歌我不知自己是置身于大自然美妙的音乐中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 当下,不少人常用“有文化没文化”来评价一个学校。 :第一,没有认识到,任何一所学校其实都有自身的文化;第二,将“文化”等同于有价值的东西,似乎只要是文化就是好的。事实上, ,学校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有没有学校文化”的问题,就应该转换为 。7.积累并运用古诗词可以改善表达质量,让言说变得典雅。请仿照以下三例,自立话题,自设情境,另写一例。( 5分 )当你成功喜悦的时,你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不是只会说:哥真厉害当你向一个人表达爱意时,你可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不是只会说:我喜欢你。当你失恋的时候,你可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只会说:蓝瘦,香菇!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 分)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调查指出,春节对于部分人而言变得可有可无。记者在人群聚集的北京站、北京西站等地区以及大中学校,就“你最喜欢过什么节日”这一问题对人们进行了随机采访, 大多回答是圣诞节、情人节这一类的西方节日。古往今来,过年一直都是中国人一年里最大的期待。春节这个词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也有着格外厚重的含义。可近些年,这一观念却悄然发生了变化。“春节保卫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眼下,一方面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热闹非凡,一方面却是中华传统春节的热闹劲儿越来越淡。年还在,年味儿没了,如今很多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觉。倘若有一天,年轻人对圣诞节的喜爱全面超越了春节,才真正去拯救春节,可能就太晚了。(1) 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3 分) (2) 春节写春联是中华民族一大传统。请根据下联补写出这副春联下联。(2 分) 上联:天狗驱寒尽下联: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0分)材料一:中国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北京市将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年。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下面是详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xx春节期间,北京市50家专业演出场馆将有398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将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480项。节日期间,北京市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将照常向广大市民开放。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将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各区图书馆、文化馆紧扣区域文化特色,营造节日氛围,推出180项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将向首都市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摘编自国际在线刊文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冰雪庙会与传统文化齐争鸣)材料三: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日趋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视频拜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网络年夜饭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换代”,虽然其仪式活动在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仍然鲜活。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物随心转,境由心造。”醇厚的年味,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全家人齐聚一堂,于亲情的浸润之中尽情交融,就是最有滋味儿的年。当心中有爱、有情怀,年俗必然不会衰落,春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然会得到承袭。(摘编自刘鑫不同的“年味”,同要的“情怀”,“荆楚网”xx2月7日刊文)材料四: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之传统节日,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民众对西方节日更有参与热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经济提供路径。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摘编自王凤美传统节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以陕西关中春节为例)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xx春节文化活动有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B根据“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力指数逐年上升,说明居民观念发生变化,春节旅游消费意愿不断增强。C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年俗的更新换代更多体现在它的仪式活动的变化上,我们要做的是丰富它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D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春节活动形式受到冲击,要想让它融入当代生活,就要为它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398场演出,480项活动,以及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的免费发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增加北京市的年节氛围。B如今的春节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文化展览、抢红包、微信拜年、出门旅游等活动备受青睐,已经完全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C根据“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图,我们能够得出一线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指数保持领先,其余城市线依次降低的结论。D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为缩减,主要原因是科学观的发展破除了“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敬畏之心大大降低。1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节文化活动逐渐转向多元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20 分)那些美丽的禁忌(1)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儿?我想,答案是:在有禁忌的地方。换言之,在信仰之乡。(2)一个乍赴南疆的人,尤其冬天,视觉上会有异样感,满目葱茏,直让你怀疑自己戴了墨镜。若到了那些大西南村寨,绿的浓度和幅度更让人油生幻觉,以为掉进了绿池子里。不仅绿, 且绿得亢奋,魔幻,忘情。(3)和气候水土有关,又不尽然。最感人的绿为何独藏于南方乡野呢?南野多了一缕精神上的东西:禁忌。具体地说,即草木崇拜。他们奉树为仙,敬林若祖,轻易不敢折木斫枝。(4)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要等到草木图腾和相关禁忌文化生成之后。植物有灵的说法, 先秦有之。在华夏的犄角旮旯里,随处可闻“树精”“树神”“树怪”的传说。(5)我客居山东济宁时,窗外有条古槐路,街心有铁栏,护着一株数百岁的嶙峋老槐。每天清早,枝丫上都会新添一缕缕的红绸布,皆是夜里缠上的,用意不外乎祈福驱灾。这条路扩了许多回,树也从路边到了中央,可谁也不敢去伤它。甚至,为让老树享饴孙之乐,整条路全补种了新槐。(6)从前,凡去一个村子,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北方以槐、榆、柳居多。该树往往地位显赫,待遇优厚,一打听,保准跳出一大堆灵异故事。(7)相对于北方,南方乡民对树的感情和构思更丰富些,除“树精”“树怪”这些非凡个体,还把范围扩大到了族群“风水林”。(8)广东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冈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从南洋带回的种子。该树叫格木,为亚热带珍贵树种,其大龄者已逾 200 岁,上世纪 60 年代,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被村民一口拒绝。且不说经济实惠,在那个高音喇叭天天喊这喊那的年代,敢拒绝尔等要求,足见“风水林”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了。“风水林”,让“青山绿水”的比例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从单株神树到成片的“风水林”,人的敬畏范围和禁忌力度在放大,受惠面积和获益程度也在增长。(9)较之汉族社会,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底。贵州的苗、侗两族,自古崇拜草木,在族人眼里,树等于神灵和福祉。每年春天,族人都要过“树秧节”,人人种苗造林,连未婚男女的信物也是一棵树苗。还有个风俗:谁家婴儿降生,全寨老小要齐力替之栽种一百棵杉苗。(10)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因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神林。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 那样的地方有 600 余处,近 10 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 200 余种。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彝族、白族、水族、瑶族皆奉树为神,虔敬有加。(11)如今,很多事应了那句老话:失礼而求诸野。所谓天道,即如此。害怕,有时候是美丽的。上苍佑之,必使有所忌,有所敬,有所自缚和不为如此,其身心才是安全、舒适的。上苍弃之,则使之无所畏,狂妄僭越那样,其灵魂即时时于混乱、激酣中,距离毁灭即不远了。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12赏析文中画线句。(4 分) 13简析文中第五段的作用。(4 分) 14结合全文,说说“美丽的禁忌”的“美丽”体现在何处?(6 分) 15作者认为不轻易砍伐是美丽的禁忌。在生活中、文化上的“美丽的禁忌”还有哪些?试举例,并说明其内涵。(6 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3题。(20分)卜居赋(并引)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橐中之余,将以成就先志,而获罪于时,相继出走。予初守临汝,不数月而南迁,道出颍川,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既而自筠迁雷,自雷迁循,凡七年而归。颍川之西三十里,有田二顷,而僦庐以居。西望故乡,犹数千里,势不能返,则又曰:“姑寓于此。”居五年,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盖卜居于此,初非吾意也。昔先君相彭、眉之间为归全之计,指其庚壬曰:“此而兄弟之居也。”今子瞻不幸已藏于郏山矣!予年七十有三,异日当追蹈前约。然则颍川亦非予居也。昔贡少翁为御史大夫,年八十一,家在琅琊,有一子,年十二,自忧不得归葬。元帝哀之,许以王命,办护其丧。谯允南年七十二终洛阳,家在巴西,遗令其子轻棺以归。今予废弃久矣,少翁之宠,非所敢望,而允南旧事,庶几可得。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然则卜居之地,惟所遇可也,作卜居赋以示知者。吾将卜居,居于何所?西望吾乡,山谷重阻。兄弟沦丧,顾有诸子。吾将归居,归于谁处?寄籍颍川,筑室耕田。食粟饮水,若将终焉。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阅岁四十,松竹森然。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庶几百年,归扫故阡。我师孔公,师其致一。亦入瞿昙、老聃之室。此心皎然,与物皆寂。身则有尽,惟心不没。所遇而安,孰非吾宅?西从吾父,东从吾子。四方上下,安有常处?老聃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选自苏辙栾城集)【注释】卜居:选择地方居住。裒(pu):积攒,积聚。庚壬:西北方向。瞿昙(q tn):释迦牟尼的姓,即佛家的代称。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自筠迁雷 迁:调任B.兄弟沦丧,顾有诸子 顾:回顾C.历井扪天 扪:触摸D.我师孔公 师:以为师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留一子居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而贫不能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C.作卜居赋以示知者 不赂者以赂者丧D.姑糊口于是 赵尝五战于秦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前引文详细说明了作者选择颍川而居的经过和原因。其中有仕途坎坷的回忆,对未能生归故里的遗憾和死后归葬的祈愿。文笔体现了苏辙平和淡泊的风格。B.这篇短赋,仅一百六十余字,但文短旨深,言简意丰,表明作者兼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抒发入世与出世,留与归的思想矛盾。C.作者其兄子瞻因为笃信道家,已经归隐潜藏在郏山一带,无迹可寻的事实,更显出苏辙的孤独漂泊之感。D.文章末尾引用老子名言,语意双关,含蓄蕴藉,耐人回味。表层意思说明自己无法回到故居,所以寓此不去;深层意义却隐含仕途屡遭贬谪,难以建立功业的惆怅和伤感。19.用“/”给文中画直线的部分断句。(3分)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4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3题。(7分)汴河怀古二首(其二)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释】 汴河,即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和淮河。隋亡后被称为“汴河”。 皮日休(约838年-约883年):晚唐诗人。由于唐末政治腐败,晚年参加黄巢起义。水殿龙舟:高四层、三层的大船。21.本诗是怀古咏史诗,咏了隋炀帝 和 二事。(2分)22.颈联和尾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试简要分析。(5分) (三)古诗文默写。23.任选其中5题,完成填空。(10分)(1)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2)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4) , ,用心躁也。(5) ,诵明月之诗, 。(6)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 。台州中学xx第二学期统练试题高一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 A.水蒸汽改成水蒸气,生涯C.涟漪(y) 厮守,D.驯服(xn)2.答案D.“振振有词”改为“念念有词”:“念念有词”有时形容祈祷、念经等迷信活动,有时形容背诵现成词句,有时形容轻声朗读。“振振有词”多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而大发议论的行为。3.答案C.括号放在“光头科里纳”后面。4.答案C A项句式杂糅,把“写作了”改为“写作的”;B项语意不明,“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既可以理解为“国家和地区”一共80个,也可以理解为“代表”一共80个;D项搭配不当,“金庸”不能与“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搭配。5. 排序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先审读语段,了解语段的话题及主要内容,接着分析句间关系,找准表达思路。学生可以从承接呼应词语、句式结构、节奏和声韵调等方面进行考虑。仔细审读本题中的几个备选句子,可以发现:句承蛙声写蝉声,应紧接原文;中的“于是”,表示后一事物紧接前一事物,后一事物往往是由前一事物引起的,因此它应紧接在之后;剩下的四句是写作者的体验的,因此应让主语是“我”的连接于后,中的“还是”在这里表示选择,应紧接后;与构成反复,应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只剩下了,当然它在最后了。 6.示例这种评价存在两个问题“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有何种学校文化”的问题7.示例:当你伤心的时候,你可以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是只会说:我心好痛!当你看到帅哥时,你可以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而不是只会说:好帅!太帅了!当你看到美女时,你可以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而不是只会说:她真美!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是只会说:我想死你。8(1)受西方节日的冲击(1 分),春节年味变淡(1 分),拯救春节刻不容缓(1 分)。(2)瑞猪带暖春(2 分)。符合对联格式 1 分,体现春节特点 1 分。9.A “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错,根据文章,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不属于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形式。10.C(A.这些活动面向的是北京市民。B “已经完全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错,根据材料四,传统节俗只是“退让”,并没有被取代。D.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11.(1)经济发展(2)科技进步(3)生活方式改变(4)政府引导(5)西方节日冲击(每点1分,答出任何4点即可)12.(4分)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保存的面积大、植物多(1分),说明少数民族的对树神的崇拜,保护成果显著。(1分)用比喻的手法,把“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比作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1分)体现出“禁忌”与“美丽”之间的因果关系。(1分)(其它手法,言之成理亦可。如排比。)13.(4分)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树神”的话题引出客居地的老槐树,并开启了下文对树的禁忌文化的阐述。(1分)内容上:写出了人们对老槐树的尊崇和仰望,寄托了人们的祈愿,(1分)揭示禁忌文化的主题,(1分)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1分)14.(6分)美在保护了生态环境,因为草木崇拜,让青山绿水的比率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也有利于植物基因的保存。美在形成了禁忌文化,使人敬畏、崇拜树木,成为精神信仰。美在约束行为,有所不为,让人身心安全舒适,顺应天道。(每点2分)15.(6分)宗教禁忌,如信徒不食猪肉,是对宗教的虔诚。节日禁忌,如古代寒食节禁烟火,是对先贤介子推的缅怀。人名禁忌,如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以示尊重。(每点2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16.答案B.顾:只是。17.答案A“焉”均为兼词,译为“于之,于此”。B “而”连词,表转折。/“而”连词,表目的关系。C “以”表目的,译为“用来,来”。/“以”介词,因为。D“于”介词,译为“在”。/“于”介词,译为“和,同,跟”。18.答案C。“今子瞻不幸已藏于郏山矣”,“藏”应译为“归葬”,而非“归隐躲藏”。19.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20.翻译 在颍川城西建筑房屋,稍后增买田地,田产是原来的几倍,我说:“可以凭此栖留了。”(状语后置句式,“益”,“几倍其故”,“可以”各1分)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竟一眨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自”,“曾”,“一瞬”“停止”,各1分)21.开通大运河 运河开通后率众出游22.本诗运用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至今千里赖通波”看似赞扬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德,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水殿龙舟事”深刻揭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一己之乐。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评分标准:手法1分,结合诗歌分析2分,感慨2分】23.(1)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2)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3)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4)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 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6)春风送暖入屠苏 总把新桃换旧符附文言文阅读翻译:我的先父过去凭借平民的身份游学天下四方,曾经路过洛阳,很是喜爱那里的山川水土,慨然有选择此地定居的意愿,却因贫乏无资不能实现愿望。我年将五十,和兄长子瞻都在朝廷为官,想积攒囊中的余资,拿它来成全先父的遗志,却在当时获罪,先后相继外任。我起初任临汝县守,几个月后向南调任,取道路过颍川的时候,考虑到后面仍可能有大的祸患,于是留下一子定居于此。我说:“你姑且糊口谋食在此。”然后我自筠州迁任雷州,接着由雷州迁任循州,前后共七年,然后归于颍川。颍川西面三十里,有两顷田,然后我租借房屋来居住。我向西望故乡,仍有数千里远,势必不能返还,于是又说:“姑且寓居于此吧。”我于此居住五年,在县城西面盖起房子,稍后增买田地,田产是原来的几倍,我言:“可以凭此停居下来了。”只是择居于此,起初并不是我的本意。当初我的先父观览彭县、眉县之地作为自己的眠身之地时,指示他的西北方向说:“此地宜是你们兄弟的居所。”如今我的兄长子瞻不幸已长眠在郏山啦!我也七十三岁了,日后当遵循之前的约定,既然这样,那么颍川也不是我的久居之地。贡禹曾为御史大夫,当时八十一岁,家在琅琊,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担忧自己不能归葬。汉元帝哀怜他,用王命许诺护送他回乡归葬。谯周七十二岁终老洛阳,遗言嘱托自己的儿子轻馆归葬。如今我被朝廷废弃很久了。贡禹的优待,并不是我敢期望的,但是谯周的旧例,或许可以实现。只是我平素喜好老庄之道,已有三十余年了,终老离世在所难免,但因修习道术的余荫,我心超然明澈,或许不能随物散落。既然这样,那么我择居之地,也只是随遇而安就可以了,所以我创作这篇卜居赋用来告知明理的人。我将择地居住,居在哪里呢?向西望我的故乡,山谷阻隔。兄长离世,而我有众子。我将归于居所,归在哪里呢?我寄身颍川,建屋耕田。或许将终老于此。想到我的先父曾有遗言:父子相从,安身归老于眉山老泉。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先父墓地的松竹已青葱蓊郁。众子送我归乡,山高路险,你们不忘我,我不忘先父。但愿我死后,能葬身故里。我以孔子为师,学习他不可为而为之的专一态度,同时也涉猎佛家、道家的学说。我心皎清明洁,与万物一起虚寂静恬。我身体可以消亡,而精神不会亡殁。我到哪里都可以随遇而安,哪里不是我的居所呢?向西跟从我的父亲,向东随守我的儿子,天下四方,怎么会有固定的居所呢?老子曾说: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