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代码: 10327学 号:1220120238学 位 论 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院 系: 会计学院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财务管理 姓 名: 崔晓娜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3年10月 答 辩 日 期: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YCui XiaonaSupervised bySchool of Account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anuary 201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近年来,诸如食品安全、矿难事故、空气质量等社会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纷纷按照政策法规的指引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信息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桥梁,是企业向外界传达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改善形象,加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还不成熟,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实证检验以及案例分析,力求探索出在我国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为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在理论基础部分,通过深入分析社会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因,以及社会责任信息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原理。在实证研究部分,筛选出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共2237个样本,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竞争力显著正相关;与非污染行业企业相比,重污染行业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水平对企业竞争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笔者进一步通过中国神华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发展的统一,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起到一定的指引性作用。最后,本文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改善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文实证研究采用润灵环球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评级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当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评分机构的指标体系形式不一,可比性较差。其次,本文选取金碚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且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只选择了金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里可以直接从公司年报中获得的基础指标,但一些不可以量化的指标本文并没有考虑进来。再次,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受到自身和外部重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选取变量和设计模型时未能一一考虑周全。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企业竞争力V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food safety, mining accidents, and air quality cause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cognize t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re important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ssu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is the bridge that link corporate and interested parties,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companies to improve image and strengthen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the stud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rted late, related research is not mature, and there is a big controversy conclusion.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empirical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str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on competitivenes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proposals. This paper plays a facilitating role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to disclose information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Firstly, this paper collate the literature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sues, 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art,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signaling theory,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xplain the motiva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n filter out 2237 samples which ar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hat publish CSR reports in 2009-2013 to carry o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and competi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compared with non-pollut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the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heavy pollut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te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se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to explore how to fulfill the unifi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lay a guiding effec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inally, this paper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our listed companies from three levels which include enterprise, government and society.In this paper, 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First, the resul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ratings data by RKS has some limitations, current CSR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no clear specification, and score index system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has no unified form, consequently comparability is poor. Secondly, the paper selects the assessment method score of China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hat edit by Jin Bei.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data, this paper only selected basic indicators that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companys annual report, but indicators which can not quantitative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article. Once again,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dex influence by itself and the external multifactor factors, the selection of variables and models design of the article failed to be thoughtful. KEY WORDS: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31.3 研究方法51.4 本文的创新点6第二章文献综述72.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献回顾72.1.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72.1.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估方法82.2企业竞争力文献回顾92.2.1企业竞争力的界定92.2.2企业竞争力的评价102.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相关文献回顾122.4相关研究评述13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143.1公司社会责任理论143.2信号传递理论143.3利益相关者理论153.4可持续发展理论16第四章研究设计174.1 计量方法174.1.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测评方法174.1.2 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174.2研究假设184.3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194.4模型构建194.5变量说明204.6实证结果与分析204.6.1描述性统计204.6.2相关性分析214.6.3多元回归分析22第五章 中国神华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竞争力研究235.1中国神华背景简介235.2中国神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的统一245.3.1中国神华社会责任履行及信息披露245.3.2中国神华竞争力分析275.4中国神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优势与不足295.4.1中国神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值得借鉴之处295.4.2 中国神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足之处30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06.1 结论316.2 建议316.2.1 企业层面316.2.2 国家宏观层面326.2.3 社会层面336.3 本文的局限性34参考文献35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20世纪以来,企业生产经营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展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劳资矛盾、环境污染等社会责任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三鹿奶粉事件、紫金矿业环境污染事件、中石油大连原油管线爆炸等危机事件频频曝光,企业社会责任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企业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细胞单位,投资者一直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终级目标,进而达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虽然为经济带来了暂时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日益凸显,民众对其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企业所面临的来自于工会、环保团体、媒体、公众舆论、政府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强,这种外部的压力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企业自身经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从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在这种现实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积极主动地通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来提高自身的形象和社会认同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06年3月10日,国家电网对外发布其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央企首次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份报告在中国社会责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准确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我国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2006年初公司法修订案正式施行,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提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先发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指引,提倡和鼓励企业独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首次正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披露相关信息提出一定的规范和指导性要求。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强调中央企业要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于 2008 年上半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各上市公司不能只单单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更应该时刻谨记自身作为社会成员的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公司对除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资源等其他非商业性贡献方面给高度重视起来。2009 年 12 月,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质量和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CASS-CSR1.0)(简称指南 1.0)。随后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于2014年1月发布了指南 3.0,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地域性、时代性和行业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经济组织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实务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企业认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必要性,并开始通过报刊、公司网站等多种渠道定期向外界披露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20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644家,其中上交所377家,深交所267家。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以后总特殊的综合载体,起到了见证历史、传播理念、沟通信息、量化责任、监督制衡、提升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殷格非、李伟阳,2008)。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治理都不是很完善和规范,导致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结构随意,流于形式,使得不同公司之间的信息失去可比性;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以公司网站等为主要媒介,失去外部机构和媒体的监督;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大都缺乏第三方鉴证,可信性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国内企业对外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多数沦为企业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利益相关者则很难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而这种内外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当今企业频频遭遇社会各界的信任危机,这对于企业长期平稳的利益和发展都是一大挑战。可以说,不论从外部环境压力还是企业自身竞争力提升来考虑,规范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都是非常必要的。1.1.2 研究意义本文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选取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直以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都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然,针对该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在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实务界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选取这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深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理论基础。目前,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披露动因分析以及披露质量的分析,对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经济后果,仍然没有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这必然不利于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应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将有利于推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第二,以往学者多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仍需要突破。企业竞争力对企业的评价更全面,且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本文通过实证与案例研究明确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应的实现机理,企业通过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社会责任信息,增进沟通和信任,加强自身运营管理,进而实现披露效应的全过程。第三,有利于政府调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多数管理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得不到高度的重视,致使很多相关问题在近几年集中体现。而有些公司虽然开始定期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该行为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更有甚者出现应付差事或是虚假捏造的嫌疑,这些报告非但没有起到积极的效用,还很可能会破坏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印象,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对强化我国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行为,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图图1.1 全文结构图绪论文献回顾与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中国神华案例分析变量测评方法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结果与分析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中国神华背景简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竞争力的统一中国神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优势与不足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本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出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分为三个部分来梳理文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合的评述,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的创新提供可能。第三章是理论基础和分析。本章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四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将信息披露的动因以及对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原理通过理论的方式描述出来,为下文提出研究假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部分。针对 2009-2013 年选取的公司样本,确定各个变量的界定和计量方法。根据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提出假设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假设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污染行业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相比更显著的假设 2。为了验证假设建立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说明。第五章,在本章通过中国神华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探寻污染型行业企业如何把社会责任履行融入到自身企业管理,把信息披露作为一种监督制衡,提升自身管理,进行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转型,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并通过对中国神华历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神华信息披露值得借鉴之处,以及不足之处,探索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第六章是改进与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建议。本章首先分析了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提升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文章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之处,也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研究部分,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总结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评估方法、产生的经济影响,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和评估方法,奠定了本文的写作基础,解决了规范理论研究中“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随后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结合本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选取适当的计量方法,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建立模型,数据处理过程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验证前文的理论推导,完成了实证部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对理论部分的检验和完善的目的。在案例研究部分,通过对中国神华的案例研究,进一步探寻出企业如何把社会责任融入管理,提升竞争优势、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方法,完善实证研究的结论。最后,以前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为基础,提出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从而达到实现研究的现实意义。1.4 本文的创新点第一,以往关于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多是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着重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竞争力是对企业的综合评价,比企业价值的衡量更为全面,且能体现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采用金碚成熟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得出企业竞争力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竞争力正相关,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为企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出建议,尤其对重污染企业如何以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为契机寻求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转型的途径有一定的指引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重污染行业企业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以及更强烈内在动机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但是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重污染行业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作者认为有以下原因:(1)从企业自身来看,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披露更多的应规而致,企业把它当做自己的负担;(2)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性低,投资者可能会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当成企业的一种广告宣传;(3)污染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在短期内可能并不被理性投资者认可。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神华进行案例分析,探寻企业如何把社会责任履行融入到自身企业管理,把信息披露作为一种监督制衡、提升自身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第三,本文的创作背景是在我国高度重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自愿披露报告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运用 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中国神华进行案例分析,对强化我国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行为,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章 文献综述2.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献回顾2.1.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国内外学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外部压力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主要来自是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的压力。Epstein 和Freedman(1994),Gray(1995)认为遵守环境信息披露等相关法规是公司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主要的原因。Muhammad Azizul Islam and Craig Deegan(2010)以负面的媒体关注度作为压力的替代变量,调查了两大跨国公司 Nike 和Hennes&Mauritz 的社会和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发现,大量的负面的对于社会和环境的媒体关注,会使企业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环境信息披露。我国学者裘丽娅和徐植(2006)认为影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原因是: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高,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刘敏(201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合法性压力、制度压力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政府干预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司特征;二是治理结构。Gray(2001)对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业绩、公司的规模、行业属性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显著相关的。Cullen and Christophe(2002)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所有权性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显著影响。Haniffa and Cooke(2005)研究发现,董事会主席的特征和董事会的构成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马连福、赵颖(2007)对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绩效、行业属性及规模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这两个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均未表现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沈洪涛等(2010)基于2003-2006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石化塑胶业公司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控股股东、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监事会人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高管的类型等治理结构的相关指标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有一定的影响。张正勇(2012)以中国 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共1150个观测值),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产品市场竞争则对部分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替代或互补的效应。李金淼、宋海风(2014)以沪深上市公司201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高于非国有企业的;企业规模、报告页数以及经过第三方审验与否都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正相关但不显著。2.1.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估方法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首先就要明确社会责任信息如何进行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计量方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大约有这样三种方法:内容分析法、基于问卷调查的评估和基于权威机构的评价数据。1. 内容分析法主要是依据上市公司所属地的信息披露法规和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进行分类,选择一些恰当的指标,研究者或专业评估机构给每一个类别赋予分值或数值,将每个项目的数值进行加总,得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黄群慧等,2009)。内容分析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主要是定性披露,这种方法可以把定性信息进行量化,在量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分析。较早的内容分析法以报告中的关于社会责任信息的字数、句数或页数来赋值,如Campbell and Shrives(2003)。 但是这种方法记录的是披露的数量而非披露质量。Abbott and Monsen (1979)借用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Ernst 对“财富500强”年度报告中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分类,构造了SID指数,此后基于内容分析的指数法成为主流方法,如Richardson and Welker(2001),Haniffa and Cooke(2005)在研究中都采用了此种方法。我国的学者沈洪涛(2007)、马连福、赵颖(2007)、沈洪涛、杨熠(2008)等都采用了基于内容分析指数法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2.基于问卷调查的评估国外学者采用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类别的认知和偏好程度对其赋予相应的权重。这种方法在进行内容分析法确定社会责任信息一级和二级类别之后,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多为会计专业人士、投资者、管理层、政府官员等)询问他们对各个类别重要程度的感知,依据调查结果确定每个类别的权重。Hammond(2004)将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按照事先研究确定的11个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内容分析并编码,通过对英国4个有代表性的专业信息质量评估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让其对信息质量特征打分得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宋献忠和龚晓明(2007)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无偏性和充分披露6个信息质量体系入手,设计27个项目的社会责任信息特征项目表,对财会和审计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其对项目重要性的打分来确定权重。3.基于权威机构的评价数据这种方法是指专业权威机构经过广泛调查,定期发布的各地区、各公司的信息进行评分与等级评定。比较有影响的包括:标准普尔公司推出的“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评级”方法;美国投资者管理研究联合会构建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的AIMR披露指数;由Kinder,Lydenberg和Domini于1990年创建的KLD数据库,其维护者一个拥有10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数据库,为分析师、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作为评选和研究的基础。润灵环球责任评级 (RKS)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第三方评级机构,成立于2007年。该机构致力于为责任投资者、责任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科学的企业责任评级信息。2.2企业竞争力文献回顾2.2.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但对企业竞争力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这一研究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得出了丰富的研究结论,以下是国内外学者的几种代表性看法:美国的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在稳定良好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促进本国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能力即为企业竞争力。美国知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8)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以全球的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波特特别强调企业战略在其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战略是企业克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联合课题组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李显军(2002)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厂商在竞争的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占有市场、维持发展、创造价值等方面与同业其他厂商进行竞争的比较能力。金碚(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向市场提供相对质优价廉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胡大立(2005)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刘明、赵国杰、于美霞(2009)赋予企业竞争力新的内涵,他们认为企业竞争力不仅是通过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还应当考虑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2.2.2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胡大立(2001)提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其表现层即为显在竞争力;而潜在竞争力是信息技术、组织结构、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知识管理能力等这些影响层与决定层方面的。胡大立设计的指标体系是从评估企业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方面着手衡量的,他的评价法设计了 12大要素70个指标,是一种多因素评价方法。贾玉花等学者(2003)认为,是否可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企业自身及竞争对手进行评估的关键之一。根据企业竞争力的特征,可把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显在指标体系和潜在指标体系。潜在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素质,人员素质和管理素质。张金昌(2002)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髙低的最终反映,它可以用资产利润率或利润总额来表示从定量评价来看。盈利是企业最衡量企业最终取得收益水平的反映能力;是企业各种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的综合反映。从盈利能力角度看,企业竞争力主要由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利润等因素决定,由此构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金碚(2003)等主持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金碚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经营报社共同开始进行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2013年是其第11次发布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该研究中心选取指标和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步骤如图2.1所示。专家组成员提供各自确定的指标汇总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集统计分析问卷确定指标及权重用过往数据计算竞争力专家讨论指标体系是否合理最终确定指标体系是否图2.1 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的选取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主要由两大类因素构成:基础数据与动态指数。基础数据是能对竞争力加以衡量的显性指标,这些显性指标数据来自上市公司的年报或是根据年数据计算所得,数据的客观性得到保障。基础数据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将每一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的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成为指标标准值;各指标标准值与指标权重相乘后可以直接相加,从而得出因素的标准值;因素的标准值与因素的权重相乘后直接相加得到竞争力标准值。基础数据各指标和权重见表4.1。基础数据是根据财务指标进行测量的,但是单纯的财务或统计数据不能完全涵盖企业竞争力的所有因素。企业的品牌价值、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因素是不能被直接量化的,该研究中心通常采用对特殊人群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将调查数据综合成为“人气指数”。但是由于调查问卷的方式具有样本和主观判断上的局限性,自2009年开始,研究中心尝试使用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数据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称之为动态指数。动态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基础数据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寻求以更客观的数据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趋势。该监测体系每年根据监测的需要确定是否采用动态指数,例如在2011年只采用了基础数据。表2.1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竞争力监测体系的基础数据指标权重因素指标权重因素指标权重规模因素销售收入19效率因素净资产收益率8净资产10净利润15总资产收益率8权重小计44增长因素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16全员劳动率6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13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5权重小计29权重小计272.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相关文献回顾目前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的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企业价值的研究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也就是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后,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观点各有不同。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占大多数。2.3.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竞争力、企业价值等产生正向影响Schnietz和Epstein (2005)运用声誉指数法对照声誉好的与声誉不好的企业在贸易困境中股价的表现,得出结论认为社会声誉是有价值的,尤其在危机来临时可以阻止股价的下跌。Toms(2002),Hasseldine et al.(2005),Branco and Rodrigues(2006)认为企业之所以会承担社会责任,是为了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吸引到更好的员工,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道德感,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增加企业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资源和能力)。Homer H.Johnson(2003)通过研究得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仅能增加企业的利润,还能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同时,对于那些存在违法经营及从不考虑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它们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菲利普科特勒(2006)认为,企业的社会活动通常是为了支持社会的公益,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承诺。而且这些活动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Rients Galema and Auke Plantingaetal(2008)的研究表明,企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产生的成本会降低企业的账面价值,根据托宾Q值理论,其Q值将会变大,从而起到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国内学者卢代富(2003)以经济学和法学为出发点,研究发现承担多元企业社会责任将在长期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并总结了其内在实现机制。孟晓俊、肖作平、曲佳莉(2010)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资本成本,但该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企业是否真实、适当地进行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而基于较低的资本成本约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水平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朱松(2011)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的履行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盈利持续性的判断,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市场评价越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也越高,而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社会责任行为的履行以及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都将影响市场对企业发展以及盈余信息含量的评价。2.3.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竞争力、企业价值等不相关或负相关Richardson,A. J. & Welker, M. (2001)选取了324家公司为样本,假设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社会责任活动将会使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受益,并预期投资者认可社会责任活动,从而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结果却与实际相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他对此的解释为,资本市场中以理性投资者为主,他们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活动会使公司资源流失,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要求更高的回报。陈玉清和马丽丽(2005)研究认为,从总体上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贡献信息的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李正(2007)通过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当期的企业价值是存在负相关关系。刘冬荣等(2009)以115家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的价值没有相关性。2.4相关研究评述本文从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因素、计量方法、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文献的梳理,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综述,接下来将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评述。首先,国内外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方面仍需突破。企业价值与企业竞争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竞争力对企业的评价更为全面,而且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很少有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方面的案例分析,本文将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中国神华为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强化我国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行为,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关于社会责任信息的评价方法,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涉及多维度,且多是非货币化信息,所以计量方法的确定是研究的基础。上述介绍的三种研究方法,其中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和基于权威机构的评价数据都是以第一种方法内容分析法为基础的。内容分析法比较适合进行大样本的研究,且确定了具体要分析的项目,衡量较为客观;但是该方法对要分析的内容进行分类时较为主观,国内一些学者参考国外的分类,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有很大差别。问卷调查操作简便,可获得被调查对象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第一手数据;但是问卷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会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权威机构的评分方法具有公开、权威、历年可比的优点,本文采用润灵环球对我国A 股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进行研究。最后,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学术界的见解不一,国内相关学者构建了不同的测评指标与测评体系。学者大多是把竞争力分为直接能计量的显性指标和不能直接进行计量的潜在指标。本文借鉴金碚较成熟的竞争力测评方法对本文的样本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3.1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存在与企业日常的所有事情当中。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对股东、员工、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履行应有的责任,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策略与战略(Clakson,1995)。 Carroll(1991)把社会责任比喻成一座金字塔,企业承担四个层次的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1)企业要生存下去,经济责任处在最底层,是企业最基本最必要的责任,但不是唯一的责任。(2)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赋予并支持企业承担生产的任务、为社会提高产品和服务耳朵权利,同时要求企业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目标。因此,企业肩负着必要的法律责任,而法律责任只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3)公众期望企业能够遵守那些尚不构成法律的伦理规范,强调公司要知道履行哪些以及怎样去履行社会责任。(4)最上层的社会责任关注的是企业通过自愿的社会责任改善公众的生活水平。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不仅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还要真实、规范和及时的披露或者报告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投资者基于这些重要信息作出决策(Brounen et al.,2001)。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可以维持和提高政府和公众对公司合法行为的感知,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管理的感知,是公司价值的重要体现。3.2信号传递理论信号理论起源于信息不对称,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提出,他论证了在资本市场上,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某些语言或者行为,向信息劣势的一方传递他们主观愿意透露的信息,进而影响信号接收方的投资价值评价与最终决策。也就是通过制造和显示市场信号来调整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分布的过程。事实证明,只有在强势有效的市场中,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