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0747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怔怔(zhng) 脊梁(j) 强聒不舍(gu) 气冲斗牛(du)B . 拮据(ji) 发窘(jing) 孜孜不倦(z) 锲而不舍(qi)C . 喑哑(yn) 聪颖(yng ) 辛苦恣睢(su) 度德量力(d)D . 诘难(ji) 诓骗(kung) 味同嚼蜡(jio) 拈轻怕重(nin)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初新志是笔记体小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B . 故乡中的闰土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是鲁迅笔下受迫害的旧知识分子代表。C . 使至塞上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边塞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和岑参。D .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既是一封爱憎分明的书信,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_知识、重视学习的今天,倡导和推广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乃至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然而,家庭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和孩子交流?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悦享围炉夜话的亲子阅读空间,让它成为思想的会客厅、心灵的阅读所、亲情的避风港如果每个家庭都书香萦绕,我们的梦想“书香社会”,指日可待。(1)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A . 崇尚B . 推崇 在_知识、重视学习的今天,倡导和推广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乃至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默写。 (1)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_,_”,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 (2)王绩“_,_”与王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诗句有着相似的意境。 (3)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语句“_,_”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4)宫中府中,_,_,_。_,_,_,_,使内外异法也。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5. (5分)名著阅读水浒传。 (1)“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是对哪位梁山好汉的评价?他为什么会“脸刻黄金印”? (2)请根据水浒英雄上梁山的具体原因,把以下四个人物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横线处。 A卢俊义 B呼延灼 C阮小二 D武松官逼民反:_战败投降:_自愿上山:_掳掠被逼:_6. (5分)身处网络时代,许多同学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工具QQ,你会选择哪句富有深意的古诗填写你的个性签名?请参考下文示例,完成对话。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系在风筝线上的周岩壁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第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2)根据第段内容填空。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_糊纸涂色_(3)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4)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做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但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A)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般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B)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C)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棋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棋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D)斗栱不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材、蜀柱、攀间、搭牵、梁、檀、橡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1)对下列说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都能达到这个要求。B . 我国古代建筑选择木材等有机物作为结构主材是为了形成柔性的框架结构,使之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C . 西方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比我国要早,普及程度也比我国要高。D . 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而带斗棋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这一对比是为了说明了华严寺的附属建筑质量低劣。(2)写文章要注意前呼后应。这两句话是从原文第段中抽取出来的,放回原文,应该放在_处。 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虎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虎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3)第段“除了这些较显著的于法外,我国占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具体指哪些手法,举出三种。 (4)说说第段中“以刚克刚”中两个“刚”字在文中的意思。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帝 置酒洛阳南宫,上 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填 国家,抚百姓,给饷馈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 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 帝:指汉高祖刘邦。 上:尊指刘邦。 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 填:通“镇”。 饷馈:军饷。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1)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B .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 . 或请重法以禁之 或异于二者之为D . 朕当去奢省费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B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C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D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4)(甲)文汉高祖和(乙)文唐太宗两个人物在治国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浦:近岸的水面。(1)诗的二,三联各描写了_、_等雨中景物,营造了朦胧沉重的氛围。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联的妙处。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着你。生湖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3-1、3-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1、4-2、4-3、4-4、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5-1、5-2、6-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7-4、8-1、8-2、8-3、8-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1、9-2、9-3、9-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1、10-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