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72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龟裂(jn) 连翘(qio) 争讼(sn) 装模作样(m)B . 雾霭(i) 棱角(lng) 缄默(jin) 怒不可遏(ji)C . 漩涡(xun) 斡旋(w) 束缚(f) 戛然而止(ji)D . 纠葛(g) 陨石(yn) 腐蚀(sh) 驰骋万里(chng)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震撼 闲暇 发怔 萧湘馆B . 楠木 镶金 鸳鸯 报幕员C . 藉贯 岔气 琥珀 秋爽斋D . 丫鬟 赔礼 捶背 促侠鬼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B . 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C . 滴水穿石,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D . 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4. (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B . 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C . “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D . 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大教育家孔子,面对子路、冉有等弟子提出的类似问题,就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人的性格不同、诉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时下,“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大热,不过,如果猛然一问,很多人会被问住。个人的临时情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综合幸福指数的判断。“幸福是什么”向来见仁见智,连先贤也不能给出标准化的答案。A . B . C . D . 6.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景起兴,对仗工整。诗人站在“城阙”一眼就可以望到“五津”,写出两地距离之近,充满深情厚意。B .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用两个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C .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只要友情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彰显了友谊的超时空性。D .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歌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抒发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7. (9分)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其家穿井(穿过)B . 吾穿井得一人(应得)C . 国人道之(讲述)D . 及其家穿井(通“即”,即使)(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宋之丁氏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左将军王凝之妻也A . B . C . D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4)文中“穿井得一人”有哪两种理解。 (5)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名之者谁 名:_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杂然而前陈者 陈: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写亭子之前层层铺垫,交代了亭子的得名来由,这是为了突出文章中心:醉。B . 第二段对景美详写,第三段对酒香略写,照应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 . 文章中写了禽鸟的乐趣,作者认为它们的乐趣与人不同,它们只享山林的乐趣,并不懂得人的乐趣是什么。D . 全文环环相扣,从醉翁亭的命名引出“醉翁”的深意,从早晚与四季的景致引出滁人游琅琊之乐,从日暮醉归引出太守之乐,结构严谨,脉络分明。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美诗文,你积累了多少?试试看。(1)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2)每一个诗意的表达,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或怀离别之叹:山回路转不见君,_;或思淡泊之志:不戚戚于贫贱,_;或言济世之感,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们唤醒了自己的人生,也唤醒了沉睡的国民!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君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君还常常通着信,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 (2)叙事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常常通过贯穿全文的线索体现出来。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以_为时间线索,是明线;一是以_为感情线索,是暗线。 (3)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4)第段结尾画线句是否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如何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11. (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习惯之恶“习惯了就好了”,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过类似的话。它貌似是“包治百病”的“心灵鸡汤”,但很多人未曾察觉,这碗“鸡汤”很多时候也是一碗“迷魂汤”。上周,一则新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在广西一些贫困山区,中小学生不吃早餐、冬天穿凉鞋成为一种“习惯”,当地家长和教师对此也习以为常。如果不是有媒体的报道,很多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生活的人们可能根本想象不到,今天仍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竟然连温饱都无法保证。虽然客观来说,报道中提到的情况只存在于少数地区,放在全国来讲并不普遍。当地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习以为常,是因为无力、无奈。但是,一些有关部门和群体是否也要对此逐渐“习惯”起来?如果媒体“习惯”了,不再为孩子们鼓与呼;如果当地政府“习惯”了,不再为改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尽责;如果社会公益人士“习惯”了,不再为孩子们奉献一份爱心如果我们逐渐“习惯”于漠视社会弱势群体的艰辛与苦难,这难道不是一种恶行?著名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指因不思考、无判断、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恶。那么,是什么直接导致了人的平庸?在笔者看来,是习惯。这里所说的习惯,不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小习惯,而是更多地指向因为缺乏思考与判断,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病和危机的熟视无睹,对弱势群体和公众权益的麻木不仁,这就是“习惯”之恶。对于“习惯”之恶,权力部门、社会公器尤须戒惧。“贵州一高校学生因寝室藏麻将被下红头文件警告”“一辆面包车挤21名小学生,家长明知危险却无能为力”,等等,仔细审视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教育新闻,其中蕴藏的深层次问题,很多都有“习惯”之恶的鬼魅身影。试问,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对相关问题有清醒的认知和省察,而不是因循于习惯,忽略自身责任,放任自身权力,也许就能防患于未然,也许就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也就不会给自身招致舆论危机。“习惯”之恶,经常体现在习惯于潜规则。此前,“中国学者论文被英国出版公司大规模撤稿”一事经国内外主流媒体曝光后,再次引发各界对国内学术风气的质疑。据媒体报道,英国这家出版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根源于不合理的激励驱动机制。一些研究成果也许学术价值不高,但只要能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将有助于作者获得学位、工作机会或申请经费等。不难发现,这类伪造行为在相关利益群体内已经形成了潜规则,不少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操作手法。试问,倘若不是有关各方对这种“习惯”之恶的不察或选择性忽视,何至于伪造行为泛滥成灾,造成今日如此恶劣的影响?考察“习惯”一词的来源可以发现,习惯原本写作“习贯”,指“习于旧贯”。很多人在时间的消磨和制度的制约下,对很多原本不习惯的事物和现象变得“习惯”起来。尤其是对一些长期存在、从来如此的东西,更是不加以思考,不寻求改变。对此,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早就做出了有力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习惯是改变的天敌,是改革的“绊脚石”。习惯是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重要成因。中国教育要走向优质、公平、公正,中国社会要走向和谐、繁荣、稳定,正视、摒弃、革除“习惯”之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选自人民网)(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从“习惯了就好了”这句生活中常听到的话谈起,以“迷魂汤”为喻,形象地暗示了本文论述的观点,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 . 第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由“广西一些贫困山区,中小学生不吃早餐、冬天穿凉鞋”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作者对有关行政部门“习惯之恶”的质问,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 . 第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鲁迅的狂人日记的观点和某些主管部门不作为进行对比,再一次论证了因循习惯的恶果。D . 本文思路清晰,论证有力。首先提出对“习惯了就好了”的质疑,然后深入剖析了形成“习惯”之恶的原因,最后论述了解决“习惯”之恶的重要性。(2)下列事例不属于“习惯之恶”的一项是( A . 北京一名初中学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被骂“多管闲事”。B . 我们有的学生在饭堂就餐后,不听从团委志愿者的提示,餐后的垃圾随地乱丢。C . 有的同学不喝白开水,长期把喝饮料当成生活的标配,结果导致骨质疏松,在一次体育课上受伤骨折。D . 安徽一家医院职工的家被征收,单位下发红头文件,责令其限期搬迁,否则将其停职。(3)面对贫困山区孩子不吃早餐,冬天不穿鞋的“习惯”,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 12. (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由于战马和皇家御马每天都被带到我的跟前,经过时间的考验它们已经不再胆怯,一直走到我的脚边也不会惊吓。我把手放在地下,骑手们就纵马从上面跃过去;其中有一名猎手是皇帝的狩猎队的,骑一匹高大的骏马从我穿着鞋子的脚面跳了过去。这确是惊人的一跳。一天,我有幸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国王大大开心了一回。我请求他吩咐人给我弄几根两英尺长的棍子来,像普通手杖一样粗细的就行。皇帝就命令他负责森林的官员前去照办。第二天清晨,六个伐木工人驾着六辆马车回来了,每辆车都由八匹马拉着。我从车上取下九根木棍并把它们牢牢地插在地上,摆成一个二点五平方英尺的四边形。然后,我又取四根木棍,横绑在四边形的四角,离地高约两英尺。接着我把手帕平铺在九根直立的木棍上并绑紧,四面绷紧就像鼓面一样。那四根横绑的木棍高出手帕约五英寸当作四边的栏杆。这活干完之后,我就请皇帝让一支由二十四人组成的精骑兵上这块平台来操演。皇帝同意了我的这一建议,我就用手将这些马一匹匹拿起来放到手帕上,马上骑着全副武装的军官,准备操练。他们一站整齐就马上分成两队,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一时钝箭齐发,刀剑出鞘,跑的跑,追的追,攻的攻,退的退,总之表现出了我从未见过的严明的军事纪律。由于四根横木的保护,他们没有从平台上跌下来。皇帝高兴至极,命令这个游戏几天内反复表演。竟然有一次他让我把他举到平台上去发号施令。他甚至费尽口舌说动皇后,让我把她连人带轿同时举到平台不到两码的高处,从那里她得以饱览操练的全景。也算我运气好,几次表演都没有什么不幸的事故发生。只有一次,一位队长骑的一匹性情暴烈的马用蹄子乱踢,在手帕上踹出了一个洞,马腿一滑,人仰马翻。但我马上就将人马都救起来了,一手遮住洞,一手像原先送他们上台时那样将人马放回到地上。失足马的左肩押扭伤了,骑手则什么事也没有。我尽量将手帕补好,不过我再也不相信这手帕有多坚牢,能经得起这种危险的游戏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小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 (3)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是格列佛游记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选文或整部小说分析这一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 (1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任务。 柳州,这座西南的老工业城市,在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工业发展稳步推进、旅游市场火热、生态环境舒适柳州正朝着更宜居、宜业、宜人的方向坚实迈进!材料一:柳东新区产业发展情况材料二: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的以侗族过年民俗、农事体验、品农家美食等为特色的文娱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程阳八寨侗族婚俗、布央仙人山的捶糍粑和多耶、坐妹演出、冠洞景区百家宴、丹洲景区寻找好声音等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侗族特色油茶、茶油、侗族腊味、高山红薯、刺绣、侗族手工艺品等成为重要旅游商品。材料三: 为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欢快的吉祥年,全市各景区(点)坚持“民俗+旅游”的思路精心举办极富地方年味的旅游活动,营造春节浓厚氛围,深受游客喜爱。西来寺祈福纳祥、马鞍山登高迎春、鱼峰公园听山歌、环江滨水大道健康长跑,成了广大柳州游客庆祝新春佳节的方式,全市景区热闹非凡,喜气洋洋。(1)我来探究:请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变化,写出你的结论。_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_(2)我来宣传:请根据材料二中介绍的三江特色旅游产品,围绕宣传“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旅游”为主题,写一则广告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20字以内。 (3)我来推荐:你的同学小明想去景区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给他推荐两个景区,并说明推荐理由 景区一: _理由:_景区二:_理由:_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 (2013淄博中考)请从下面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题目一:座右铭,本指古人放到座位右边用于自勉的格言,后泛指人们创作或抄录用于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警句。请以“我的座右铭”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偶像,也可以是心爱的宠物和花草等。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5.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城,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1)从“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做简单赏析。 (2)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B . “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C . 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 . 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思想。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7-1、7-2、7-3、7-4、7-5、8-1、8-2、8-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9-1、9-2、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2-1、12-2、12-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1、13-2、13-3、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