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81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伟大坚强的英雄气魄_;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zh_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时qi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这位长期以来鲜_为人知的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白头吊古风霜里,_。(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6)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清的句子是:_,_。 (8)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右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_”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_”视为千古绝唱。 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 俄而雪骤_东临碣石_相委而去_未若柳絮因风起_4. (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无丝竹之乱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 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C . 苔痕上阶绿/飞来山上千寻塔D . 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2)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孔子的话作结,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含蓄无穷,发人深思B . 文章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是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含蓄地表明自己也有同样的情操。C . 本文的主旨句是“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作结使作者观点具有雄辩的力量。D . 本文借陋室言志,表现“陋室不陋”的主题,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5.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昳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选自国语越语上)(注)栖:退守。昆:兄。种:指文种。进对:进谏。资:积蓄。絺:细葛布。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B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感其诚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C .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 闻达于诸侯D . 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3)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甲)文邹忌和(乙)文文种在进谏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谏。邹忌通过“吾孰与徐公美”一事,启发齐威王意识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批评了勾践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 (1分)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读古诗长知识”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主持人张浩同学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我们读着隽永的诗句路走来。中国诗歌里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A)诗词情结一直埋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拔动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们(B)在诗词中寻找美 , ( )。(A)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的写法是“_”。请仿照(B)句,在括号里补写恰当的句子。_(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个传统节日的名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3)下列对一首七律颔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 。A . 去路远B . 独自归C . 归路远D . 去远路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7. (1分)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或课外阅读的其他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以及阅读价值,根据示例,写一段阅读推荐语。(示例作品除外) 示例:我推荐名著飞向太空港。这部作品记述了中国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美国卫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学习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而且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家国情怀。8. (3分)名著阅读。 _(作者)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9.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日出刘白羽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场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1)你觉得第一段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说出理由。 (2)文章的三,四两段,同第二段中的哪句话有紧密联系? (3)当读者急于想看到日出景象之时,作者偏偏不写日出,却去写日落。这是为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4)刘白羽的日出写得“一波三折”。请你简要分析这一行文特点。 (5)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 (6)以下四个诗句中,哪一项相关诗歌与文章的内容毫无关系?(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 .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D . 不可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0. (16分)阅读那年花开的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那年花开钱海燕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 A 地说。“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 B 地说。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2期,有删改)(1)本文依次填入AB处的词语,最恰当的分别是( ) A . 小心翼翼B . 漫不经心C . 理直气壮D . 吞吞吐吐(2)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3)结合语境,分析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5)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芒鞋”和“料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结尾“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语义双关,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简析。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8年11月2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48岁女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该乘客与司机发生激烈争吵、互殴。司机急打方向,车辆失控后坠入长江。全车15条生命一瞬间被长江水吞噬!此事一出,全国哗然。 重庆公交车坠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评论,观点明确,言之有理,100字左右。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请你以“享受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2-1、2-2、2-3、2-4、2-5、2-6、2-7、2-8、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1、4-1、4-2、4-3、5-1、5-2、5-3、5-4、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1、6-2、6-3、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7-1、8-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9-1、9-2、9-3、9-4、9-5、9-6、10-1、10-2、10-3、10-4、10-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2-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