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155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只是闲聊,大家放轻松,不需如此正襟危坐。B . 她成天长吁短叹的,似乎有诉不尽的烦恼。C . 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虽然不错,但还是相形见绌了。D . 完美主义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诸多运动心理学家也莫衷一是。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B . 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C .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D . 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岐王宅里寻常见,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西施若解倾吴国,_。 (罗隐西施)木兰诗中的“_,_”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_,_。(共工怒触不周山)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展现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4. (6分)选词填空渐近故乡时,天气又_(A阴暗B阴晦C阴冷)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_(A横着B有C躺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A准备B赶忙C迎着)_出来了,接着便(A跑出B飞出C窜出)_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我竟与闰土_(A隔绝B隔离C隔膜)到这地步了。母亲叫闰土坐,他_(A徘徊B犹豫C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座。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_;_。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做什么了呢?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 , 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 , 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 , 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 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注释】邵民瞻:人名。东坡:苏轼的号。五百缗:五百贯钱。倾囊:尽出其所有。偿:偿还。卜:选择。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得日:过了几天。徙倚:走过去斜靠着。何其:多么。老妪:老妇。自若:依然如故。不肖:不成材。诸:相当于“之于”。诀别:分别。宁:难道。徐:慢慢地。售:这里是“买”的意思。券:契据。翌日:次日。索:求取。 直:同“值”,价钱。(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闻妇人哭声极哀_东坡亦为怆然_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_竟不索其直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吾 今 日 迁 徙 来 此 百 年 旧 居 一 旦 诀 别 宁 不 痛 心 此 吾 之 所 以 泣 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由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共有七篇,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是儒家经典之一。C . “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D . 我国古代称三十岁为“而立”,称六十岁为“花甲”,称七十岁为“古稀”。7. (12分)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空桑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灌溉。后游人见桑中反复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曰:“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自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注释】阴:通“荫”。豚:猪。翕赫:显耀而乱纷纷的样子。滂沱:下大雨的样子。此处形容多。斫:砍。(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义。顾见空桑中有土_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_(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锔瓷技艺锔瓷,是指陶瓷器修补技术。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光亮圆润、坚固耐磨,因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但瓷器易碎,且无法通过粘合或捆绑复原。在生活水平底下的年代,市场有碎瓷再生的需求。同时瓷器可制成工艺品,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大器沉雄。这些作品往往出自于大师之手,不可重复,不得再生,只有修补。于是,锔瓷技术便应运而生。锔瓷需要金刚钻,因为瓷器的硬度非常高,其它金属钻头都无法钻孔打眼,所以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锔瓷讲究精工细作。比如紫砂壶的锔补,因为壶壁较薄,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工匠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则事倍功半;用力稍过,壶壁钻透,则前功尽弃。再如形似订书钉的“锔钉”,两只脚打入钉眼时角度要好,否则难看不说,天长日久就走形了。在将碎瓷修补完好的基础上,如何使这些再生之器看得上眼,就要讲点艺术了。因为单纯的修补只是匠活,而修复却不觉丑陋,再生而没有缺憾,就接近艺术了。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器具的装饰,能将镶嵌、锻打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于是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工艺便产生了。“锔合以道”是这项技艺的顶峰,碎瓷的每一条裂纹,每一道缝隙都有它的走势和趋向,工匠的匠心在于通过艺术构思,运用精湛的手艺,在残缺的器物上完成二次创作,此时的作品雅性自然:破碎的纹路或直或斜,亦曲亦直,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若无为,从而达到“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锔瓷技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可见他至少跨越了千年历程。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一份破碎的感情,但社会在前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昔日串街走巷的锔瓷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1)从第段可概括出锔瓷之技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瓷器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器具。B . 除钻石外的其他金属也能用作金刚钻钻头。C . 举修补紫砂壶的例子说明锔瓷是一门艺术。D . 清明上河园可证锔瓷技艺起源于艺术。(3)第段画线部分乃匠心所在,其含义是_。 (4)锔瓷之技有三个境界,可概括为:_。看得上眼,讲点艺术。_。(5)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七十二行当之说,很多行当与陶瓷技艺一样,渐渐消失,例如爆米花、捏泥人、纳鞋底、弹棉花等,请选择一种,简要说说你对技艺的了解。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8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没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轻声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地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儿回。住远一点儿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啊。”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啊。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儿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地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儿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儿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烧一个冬天了。”(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有删改)(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早上: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晚上:_。第二天清早:学生们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虽然嘴上爱抱怨,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的好女人。 (3)文中【B】处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4)请对【A】处画线句作简要点评。 (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2011淄博)作文:成长的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次失败的体验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请以“ 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是少于600字。文体不限。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1、6-2、6-3、6-4、6-5、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8-4、8-5、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