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654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 . 蹒跚(pn) 愧怍(zu ) 吊唁(yn) 罄竹难书(qn)B . 嶙峋(xn) 两栖(x) 老妪(y ) 风雪载途(zi)C . 荒谬(mi)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D . 尴尬(n) 潮汐(x) 伧俗(chn) 在劫难逃(ji)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翻来覆去 获益匪浅 随声附合 仙露琼浆B . 人迹罕至 疲倦不堪 见异思迁 怪诞不经C . 畏罪潜逃 险象叠生 刨根问低 骇人听闻D . 呼朋引伴 各得其所 姿态万千 捻轻怕重3. (2分)下面各句划线词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A . 刘晓娅走起路来抑扬顿挫 , 风风火火的,丝毫不像个女孩子B . 他旁边那个正襟危坐的军官,威严而稳重,但是酒过数巡,这人却渐渐活跃起来C . 三奶奶对亲家老爷说起上海滩,只说那里不比家乡,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D . 老师把这件事交给小刚做,是因为平时他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难道能否认为我们的看法不正确?B . 在旧社会,为了家庭困难,穷人的孩子们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C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他不应该不告诉你。D .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实验课题。5. (2分)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个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不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给他摘。B .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此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歌颂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C . 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D . 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成为梁山第一等好汉。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7分)6. (2分)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指明不当的一项是( )。A .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列数字)B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列数字)C .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作比较)D .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举例子)7. (20分)(2015黑龙江龙东区)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一文,回答第14题。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1)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2)第段主要使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第段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4)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像“正”字计数法这样高大上的发明创造,你还能再举出两个例子吗?8. (20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2)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 _、_ _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9.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知入”与“知出”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4)第段画线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5)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_。(白居易观刈麦) (3)与朱元思书中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地句子是:_,_。 (4)_,_。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把孟浩然的万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坐观垂钓者,惟有羡鱼情。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2016年是农历丙申猴年,班级准备开展以“浅谈中国猴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与。(1)猴年说猴,请你写出三个与猴有关的成语。(2)下面是一幅剪纸作品:一只猴子拿着几个桃子坐在马上飞驰,桃子周围围着几只蜜蜂。这幅剪纸利用谐音,巧妙表达了人们的某种追求,你能说出它的寓意吗?(3)除夕之夜,请你用手机给你喜爱的同学发一条祝福短信。(祝福语中含有“候”字与“猴”字同音、谐音字;不超过25字。)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3.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即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注释】札(zh)录:摘录。笥(s):竹箱。泛滥:指多而杂乱。影响:印象。枵(xi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约:简约,精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录讫朗诵十余遍 _即就壁间所粘录 _稍经时日 _日三五次以为常 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A . 弗之怠B . 至之市C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 . 于厅事之东北角(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乃 取 第 一 日 所 粘 者 收 笥 中(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读书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反对什么,主张什么。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1)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说,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爱谁呢?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以“孝顺”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字数不少于600。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7分)6-1、7-1、7-2、7-3、7-4、8-1、8-2、8-3、8-4、9-1、9-2、9-3、9-4、9-5、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10-4、10-5、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1、12-2、12-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3-1、13-2、13-3、13-4、13-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1、14-2、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