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98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一项是( ) A . 不言而喻 , 在创造的宇宙中,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贝多芬都是灿烂的明星。B . 你别危言耸听 , 他的病情我知道,实际上并不十分严重。C . 见义勇为小英雄一出报告厅,立刻被采访的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D . 这份试卷的第一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2. (2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 A . 吐鲁番盆地B . 四川盆地C . 塔里木盆地D . 柴达木盆地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19分)3. (3分)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微不足道:_若有所失:_大庭广众:_4. (6分)下列句子的语病是什么?在题后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A语序不当 B成分残缺 C句式杂糅D自相矛盾 E搭配不当 F否定不当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_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_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文艺界的印度人士在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_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_经过班主任老师的耐心教育,使王华由落后变先进了。_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在这山冈了。_5. (10分)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下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 (1)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2014义乌市)古诗文名句填空。(1)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为政)(2)_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_ ,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4)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5)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 , _”(黄鹤楼),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乡间风情,诗意醉人。(6)义乌古称乌伤,“乌”是义乌人的文化图腾。古诗文中有很多与乌鸦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 , _。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7. (7分)走进名著。 (1)下面关于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B . 格列佛游记中“绳上跳舞”这种游戏,是在特别重大的节日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皇帝还预备下奖品作为对一些人的特殊恩典。C . 水浒传中涉及鲁达的情节较多,下列事件正确排序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D . 小说童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江姐,近来你好像很忙我早就想找你谈谈。”“今天,我就是专门来听你谈的呀!”江姐温和地笑了。“好吧,”A歇了一下,也笑了。他解释说:“我反正是谈挺进报”江姐宁静地坐着,点点头,“你谈吧。”“我觉得,刻钢板和印刷,由两个人做不太方便,最好把它合起来,给一个人干。”“你早就这样想过吗?”A从这句问话里,感到江姐对这个建议很有兴趣,他心里很是高兴。这个想法,在A的脑子里,已经酝酿了好久。以上语段中的A是谁?他(A)认为“刻钢板和印刷”最好给一个人干,有哪些理由?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觅”字很传神,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B .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班超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C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未”三个三字句,形成排比,步步紧逼,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作者“敌人未灭,两鬓已苍”的沉痛感情,越转越深。D . 这首词在结构上进行今昔对比,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答题。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加线的词语。虽有佳肴( ) 不知其旨也( )教然后知困( )学学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节拍。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中心句子是_读了本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0. (20分)(一)黎明,一缕晨曦透过窗子,用无数纤指拂醒四壁.我在阳光的抚摩下醒来,于是,一个翻身又撒出一串鸟的欢鸣。这世界真美好。一天,不,是一年、一生,就这样开始了。这是阳光的恩赐。阳光真好。所有的门窗都已经打开,阳光占据了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我把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打开,让阳光进入。阳光穿透了我,心被阳光俘虏了,于是心情也变得阳光了。阳光给我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流动的柔和,无波的宁静。当阳光牵着宁静,走着猫步来到我的房间,我浮躁的心被阳光抚平了。沐浴着阳光,我想起了圣经中对阳光单纯至极的描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仿佛一降临人间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世上。”是的,有了阳光就够了。仁慈的阳光每日每夜都在关爱着我们。即使星辰闪烁、月色朦胧,即使大雪纷飞、阴雨绵绵,阳光从来没有停止过普照我们。它把光芒藏在星辰和月华中送给我们,它把光芒藏在雪花和雨珠中送给我们。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感受到它呢?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为之感恩呢?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让人们贪婪的攫取,但却无法占有。阳光是一朵美轮美奂的花儿,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先帝圣哲,还是凡夫俗子,它都不会只为你一个人绽放。阳光普照下的生活明净温暖,阳光普照下的生命灿烂如歌。在阳光下徜徉,捡拾关于阳光的碎片。冬天的阳光从云隙间筛下来,碎碎的、纯纯的,仿佛一伸手就能捧满满的一把。阳光洒落时,我们常常忘却冬天,温暖的阳光浅吟歌唱,和着生命的律动。“来!晒晒太阳!”在乡村,阳光最多的地方,聚集的人们也最多。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围墙,青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着什么。那是一块阳光照耀最多的地方。人们一边在阳光的温泉里沐浴,一边在阳光的河流里打捞明灭的往事。窃窃私语,谈一些奇奇怪怪咸咸淡淡的故事;交头接耳,谁家今年的收成最好,谁家的孩子谋取了显赫一家一族的荣耀在这块离太阳最近最温暖的地方,人们饱餐着阳光的盛宴,把阳光紧紧地捂在怀里。即使有贫穷和黑暗,也会被阳光驱赶的一干二净。春天的阳光是彩色的,他濡染花朵,花儿姹紫嫣红;它润湿草儿,草儿一派绿色。夏天的阳光热烈坦荡,它慷慨资助花木,使它们蓬勃热烈地生长。秋天的阳光酿制出万种美味,清芬迷漫于空气之中,闻之则嗅到世界的馨香;甜蜜蕴涵于百果之内,品之则尝出人间滋味。阳光每天都在给我们输血,每天都在给我们补充营养。阳光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指向。随风蹁跹的落叶,纷纷飘舞的雪花,栖于花瓣上的蝴蝶都是阳光送来的请柬。捡拾阳光的请柬,用一页页的阳光装订我的岁月。(捡拾阳光的请柬)(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1)当阳光牵着宁静,走着猫步来到我的房间,我浮躁的心被阳光抚平了。(2)在这块离太阳最近最温暖的地方,人们饱餐着阳光的盛宴,把阳光紧紧地捂在怀里。(2)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阳光具有哪些特点?(3)文中第四段有讲到在乡村,人们在阳光下谈故事,这一小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里提到“捡拾阳光的请柬”,什么是阳光的请柬?结合你的生活感悟,思考怎样才能捡拾到阳光的请柬。11. (16分)阅读贾平凹的天上的星星,完成下面小题。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了呢。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月亮出来了嘛。”我说。“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1)理清选文思路,将情节的发展与“我们”心理的变化按顺序填在下面表格中。情节的发展心理的变化发现星星前,被大人呵斥,面对昏亮的天空郁闷伤心发现满天的星星,数星星_大吃一惊,闷闷不得其解联想到或发现月亮像天上的大人_想办法帮助星星(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品味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我们渴望大人理解和尊重,富有好奇心,充满童真,心地善良。B . 文章以“星星”为线索,行文的思路是发现星星、看星星、议星星、捞星星、藏星星。C . 文章开头写大人和孩子的关系,既暗示了主题,表明大人对孩子们的爱都是虚假的,又引出下文对星星和月亮关系的思考。D . 文章借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表现了我们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希望大人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的主题。(4)请将下列文段与天上的星星一文进行比较,分析所描写的月亮内涵的不同以及奶奶与文中大人形象的不同。链接: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月迹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在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但依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会采取什么行动,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抑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19分)3-1、4-1、5-1、5-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1、6-2、6-3、6-4、6-5、6-6、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7-1、7-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1、9-2、9-3、9-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2-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