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99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3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纶之乐 如座针毡 遍稽群藉 浩瀚无垠B . 一泻千里 遮天蔽日 睡眼惺松 周道如底C . 芒刺在背 引颈受戳 通霄达旦 引人暇想D . 断壁残垣 怡然自得 万恶不赦 袅袅烟云2. (2分)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 . 少。例:陶后鲜有闻B . 新鲜。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 ) A . 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B . 如果。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 A . 仔细。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 . 谁。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A . 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 . 有时。例:或置酒而招之3. (2分)(2012枣庄)“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诗句中的“母亲”原是名词,用副词“最”字修饰后变成了形容词,下列划线的词语,哪一项用法与此相同?( )A . 他很宝贝自己的衣服B . 班长的行为十分商人 C .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D . 我对他的印象好好不深刻 4. (2分)下面这句话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B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C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D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月考,使我认识到我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B . 学习态度是否踏实,是我们成绩提高的前提。C . 我校进行了消防演练,增强了我们的安全防范。D .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的说,都有自学意识。6. (11分)文学常识填空。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_,_(朝代)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7. (15分) 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7)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 (2分)阅读相关资料,仿照下列例句表达你对苏州市镇湖镇某个方面的观感。【资料链接】镇湖半岛的湖岸一带基本都是生态湿地,有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半岛北侧的弧形湖湾长约5公里,湖水清澈,风光秀美,是天然泳场,也是避暑佳处。湖中的小连山(岛)、大小贡山(岛)、乌龟山(五指山岛),是休养胜地。该镇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传统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据“百度百科”整合)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9.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横无际涯 际涯:_朝晖夕阴 晖:_日出而林霏开 霏:_佳木秀而繁阴 秀:_(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前人之述备矣B . 览物之情C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 . 属予作文以记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 【甲】_;【乙】_(5)【甲】文写登楼所见,【乙】文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10. (13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1)请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尝趋百里外 趋:_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材:_(2)翻译下列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吾资之昏不逮人也。(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4)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 (5)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38分)1-1、2-1、2-2、2-3、2-4、3-1、4-1、5-1、6-1、7-1、7-2、7-3、7-4、7-5、7-6、7-7、8-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