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99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shn h_珠攒_成的小球。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2分)2. (12分)古诗文默写。 (1)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 (2)子曰:“智者不惑,_,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_,_”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4)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5)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_,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6)_,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7)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3. (3分)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但微颔之_惟吾德馨_亭亭净植_4. (22分)阅读赵普,根据要求作答。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 , 虽多忌克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他日补缀旧纸碎裂奏牍掷地(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读之竟日家人发箧视之颜色不变太祖乃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4)简要说说文章写了赵普哪两件事。(5)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5. (2分)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菊花与梅花、兰花、竹并称“四君子”它们是中国人感物抒怀的对象。下面四句诗就是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写的请找出描写菊花的诗句。( )A .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B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C .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D .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 (7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甲】“简爱!简爱!”他只知道叫唤着。“我亲爱的主人,”我回答说,“我是简爱,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回到你身边来了。”“真的是吗?真的是有血有肉的简?我那活生生的简?”“你已摸到了我,先生你正搂着我,而且搂得紧紧的。我可不是像尸体那样冰冷,也不像空气那样虚无缥缈,是不是?”“我活生生的宝贝!这的确是她的四肢,这的确是她的五官。不过我受了那么多苦以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幸福了。这是梦。是我夜里常做的那种梦,我梦见像现在这样又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吻她我觉得她是爱我的,相信她绝不会离开我。”“从今天起,先生,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了。”(选自简爱,商务印书馆,宋兆霖译)【乙】“简爱!简爱!”罗切斯特激动得只能说出这几个字。“罗切斯特,我是简爱,我回来了!”“我不是又在做梦吧?我做过很多这样的梦,梦见我的简回到我的身边。可是醒来后,她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她不会再消失了吧?”“不会了,先生,我要永远留在你身边,从今天起。”(选自简爱,吉林文史出版社,李勋译写)(1)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她经历了很多事。下面时间不发生在这一期间的一项是( )A . 被舅妈关进红房子B . 三天流浪和挨饿C . 获得叔叔的遗产D . 拒绝圣约翰的求婚(2)甲文选自全译本,乙文选自缩写本。请对比分析两端文字,并结合你对简爱整本书的理解,阐述全译本好在哪里。200字左右。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写作顺序?有何作用?(3)文章第一,二两段反复写到母亲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为什么?(4)第三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5)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着重写北海的菊花?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怀疑与学问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於何书?最先见于何书?书是何时人著的?书是何时人着的?著者何以知道?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麼科学根据?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对於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对於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於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於流俗传说,就是对於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4)“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2分)9. (22分)诗歌阅读。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 , 题目可以理解为_。(2)解释划线的字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3)本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怀呢?(4)从一,二句中,你能看出诗人是怎样的人?(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目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不超过100字。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叙事完整,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1-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2分)2-1、2-2、2-3、2-4、2-5、2-6、2-7、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3-1、4-1、4-2、4-3、4-4、4-5、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1、6-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7-1、7-2、7-3、7-4、7-5、8-1、8-2、8-3、8-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2分)9-1、9-2、9-3、9-4、9-5、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