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85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邂逅(hu) 粗糙(co) 笼(ln)罩 潜(qin)移默化B . 蠕(r)动 创(chun)伤 筵(yn)席 改弦(xin)更张C . 阴霾(mi) 伉(kn)俪 饿殍(pio) 忍俊不禁(jn)D . 渐(jin)染 谲(j)诈 伫(ch)立 妍媸(ch)毕露2.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在经济利益面前不要鼠目寸光 , 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毁了生态环境。B . 新的作家和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C . 我们坐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 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D . 无论是令人胆寒的险峻高山,还是清澈透明的如镜湖水,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B . 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C .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D .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是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B .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C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D .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5.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B .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C . 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D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等。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f y_你。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y yu_。只剩下一口气的狼的胃里,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就是这样chu mo qi c_。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 s hn li_的。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默写古诗文。_,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晓战随金鼓,_。(塞下曲六首)_,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_,君子好逑。(关雎)寡助之至,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法不阿贵,_。(韩非子)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_,志在千里。(龟虽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年份国民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阅读量(本)人均电子阅读量(本)2013年5785017634562482014年580581786477322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国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国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边是格致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四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3)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2)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 (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作答。【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来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怀民亦未寝 (2)下列与例句“潭西南而望”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默而识之B . 辇而致之C . 人不知而不愠D . 尽力而为(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甲】文中实写游鱼,实际上是从侧面写出了潭水 的特点。【乙】文紧扣“夜游”结构全文。全篇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 ;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两人夜游的 , 为写景作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借景抒怀。(5)柳宗元和苏轼在写作以上选文时,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抒发愤懑,但当时的心境却有所不同,请试作比较分析。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1. (4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刘毅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选文有删改)(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4)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5)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6)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7)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8)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山野中,那蓬苇草苇草在深秋的原野上,悠然而淡泊。第一次看到苇草是到乡下去看外婆。外婆作为我人生理想的启蒙者,就像山间的茅舍和青石板小路一样,使我感到持久的宁静和亲切。很小的时候,我就依偎在外婆的臂膀里,听她讲述聊斋和许多关于仙女侠客的故事。那是山间静寂的夜晚,一盏煤油灯在外婆饱经世间沧桑的脸庞上闪动;外婆倚在床头,一边吧嗒着叶子烟,一边向我讲神仙鬼怪,我就在外婆娓娓动听的叙述中进入了童年的甜梦。我是和外婆一起去田野中采摘名叫侧耳根的野菜时见到苇草的,不过当时是燠热的夏天。苇草就长在池塘四周的塘坎上。池塘背后便是一座长满了青杠和灌木的小山丘,里间有甲虫、蜗牛、蟋蟀等让我极感兴趣的昆虫,每年春夏长满了各类野生菌,当然树林里也有毒蛇出入,所以那山丘于我一直是一个大神秘。外婆是小脚,属于严格意义的三寸金莲。苇草在夏天油绿而蓬勃,其叶刚劲如矢。外婆放下菜篮,拆下一根苇叶,沿苇叶茎撕开两条小口,然后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右手用力拉开茎两边的叶脉,茎便像箭矢般射向了天空。玩苇叶是我幼年最感快意的游戏。较之于外婆为我捕捉的蟋蟀和蚱蜢,更富于刺激因在拉开叶脉时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记得外婆第一次向我示范射苇叶时,脸上漾起了年轻的笑容,很慈祥亦很忘我。外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人,对晚辈严谨而宽容。外婆所养老母鸡下的蛋除了换取家里必备的油盐,基本上全属于我了。尽管外婆的肺气肿极需营养,但她却从来就不舍不得自己吃。那时侯,农民难足温饱,日子很紧巴。打谷子季节我便跟在拌桶后面拾稻穗。黄昏,外婆便在低矮的屋檐下为我磨米做煎饼。外婆的煎饼只须少许几滴茶油,但总是香喷喷的。每当我和邻家小伙伴从高梁地汗涔涔回家时,外婆的煎饼已晾放在桌上了。外婆的纺车响在乡村宁静的长夜里。那单调绵长的纺线声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期的梦境。很多很多年以后,那古老的纺车在故乡的油灯下永远消失了但每次在静夜里听到鸡鸣犬吠,我就会不自觉地要去捕捉那悠远动听的纺车声。那是一首神秘而古朴的谣曲,弹拨着外婆和她的同辈辛勤艰苦的命运,美丽而必然的结局于现代文明的进程里。简易公路修到了外婆家门前。不久,外婆的一只老母鸡被汽车辗死了。她看见我舅舅把压碎了翅膀的老母鸡拣回来炖在锅里。那个晚上一家人显得很阴惨,外婆呆坐在饭桌上眼睛红红的,压根儿就没运过筷子。老母鸡的惨死使她伤心。我至今也领悟不到外婆对一只鸡的死为何表现出那样深郁的辛酸。不过那是一只被外婆唤来呼去,“咯咯咯”叫嚷不停老爱在外婆被窝里下蛋的老母鸡。那天的外婆很苍老,整个身体缩得极小,并且异常的不读小说不纺棉花便上床了。也许因为外婆内心很孤独对生命格外怜惜!外婆狠狠揍我是因为我偷摘了邻家玉米地的几支玉米。黄荆树在川南地区遍地皆是。外婆揍我的用的就是流着绿脂的荆条。外婆说:“做人要干净,偷鸡摸狗的事千万做不得。”外婆在我屁股抽打出的红痕上,像火像激情,至今仍燃在我心灵里。外婆在我5岁时就去世了。我守在外婆身边,听她讲完一生中最后一个故事。出殡的细节已不记得。舅舅们紧随在柏木棺材后面,头上包着白布和几丝苎麻。苇花已开了,那份黯然那份苍凉,在风中飘摇。太阳依然在山凹里悠闲地照着。外婆就葬在那蓬苇草旁。(1)请分条概括文中所写的有关外婆的事情。(2)文章第自然段中外婆为一只被碾死的老母鸡流泪,第自然段中却“在我屁股抽打出红痕”是否矛盾,为什么?(3)从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第自然的划线句。(4)文章标题如改为我的外婆肯定不如原标题山野中,那蓬苇草好,请说说原标题好在哪里?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最活跃,感觉最灵敏,身体最好动,想象最丰富的年龄段,让一切充满活色鲜香似乎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但现实背景下,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剩的营养搭配,过多的感官刺激,常常也令大家感到疲惫和厌倦,每当这种时候,如果大家能够忙里偷闲,搁下你的书本;快中求慢,减缓你的脚步;闹里取静,放松你的身体;苦中求乐,转移你的视线或许你会发现那课间的一次走神,那午后的一会小憩,那家中的片刻独处,甚至于一顿野蔬,一次漫步,一个凝望,都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欢。请以“清欢一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7-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1、10-2、10-3、10-4、10-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1-5、答案:略11-6、答案:略11-7、答案:略11-8、答案:略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