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53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扬州市中学生诗词大赛”前夕,语文老师津津乐道地给同学们讲解着诗词的魅力。B . 我们永远支持中国足球队,无论输赢,既然爱了,永远不离不弃,相敬如宾。C . 歌手李健被誉为“音乐诗人”,他深情细腻的演唱与画面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相得益彰。D . 节假日期间,扬州科技馆免费开放,家长带着孩子趋之若鹜 , 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愉悦。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B . 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C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D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根据提示默写。(1)刘禹锡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鹤冲云霄景象的句子:_ , _。(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_ , 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4.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u hi_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 li_着y dn_和压抑。(3)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q y_。(4)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jn _思想的囚牢。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1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闻其贤而辟之_当之郡_何谓无知_故旧长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7.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 , 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壮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注】纪纲:指州郡官员。处仲:王敦的字。平子:王澄的字。疢(chn):病。(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重其忠亮 重:敬重B . 事觉,来谢 谢:感谢C . 种菜自赡 赡:供养D . 以强陵弱 陵:欺侮(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宗庾廞尝因酒忤澄 因遣掐其鼻B . 汝辈何敢妄动 卿欲何言C . 乃留屯沌口 乃逆折舒D . 古之狂也直 舜置敢谏之鼓(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B . 郭舒认为,自己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C . 郭舒在王澄的手下曾先后担任领军校尉、别驾、顺阳太守;后来又受到王敦的征召,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及武昌太守等职。D . 王敦的手下强占了武昌百姓的菜地,引起百姓的不满,后来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土地,人们知道原委后,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8.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搭桥市幼儿园举办搭积木比赛,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既然是比赛,就得隆重点不是。怎样才能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好在不难,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园长曾经是台长的同桌,是台长想把她头发盘起的同桌。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一指地面,“三座桥!”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两指长呢。“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建筑工人。”“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 , 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有雨下来,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的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那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这个吗?”小男孩沉吟片刻,“我们对门邻居家的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心脏上。”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得莫名其妙,说:“阿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小,这座桥搭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里更疼呀?”“不,不会的。”主持人再也忍不住了,泪花溅落开来。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发现了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小男孩还小,他当时没听见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搭桥”的含义。 (2)“叽叽喳喳地议沦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句中的“有板有眼”一词说明了什么? (3)“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作者这样写主持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有何感悟。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老海棠树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她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了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沿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外地。那时奶奶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爷爷在旧社会是个地主,奶奶的成分也就随了爷爷算地主。文化大革命时,有人说爷爷在旧社会剥削农民,说奶奶是“吃了那么多年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这话让她独自愁叹,这话让她几十年的苦熬忽然间变成屈辱。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她一定会有一天自食其力的。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这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和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地主帽子?”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在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之中。(作者:史铁生有删改)(1)从对奶奶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奶奶是怎样的一个人?(2)仔细阅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分别表现了祖孙二人怎样的内心活动?“我”的内心活动:_奶奶的内心活动:_(3)文中多次提到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在“张望”着什么?(4)结尾的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对奶奶在老海棠树下“张望”的理解过程。(字数在120之内)10.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狮子和老鼠( 伊索寓言)有一天,一头大狮子在太阳下睡觉。一只小老鼠经过时碰到了它的爪子,把它惊醒了。大狮子张嘴准备吃它,小老鼠哭道:“哦,别吃我,请让我走吧,先生!有一天也许我会报答你的。”狮子在心里冷笑,小小的老鼠怎么可能帮自己呢?但它是一只好心肠的狮子,就把老鼠放走了。不久以后,狮子被一张网网住了。它使出全身力气使劲挣扎,但网太结实了,它大声吼叫,小老鼠听到了它的吼声,就跑了过去。“别动,亲爱的狮子,我来帮你。我会把绳子咬断的。”老鼠用它尖锐的小牙齿咬断了网上的绳子,狮子从网里挣脱了出来。“上次你还耻笑我呢!”老鼠说,“你觉得我太小了,没法为你做什么事。但你看,一只可怜的小老鼠救了你的性命。”(1)文中的老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请作简要分析。(2)仔细阅读上面的寓言,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题目:那一股暖流 要求: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试卷内的内容。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1、3-2、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4-1、4-2、4-3、4-4、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6-3、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8-1、8-2、8-3、8-4、8-5、9-1、9-2、9-3、9-4、9-5、10-1、10-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