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66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 (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达旦地读下去。这种读书的(sh)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书本要我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人云亦云,要脚踏实地,要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书本也陶(y)了我的精神。(节选自叶辛书将伴我走向未来)(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y_好陶_(2)根据语境给处选择正确的字( ) A . 霄B . 宵(3)划线字“阿”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默写填空。 (1)深林人不知,_。 (2)_,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_。 (4)杨花榆荚无才思,_。 (5)念天地之悠悠,_! (6)_,一览众山小。 (7)不畏浮云遮望眼,_。 (8)山重水复疑无路,_。 (9)_,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3.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然胡不已乎(公输)_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年且九十(愚公移山)_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4.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B . 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D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不知马也B .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 . 腰白玉之环 走送之D . 以中有足乐者 策之不以其道(3)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决定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不是学习条件,而是自己的勤奋努力。B . 作者对后生不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尝稍降辞色”,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难能可贵的。C . 作者写同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要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 . 作者自述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是要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5. (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不巧的是,这时月亮也落了,我们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等天亮再想办法了。这样一来,我们能否得救,就全凭操纵这条船的那些神秘舵手的兴致了,如果他们想潜入海底,那我们便一命呜呼了!只要他们不往水下潜去,我们就有办法和里边的人取得联系。因为,如果他们自己无法制造空气,就必须时不时地浮出水面,以补充他们所必需的氧气。所以,就必须有个通气孔使船只内部和外面的大气连接起来。至于盼望法拉格特舰长前来救援的想法,必须彻底放弃。我们被带往西边,时速不算快,估计每小时有十二海里。螺旋桨极有规律地拍击着海水,不时地露出水面,把粼光闪烁的水花溅得高高的。将近凌晨四点,船的速度在加快。海浪迎面扑来,像鞭子似的抽在身上,打得我们晕头转向。幸好,内德摸着了一个固定在钢板船脊上部的系缆环,我们便紧紧地抓牢了它。长夜终于过去。我记忆零乱,无法将这一夜的情况完全地记述下来。我只记住了一个情节:当海上风平浪静时,我曾数次听到模模糊糊的声音,仿佛来自远方又转瞬即逝,却又悦耳动听。世人一直寻求答案而至今仍一无所知的这种海底航行的秘密,究竟是个什么秘密呢?生活在这条怪艇里的都是些什么生物呀?又是什么样的机械使这只艇航行得如此神速呢?天亮了。晨雾笼罩着大海,但很快就消散了。当我们正要研究像个平台似的船顶部的船壳时,我突然觉得它在渐渐地往下沉去。【乙】这个采珠人并没发现我们。他的视线被岩石的阴影遮挡住了。再说,这个可怜的采珠人又怎么会想到我们这些同他一样的人类,会在一边躲着,窥视他采珠,一点细节都不放过呢!他多次这么潜下去又浮上来。每次捞着的珠母顶多十来个,因为珠母都牢牢地吸附在礁石上,把它们从那上面利落,非常费事。可他冒着生命危险捞上来的牡蛎,究竟有多少是里面长着珍珠的呢!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采珠人的动作有板有眼。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出现什么险情。我渐渐地已经熟悉了这套采珠情景。可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看到那个印度人或黑人,刚一跪倒,立刻像是受到什么惊吓似的,慌急慌忙地站立起来,往水面猛蹿。我知道他因何如此恐惧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在那不幸的采珠人的上方。这是一条个头很大的鲨鱼,它斜向冲了过来,虎视眈眈,目露凶光,血盆大口张开着!我吓得呆立不动,发不出声来。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没让鯊鱼咬着,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鯊鱼尾巴当胸扫了个正着,倒在地上。这个场面也就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游回来,翻了个身。准备把那印度人咬成两段。说时迟那时快,我觉得蹲在我身边的他噌地站起来,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大鲨鱼正要咬不幸的采珠人时,发现这个新对手,于是又翻身过去,迅速朝对手扑去。他俯下身去,以令人赞叹的沉着和冷静,等着那可怕的鲨鱼;鲨鱼扑过来,船长灵巧地一闪,躲过冲击,却把匕首插进鲨鱼肚子。鲨鱼吼了起来!血从它的伤口突突往外冒,海水颜色渐渐变红。他紧紧抓住鲨鱼的一个鰭,接着一刀一刀往它肚子上戳,但一直没能给它致命一击。鲨鱼挣扎着,怒气冲冲地搅动着海水,搅起来的漩涡差点儿把我冲到。我真想过去助他一臂之力,可是我像被恐惧钉在了那里一样,一步也迈不动。(1)文段【甲】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我们”掉落到海水里?文段【乙】中,船长与鲨鱼搏斗的结局如何?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段【乙】中提到的这艘怪船的主人是谁?请你结合选段相关情节概括这一人物形象。 (3)海底两万里与西游记都是充满想象的作品,请结合文段(A)的内容,说说两部作品的想象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朱金平“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冈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的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l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到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离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怎么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B .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C .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是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是略写。D .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一句中,划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到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一句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7.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城信步李剑锋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1)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丽江古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介绍。 (2)“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联系全文看,“别具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品味分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4)作者在第段说“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用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注】桁:通作“行”。一桁,一带、一列。壮气:暗用丰城剑气,见晋书张华传,蒿菜:野草。(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终日谁来”,自己今为阶下囚,整日无人来访,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下片金剑、壮气连用,既写出了李煜对亡国的无奈,又写出了内心的不甘。“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得明净、开阔。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2)“秋风庭院藓侵阶”与刘禹餳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都描写了苔藓爬上台阶之景,但两句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9. (1分)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某班的防溺水倡议书,完成下面任务。防溺水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就要开始了, :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泳池游泳;不到不熟悉和陌生的水域游泳或戏水,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戏水;为避免因擅自下水施救而导致的溺水身亡事故不再发生。最后,我们呼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二一二年六月十一日九(1)班班委会(1)在横线处补上一句引言,以说明制定此倡议书目的、意义:_。 (2)此倡议书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给出修改意见。 第一处:_第二处:_(3)第二条倡议画线处语句重复啰嗦,改为:_。 第三条倡议否定不当,可以删去“_”一词。(4)文博准备周末参加防溺水宣传活动,妈妈认为活动耽误学习,且防溺水宣传是学校和大人的事。如果你是文博,你准备怎样和妈妈说?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2-6、2-7、2-8、2-9、2-10、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3-1、4-1、4-2、4-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5-1、5-2、5-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6-1、6-2、6-3、6-4、6-5、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9-1、9-2、9-3、9-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