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12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仓皇 怅惘 凭心而论 九宵云外B . 祖籍 潮迅 霹头盖脸 水泄不通C . 揭幕 抱歉 略胜一筹 光彩熠熠D . 笼罩 签订 震奋人心 碌碌无为2. (2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B .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C .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D .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B .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C . 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仪式。D . 国家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树立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4. (2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朦胧派”较出名的诗人还有:北岛、顾城等。B . 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观点,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C .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D . 词又称“长短句”,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极盛于宋代。5. (2分)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B .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著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C .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宣扬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D .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6. (8分)根据提示填空。(1)_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予独爱莲之_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4)_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 , _”。(6)请你写出古诗文中表达爱国情怀的连续的两个句子“_ , _”。(课内外均可)7. (5分)作文。“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请以:“晒出我的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8. (4分)根据拼音写出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他并不jd_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shnsu_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rjizh_的人物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fntinyng_ ,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9. (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蓝色的还是带条的俄格里高利戈林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去年秋天,单位派我来莫斯科出差。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前,看见那儿正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我很高兴,猜想那儿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只要一排队,那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信那儿现在正卖的东西肯定难得一见,因为队伍非常长,从街上就开始了,然后又沿着一楼的楼梯往上排,都看不见尽头。我急忙朝队尾走了过去,问边上的一个女人:“谁是最后一位?”那个女人回答:“我是最后一个。”我又问:“这儿卖什么呢?”那个女人说:“到底卖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是有人出来说,后来的就不要再排了,已经没有这么多了。”可我还不死心:“那他们卖的那个东西多少钱啊?”那个女人如实相告:“20个卢布。”我一听很高兴:“价格还行,就排一会吧。”我站在队尾耐心地等待着。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站在我的后面。现在我站在队伍中间,感觉舒服多了,因为后面有人给我挡风了。我就这样一直在队伍中排着。只是我心里没底,不知道大家在这儿到底排什么呢?我找机会问了几次周围的人,这儿到底卖什么呢?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没人回答我。一半是跟我一样,不知道;另一半是知道却不说,故意让我们这些不知道的着急。那我也还是不想走开。突然,上面闪出一个售货员大声说:“大家听清了:只剩下15号的和16号的了!”说完,她转身就回去了。人群里一阵骚动。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不知道剩下的这两个号是不是合适。不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想,办法总是有的。要是小,就撑大点儿,要是大,就改小点儿。要是用电的东西,我们就安个变压器。不管怎么说,我是等定了。一个小时后,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说,这个东西也可以去一个什么三号柜台买,不用排队。既然不用排队,那就挤吧。于是众人蜂拥而上,把我夹在了中间,我被连推带拥地挤到了三号柜台前。一个女售货员朝我大喊:“你要什么?”我喘着粗气说:“就要你现在卖的这个东西!”她一听更火了:“我是问你要蓝色的还是要带条的?”我不得不央告她说:“求求你了,你先给我看看什么样吧。”可她真不给面子:“你想的倒美!这都包着呢!”我已无可奈何:“那就蓝色的和带条的各来一个吧。”我交了钱,抱着两个盒子又开始往出口挤。感觉一个盒子重一点儿,一个盒子轻一点儿,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晃动周围的人还在挤来挤去,推推搡搡,一不留神就得被挤倒。突然一个乌兹别克老头拦住了我的去路:“好孩子,你卖给我一个吧。就为这个东西我这都是第四次来莫斯科了!”我说:“老爷爷,也许我能卖给你一个,只是你得先告诉我,我买的这是什么东西。”可老头的回答让我大失所望:“这个东西用俄语我不会说,用乌兹别克语译不过来。”我只好对老头说:“那你还是自己去挤吧。这个东西我自己也需要。”老头还想和我商量。我为了躲开老头,往旁边一侧身,结果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从楼梯上滚了下去第二天我在医院里醒过来后,马上问值班护士:“护士,我的东西呢?”“什么东西?”护士问。“就是我买的那两个东西。”“你买了两个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我说,“我也说不清楚。”“那你什么时候想起来,我们什么时候让你出院。”(选自中外文摘2014年第22期)(1)请按照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情节变化“我”的心情_高兴好奇听说剩下不多了还不死心听说卖得只剩下15、16号了_无可奈何老头也没办法告诉我买的是什么大失所望(2)请完成下面表格中的提问式批注。我急忙朝队尾走了过去,问边上的一个女人:“谁是最后一位?” 那个女人回答:“我是最后一个。” 我又问:“这儿卖什么呢?”提问:两个问句的顺序为什么不颠倒一下?你的批注:_.(3)小说设置“乌兹别克老头”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边这张知识卡片。你认为本文是不是一篇讽刺小说?写出的你的观点并作简要阐析。10. (20分)阅读希下文,回答问题灯笼朱成玉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本文以“灯笼”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4)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6分)11. (1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寨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归雁入胡天。_,长河落日圆。_,都护在燕然(1)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 .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 .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 .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5)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 .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 .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人不知而不愠_ 不亦说乎_人不堪其忧_ 饭疏食饮水_(2)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B .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人不知而不愠 五十而知天命D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亦在其中矣(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6-1、答案:略6-2、答案:略6-3、答案:略6-4、答案:略6-5、答案:略6-6、答案:略7-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8-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9-1、9-2、9-3、9-4、10-1、10-2、10-3、10-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6分)11-1、11-2、11-3、11-4、11-5、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1、12-2、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