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13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妖娆 (ro) 襁褓 (qin bo ) 田圃 (p) 喑哑(n)B . 禁固 (g) 油膏 (go ) 亵渎 (d) 骈进 (pin)C . 强聒 (gu) 旁骛 (w) 陨落 (yn) 灵柩 (ji)D . 弥留 (m) 恪尽职守 (g) 灰烬 (jn) 谀词 (y)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 , 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B . 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 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C . 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 , 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D .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3. (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拟人)B .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反语)C .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比喻)D . 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设问)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娘娘。B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弼马温齐天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C . 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比如,白骨夫人多次变化,均被悟空一一识破。D . 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5. (2分)综合性学习。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书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评语。(提示: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水浒:_骆驼祥子:_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到乡翻是烂柯人。 (2)长风破浪会有时,_。 (3)桃花源记中指老人和孩子的成语是_。 (4)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自缘身在最高层”。 (5)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_。”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塞下曲一诗,回答问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描绘出了怎样的情景?有何表达效果?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下面题目。一 碗 米 粉徐全庆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摘自天池小小说)(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有什么作用?(3)读完全文,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这位父亲在时隔十五年后还专程赶到桂林,就为了还一碗米粉钱,你认为有必要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第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十二月,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入壁;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乘其骏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郎中骑杨喜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有删节)【注释】舣(y)船:停船。(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溃围南出驰走 _然今卒困于此 _非战之罪也 _汉军皆披靡 _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_(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以为死,或以为亡B . 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C . 籍独不愧于心乎/苟全性命于乱世D .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4)这段文字写了“垓下之围”的故事,其中的项羽有哪些特点?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再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请以“忍不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忍不住”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感情真挚,不得抄袭。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5-1、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6-1、6-2、6-3、6-4、6-5、6-6、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1、8-2、8-3、8-4、9-1、9-2、9-3、9-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10-2、10-3、10-4、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