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650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悲痛愤怒)B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形容程度深或思想感情不外露)C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温和柔顺)D .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B . 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 . 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D .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晏殊浣溪沙) (5)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6)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7)_,贫贱不能移,_。(孟子富贵不能淫) (8)韩愈直接痛斥食马者愚蠢做法的句子是:_,_,_。(韩愈马说)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划线字注音。 阅读,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守一方(jng)_土而存在;悦读,能拂拭我们的心尘,让我们静享清风朗月相伴的(qi)_意生活;越读,能让我们在跨时空邂逅_(Ahu Bgu)古今圣贤时,汲_(Ax Bj)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天空高远深邃,是因为它宽容每一朵云彩,无论其淡浓;海洋浩瀚无涯,是因为它宽容每一滴水珠,无论其清浊; , ,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世间美景,宽容造就自然之理。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6.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 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注】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竟不可得 竟然B . 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C . 佯败走 假装D . 而绝其粮道 截断(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山门圮于河 介词,在B . 如其言 代词,他(的)C . 以天下莫能当 连词,因而D . 而括易言之 连词,表转折(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 .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C . 【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D . 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冷泉亭记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 , 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 , 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注】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蠲(jun):消除。析酲(chn):解酒,使头脑清醒。狎(xi):亲昵,亲近。矧(shn):况且。(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灵隐寺为尤/林壑尤美B . 地搜胜概/予观夫巴陵胜状C . 可濯足于床下/濯清涟而不妖D . 见辄除去/饮少辄醉(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坐 而 玩 之 者 可 濯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3)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这两种乐相同吗?请你结合文段和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8. (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筋骨梅万林所谓筋骨,包括筋肉和骨头两个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筋骨,或者筋骨软弱,即使长再多的肌肉,也终究寸步难行,甚至连独立支撑也很勉强。如果某人被骂作没有骨头,那便是他的奇耻大辱了。因此,筋骨之重要,不仅关乎一个人的生存与否,而且更关乎一个人的生存要义。所以,在古人眼里,一个能担当大义的人,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口必是劳其筋骨。这里,筋骨早已超出了身体本身的含义,而上升到了人生乃至境界的层面。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我看来,这里的“文”,不仅指文采,而且更主要的还是指文章能否“载道”,而欲有所承载,离了筋骨是万万不能的。可以说,载道之文,必有筋骨。而一篇不能载道、没有筋骨的文章,只怕连存世的可能也没有,更遑论穿越时光、流传千古。这种筋骨,绝不是认识上的似是而非,绝不是态度上的模棱两可,更不是不着边际地顾左右而言他。它所表达的必是掷地有声的启迪,必是见物见人见思想的多棱镜,传递的是一种力量,温暖的是人的心灵。这种筋骨,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光鲜,不是理解的曲折和艰深,也不是毫无嚼劲的一览无余。相反,它的意蕴犹如冰山漂浮在海面,露出来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则深埋于水下。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里的“一代之文学”之所以能够独领时代风骚,流传后世而不朽,莫不与其本身的筋骨有关。“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筋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筋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陶渊明的筋骨;“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筋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筋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筋骨;“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筋骨;“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关汉卿的筋骨;“铁肩担道义”是李大钊的筋骨;“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的筋骨一代之文学因其筋骨的多样性而多姿多彩,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没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没有辛弃疾的筋骨;没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没有陆游的筋骨;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没有范仲淹的筋骨。在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发现世界不被注意的部分”,从而到达个人艺术的巅峰。但如果没有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企望靠小资的敷衍、靠穿越和玄幻的演绎,从而创作出传之后世、有筋骨的美妙文章,则与缘木求鱼无异。真正的写作,有筋骨远比皮肉上的光鲜更为重要。(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文艺作品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B . 文中第段划线的“大部分”与第段中划线的“部分”指代的是同一种东西。C . 王国维说,“一代之文学”之所以能够独领时代风骚,莫不与其本身的筋骨有关。D . 一代之文学能够流淌不息,获得永生,乃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E . 文章大量引用名人名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趣味,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2)请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 (3)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4)第段引用的苏轼词句不能恰当地证明论点,请从苏轼的作品中另选一句。 9. (25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4)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5)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10. (7分)名著阅读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1)科幻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_和_。 (2)用自己的话归纳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写作。题目: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母爱师恩友谊赞美挫折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3-2、3-3、3-4、3-5、3-6、3-7、3-8、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6-1、6-2、6-3、6-4、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8-1、8-2、8-3、8-4、9-1、答案:略9-2、答案:略9-3、答案:略9-4、答案:略9-5、答案:略10-1、10-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