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608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 A . “大元”B . “解元”C . “进士”D . “榜眼”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B . 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C . 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D .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3. (2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代表作有骆驼祥子等。B . “张艳艳今天的情绪不对劲,好像生气了似的。”这句话不是比喻句。C . “今天中午你是吃面条呢?还是吃米饭?”这句话标点符号没错误。D . “学校”、“家”、“图书馆”是名词。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rn ( )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中华大地的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zhn( )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n( )古不变的艾香。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在想到诗人的江畔行吟时,我更感动于他的九歌;_;_;更能以敬佩的心情看待他那些极浪漫极抒情的诗篇了。由民歌那样纯粹的浪漫和抒情到天问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再到离骚中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该是何等痛苦的一个过程啊!(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rn_ zhn_ n_(2)加下划线字“悄”的正确读音是( ) A . qioB . qio(3)“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请给第段中两处空缺处选择合适的句子是( ) A . 更理解他的天问了B . 更理解他的离骚了C . 更能体会到他面对离骚的喟叹了D . 更能体会到他面对天问的喟叹了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名著阅读。 (1)根据提示写出湘行散记中人物的名字。 门开处进来了一个年事极轻的妇人,头上裹着大格子花布首巾,身穿葱绿色土布袄子,系一条蓝色围裙,胸前还绣了一朵小小白花。_这次湘行到达辰州地方后,我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那只小豹子。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_(2)阅读骆驼祥子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概你也有个积蓄,拿出来买条命!我一个月还没你挣的多,得吃得穿得养家,就仗着点外找儿,跟你说知心话!你想想,我能一撒巴掌把你放了不能?哥儿们的交情是交情,没交情我能来劝你吗?可是事情是事情,我不图点什么,难道教我一家子喝西北风?外场人用不着费话,你说真的吧!”这段话是谁说的?这件事对祥子有何影响?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纳兰容若浣溪沙中表现更加萧索,更加寂寥景色的句子是_,_。 (2)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_,_。 (3)你的朋友王瑞被别人误解了,请你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安慰他,这句话是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笔,写出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令他上下追寻。B .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的美感,还有深化意境的作用。C . “宛在”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写出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缥缈之感。D . 诗歌每章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2)“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已”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找不到父母的孩子,请坐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司机会为你联系家人。5月1日起,全国公交车已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的守护车。”然而警方表示此消息不实,请走失儿童选择留在原地或想办法联系110,不要理会陌生人,直到警方和家人的介入。材料二:“一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由于同时食用牛奶、榴莲导致中毒,引发心脏病猝死。”然而食品专家表示,同时食用牛奶榴莲不会中毒,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材料三:“帮忙扩散:一个三岁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拐走,有知情者请告知,联系人林继春l3940292999,请伸出手指,看到就转发。”然而警方表示,此类消息均为虚假不实传言,他们并没有接到相关案件。(以上材料均摘自央视新闻“朋友圈的谣言”)(1)请根据材料信息探究,我们应怎样对待这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出现的消息。 (2)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分析这些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徳彝唐代官员。致治者:使国家到达大治的人。正:只。(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上诘之_德彝惭而退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3)文中用比喻的方式阐述唐太宗对人才态度的句子是什么? (4)针对文中唐太宗对待“用人”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1. (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 . 第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3)第段画线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粥里春秋陆建华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五月,六月,七月。追肥,拔草,治虫。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1)对悯农一诗的理解,作者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请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 刚刚懂事,_年龄稍大,_看房大伯吃粥,_。(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 , 气象万千。(赏析句中加点的词语)五月,六月,七月。追肥,拔草,治虫。(以上句子能否改成“五月追肥,六月拔草,七月治虫”?)(3)说说第自然段中作者详写房大伯舔粥碗这一内容的作用。 (4)文章结尾处,作者听完孙儿的话语,“忽然间热泪盈眶”,请简要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古人如何对付蚊子现代对付蚊虫的方法很多,且很先进,但在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没有现代好,科技手段落后,蚊虫对人类威胁更大。因此,人们会更积极地采取各种对付蚊虫的手段。那么古人是怎么驱蚊虫?现代驱逐蚊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烧蚊香,古人会这么做吗?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对付蚊子也会烧蚊香,不过说法不一样,古人称之为“熏”。滚,即俗话所说的“烟熏火燎”,这是古人夏天对付蚁虫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也最有效。从周礼记载来看,先秦周朝王室就是用这种方法,书中“翦氏”条:“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底盅之事。”翦氏就是负责给周王室驱虫的,其工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祈祷神灵驱虫害,一是点燃莽草熏虫。前一种借神力驱虫,这当然是迷信,但祈祷神灵时如果燃香,客观上会有一种驱虫作用,这也是庙堂不生蚊虫的原因。而后一种“熏之”,便是古人最常用的对付蚊虫的方法。用“熏”的手段来驱蚊虫,又叫“熏香”。熏在先秦时使用很广,包括室内环境消毒、祛味、衣物增香都会“熏一下”,甚至连老鼠这样大的动物都可以用熏的手段将之驱逐。如诗经幽风中那首七月诗便称:“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从考古发现来看,5000年前已有专门熏香用具,在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上,便曾出土了一只灰陶熏炉。到战国时,熏香用具不仅器型漂亮,焚熏的原理也更科学。1965年从江苏流水县三里墩西汉墓中出土的“银鹰座带盖玉琮”,是一件战国时期玉琮造型的熏炉,将玉琮加盖、加座,中置铜内胆,便成了一件高档的“玉综熏炉”。此滚炉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出土时器内尚有烟熏残迹,应该是墓主生前熏香实用器。秦汉及以后,从民间到贵族家庭都开始熏香。现在文物市场上常见的“博山炉”,便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当然博山炉可不仅仅是用来熏蚊子。博山炉是一种高级熏炉,又称“博山香炉”“博山香熏”“博山熏炉”,因器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博山炉功能在当时确实很先进,在今天也不落后,不只熏蚊子、焚香,还可为空气加湿,增加香气的持久性。这种当年古人日常愈香用具,如今身价飙升,有的精品价值连城,最典型的是从满城汉墓中挖出的一只错金搏山滚炉,已成博物馆镇馆之宝。(选自2018年第16期百科知识)(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段中的划线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行文过程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14. (2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糖人柴志荣徐老头年轻的时候就会捏糖人,经他捏出的小猪、小狗、小羊、小鸡样样玲珑可爱,活赛真的一样,还会捏孙悟空、猪八戒、哪吒什么的,一个个栩栩如生,活泼顽皮,好看极了,常常在街上引得孩子们围了一圈,争着买他的糖人。 前些年,他走街串巷靠卖糖人糊口,但他从来都不吝啬,碰见哪个孩子和大人哭闹不休时,不问有钱没钱,他都会递过一个糖人,哄得孩子破涕为笑,并甜甜地喊他一声“爷爷”。这几年,生活好了,儿子在乡里任职,据说不久乡级领导改选,老乡长退居二线,新乡长有可能要由这位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代替。可老徐头对这一切似乎没有兴趣,还是走街串巷卖糖人,围着他的孩子更多了,因为糖人里不光有孙悟空、猪八戒,还有阿童木、米老鼠和唐老鸭。渐渐地,孩子们和他更熟了,只要提起捏糖人的徐爷爷,没有不知道的。儿子见他还出去卖糖人,就劝道:“爸爸,你这么大年纪了,天天往外跑,怪劳累的,以后就不要出去了。” “不累,在家待不住。” “待不住,也别卖糖人了。” 他没言语,照样捏糖人出去卖,孩子们照样围着他,嘁嘁喳喳,爷爷长爷爷短的问这问那。只有这时候,他才感到无忧无虑,心情是那样的舒畅欢快,他觉得应该捏一辈子糖人,快快乐乐地展示他这门手艺。 儿子又干涉他:“爸爸,以后没事就不要再去卖糖人了,不缺吃不缺穿,干嘛非要挣那几个钱?憋闷了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嘛,实在待不住出去走走散散心,也比卖那玩意强啊!” “我不图挣钱,就是爱摆弄这个。” “可以种花、养鸟、下棋嘛,干嘛非卖糖人不可?” “唉,我卖大半辈子啦,扔不下啊!”,“那您也得为我们着想着想啊!您整天出去卖糖人,做那哄小孩子的营生,让人看不起,我这脸往哪儿放啊?” “是啊,爸爸。”儿媳也接着说:“知道的是您自己愿意去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这当媳妇的不贤,逼你出去干那营生的呢,让人好说不好听啊!” 他叹了一口气,没再说啥。 从此,他没再出去卖糖人。 他待得闷了,搬个小板凳到大门外去坐,几个孩子立刻围上来:“徐爷爷,你怎么不出来卖糖人啦?” “徐爷爷,我们可想你了!” “徐爷爷,我要糖人。” 他眼睛潮潮的,摸摸这个脸,抚抚那个头,从兜里掏出糖人,一一分给孩子们徐老头再不出门了,待在家里,闷闷不乐。儿子来劝:“爸爸,你出去走走吧,看场电影,散散心。给,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说着,递过来二十元钱。 他摇摇头,没动。 徐老头病了,少言寡语。 儿子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确诊:神经抑郁症,应加强室外活动。儿媳为他改善伙食,滋补身体,鸡鱼肉蛋常见。 儿子为他买回糕点、水果、麦乳精之类的营养品,还有二斤软糖。 “爸爸,你想吃什么,买什么就说话,别成天闷闷不乐的呀。”儿子询问着“要不,周末咱去野游?” 他摇摇头,没出声。 久病不愈,医治无效,徐老头死了。 众亲友来送葬,议论纷纷: “这老爷子,一辈子都勤勤恳恳,闷声不响的。” “是啊,不抽烟不喝酒的,啥嗜好都没有。” “自从老伴死后,他就自己拉扯着孩子过,又当爹又当娘的,真不易啊!” “是啊,一直到死对儿子都没啥要求。” “儿子对他也够孝敬的了,吃的东西和零花钱从来不断。” “媳妇对他也不错呀,天天把老人的吃穿安排得井井有条,家务活从来不让老人伸手,也够贤惠的啦。” “可真是呢,这老头有福哇!” “这样的日子真赛神仙呢,啧啧。” “”儿子为父亲整理遗物。从箱子里翻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全是糖人!“孙悟空”活泼顽皮,“猪八戒”憨态可掬看得众人的眼睛连眨都不眨, 有人说这是老徐头卖糖人时没留意,忘在箱子里的。 有人说这是老徐头捏得最好的,没舍得卖,压了箱底。 只有儿子认出,这糖人是用上次他买的软糖捏的。 儿子捧着糖人,跪在父亲的灵前,大颗大颗的泪滴扑簌簌的掉下来。(1)小说以糖人为线索,叙述了老徐头的悲喜人生,请理清文脉,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乐卖糖人 _ 泪分糖人 _ 众议糖人 _(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段划线的句子。 (3)文中第段可否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的标题“糖人”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某花店处理花瓶,我挑选了两个,问店主:能优惠点吗?她回答得很干脆:不能。付款后,我的心情有点怏怏的。觉得店主真小气,不太会做生意,为了招揽回头客,优惠一点,让我带着一些欢喜离开,岂不圆满?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是她送我一份欢喜,而不是我顺应她的心意,给予她一份快乐呢?自己可以选择大气啊。念头一转,当下释然。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1、5-2、5-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1、6-2、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1、9-2、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1、10-2、10-3、10-4、11-1、11-2、11-3、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4-1、14-2、14-3、14-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