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571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骊歌(l) 蝉蜕(du) 称职(chng) 骇人听闻(hi)B . 戏谑(xu) 勉强(qing) 哽咽(y) 乳臭未干(xi)C . 毛坯(pi) 一茬(ch) 凝聚(y) 心血来潮(xi)D . 半晌(shng) 撰文(zun) 和睦(m) 言简意赅(gi)2. (2分)(2015朝阳)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附合 诓骗 镂空 不屑置辨B . 擅自 带契 阔淖 忐忑不安C . 琐屑 瑟索 萌发 别具匠心D . 晨羲 瞥见 箱箧 眼花瞭乱3. (2分)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6年中国的家电市场依然硝烟弥漫,炎热的暑假到来之际,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B . 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C .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D . 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锦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B . 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 . 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D . 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5. (2分)读有的人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两节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A . 排比对偶对比B . 对比反复比喻C . 反复比喻拟人D . 排比对比拟人6. (2分)选出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旁逸斜出 以逸待劳 名人逸事B . 视野旷野 野蛮C . 参天 参考 参拜D . 潜滋暗长 滋蔓 滋芽7. (2分)下面对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写作技巧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课文使用了对比的方法,刻画范进周围各色人等在他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将趋炎附势的社会心态揭露得淋漓尽致。B .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运用了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和夸张的手法,表现胡屠户的恭敬殷勤,催人发笑,取得了良好的讽刺效果。C . 范进发疯一节,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用众人的反映,烘托范进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反衬范进的疯劲,把范进发疯的丑态表现得十分充分,增强了嘲弄讽刺的效果。D . 文中多次使用肖像描写,如“方面大耳”、“尖嘴猴腮”,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8. (10分)鲁迅,原名_,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_、_、_。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9. (12分)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A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射天狼。B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C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倾颓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兴隆也。D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E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舴舟,载不动许多愁。F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自己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名句是 ,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他总能保持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他抒发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老当益壮情怀;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也以不服老的豪迈,自信地感叹:“ 。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10. (10分)阅读下面一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槭树下的家席慕蓉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1)“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2)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一年四季中槭树的美?(3)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请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感到幸福?(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11. (25分)阅读散文向一棵树鞠躬,完成题目。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第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3)文章写榆树,却花了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文章第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联系有关生活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12. (24分)阅读老王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作者什么要这样写? (3)作者说老王送来的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怎么会数不完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4)课文结尾句子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9-1、9-2、9-3、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