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478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9分)1. (5分)默写 (1)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给我们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美好。就像欧阳修漫步在滁州山水间,忽然发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就像陆游信步游村,忽然发现“_,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武陵渔人沿洞而行,行走数十步,忽然发现“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1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预警 余晖 滑翔 俯冲 畏罪潜逃 居为己有 狐苦伶仃园润 禁固 冤枉 篷松 大相径廷 神采奕奕 怪诞不径错别字_改正_3.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精心组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遇。B .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C . 他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与家父相交甚密,常有书信来往。D . 你身上这种好作风值得全班学习,你自己也务必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4. (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B .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C .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D .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5. (1分)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学校拟开展“走进科幻小说”活动,请根据下列材料,对科幻小说进行介绍,不超过200字,要求运用下定义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材料:对于科幻小说,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在七年级下册学过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科幻小说就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必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20世纪,中国科幻的发展大致在时间上划分为两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由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所统治。第一时期起源于1902年,而第二时期起源于1919年。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老师还领着我们读过海底两万里基地朝闻道真实姓名等科幻小说。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13分)6. (3分)文言文阅读,回答1-3小题(一)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晋陶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 . 香远益清 自己以为大有所益 C . 隋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 . 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B . 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 . 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3)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 .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 .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 .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文:_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_7. (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 , 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注】缣:细绢。仅:将近。令:善,美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百废具兴_前人之述备矣_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岁衣缣一匹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3)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 8.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水长流蓝雪冰儿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常在。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儿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儿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儿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选文有删改)(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9. (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雪地烤红薯周海亮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A)天空平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 手忙脚乱烤红薯_高声吆喝送红薯_(2)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3)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4)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三、 快速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请以“蓦然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四、 附加题 (共1题;共3分)11. (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练习。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写出下列所描述的人物姓名。他是一个大官僚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是_他受审时极其从容,毫不惊慌,身穿灰布棉袍,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他是_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髋骨突出。他是_(2)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学良把司令部迁到西北后,开始大举进攻红军,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一些军官才认识到,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B . 红军在甘肃冲破了部署在甘肃南部的更多的南京、东北、回民军队的阻拦,在体力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情况下,终于到达了长城下的陕北。C . 在苏区,在社会教育方面,共产党人帮助人们识字,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一天只朗读短句,他们在认字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思想。D . 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也很尊重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解政治问题和人格问题。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9分)1-1、1-2、1-3、2-1、3-1、4-1、5-1、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13分)6-1、6-2、6-3、6-4、7-1、7-2、7-3、8-1、8-2、8-3、8-4、9-1、9-2、9-3、9-4、三、 快速作文 (共1题;共1分)10-1、四、 附加题 (共1题;共3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