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418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66分)1. (16分)按要求填空。 (1)“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礼记学记) (6)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_,_”描绘了春意乍露,若隐若现的美景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 (8)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 2. (40分)阅读名著水浒传,回答下列问题。 (1)陆谦是林冲自幼相交的好友,林冲却将他杀死了,这是为什么? (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段话写的是谁?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两个故事名称。 (3)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参照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水浒传中的故事。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4)读水浒传,我们能读到一个“义”字。请你概述一个能体现“义”的故事。要求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读李逵,我们能读出一个“孝”字。请你概述能体现他孝心的故事。要求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这段文字说的是谁?请另写出关于他的两个情节。 (7)梁山好汉都拥有形象的绰号,请选取一位,对其绰号进行赏析。 (8)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3. (5分)下面是小李同学前两天写给老师的一份请假条,请你就假条格式上存在的两个问题给以纠正。4. (5分)作文: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告别意味着新生。请你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完成文章题目;选取积极有意义的事件来写;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5. (3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yn_红的涂染了胭脂般的原野上,羊儿是白色的,它们散布着,仿佛点点星光,又像粒粒晶莹的珍珠缀饰于一匹红锦缎。仙人掌成了大树,沿着公路,在有些路段旁的原野逶y_成林。另一些路段的两旁,却长满了三角梅,或者绯红,或者雪白,色彩异常xun l_。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 (4分)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撒盐空中差可拟_未若柳絮因风起_下车引之_元方入门不顾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亦慈亦让沈从文蔡永祥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既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百家【注释】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1)细读第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 (2)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划线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照我_思索,能理解我_;照我思索,可认识人_。”(3)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 (4)细读第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创作题材_创作特色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创作主题_(5)积累链接:纵观沈从文先生的一生,可以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年轻时“不求闻达”的两句话来概括。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话。8. (27分)阅读答题。田野上的白发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4)“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 . 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 . 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 . 段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给下列划线字加拼音_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2)给下列划线词解释晓雾将歇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念无与为乐者_ 相与步于中庭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写人间奇观,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愁绪。B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是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的。C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D .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闲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仙人”。(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这首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树阴满地、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的心情。(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66分)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5-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7-1、答案:略7-2、答案:略7-3、答案:略7-4、答案:略7-5、答案:略8-1、8-2、8-3、8-4、8-5、8-6、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1、9-2、9-3、9-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