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8508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第8周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24分) (共6题;共24分)1. (8分)根据要求完成古诗文名句默写和相关任务。 (1)峨眉山月半轮秋,_。 (2)_,风正一帆悬。 (3)思乡是游子固有的情怀,李益在边塞凄凉的笛声中,勾起对远方的故乡的思念,写下了“_,_”,道出了戍守边关将士的心声;马致远面对落日,愁绪百转,吟出了“_,_”,道出游子漂泊的孤独。 (4)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来劝解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而当他不理解你时,你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_,_?” 2. (2分)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黃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 . 这首诗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B . 这首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只因为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尤其二、三句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C . 颈联转写登楼所见的阴雨天气,诗人也从现实中又回到怀古之思中来。这一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灰暗。D . 尾联以抒情作结。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3.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gn g_,涨红了脸。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 do_的钟声也响了。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 k l xi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4)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 s d l_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4. (3分)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有人说:环境太_了,不能创造。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你不能_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A . 平庸 鲁钝 放任B . 平凡 鲁莽 放弃C . 平庸 鲁莽 放任D . 平凡 鲁钝 放弃5.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而且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B .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C .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D .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6. (4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要求答题。 宁波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yn 曲折。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桥为渡,几经cn 桑,形成了独特的桥梁文化。据光绪七年(1881年)的宁郡城河丈尺图志标载,单宁波老城内,就有古桥159座,至于宁波大市,大大小小的古桥,总数超过万座。而宁波现存的古桥已不足十分之一,很多精致的桥梁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串熟悉的桥名让后人xi 想。昨天的宁波阴沉沉,飘着细雨。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鼓楼二楼一间不大的展览厅里,“宁波古桥旧影展”开展了。挂在墙上的50多张老照片,默默讲述着宁波古桥的前世今生。而通过这些桥,我们也能隐约ku 见宁波城市的巨大变迁。(1)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7. (10.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未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走送之_礼愈至_腰白玉之环_主人日再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是成为德兼备的人。B . 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C . 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 . 作者写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如人也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4)说说你从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財。”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近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丟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1)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故事情节。 (2)选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分析它的作用。 (3)选文中的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中,试联系原著归纳红军的长征精神,并就“长征精神在今天是否过时?”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9. (10.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守时的末班车陈翔那天晚上十一点二十分,我从朋友的酒吧跑出来,赶上了最后一趟十一点三十分的末班车。我上去时,车已经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挤上,在门边站稳了脚。司机是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人,他很友好地问我站好了没?我点头说好了,然后他关上了车门。我以为这是要走了,但老人却没有发动汽车。微笑着凝望车外没有赶上车的人,手摆着,示意坐不下了。有人敲打着车门的时候,他就大声告诉他们:“坐不下了,打的去吧。”车外还有人有些不甘,骂骂咧咧地敲着车门,一副恼火的样子。但老人却始终微笑着摆着手。而坐着车内的人也开始有些骚动了,叫嚷着要他开车,他就举起手,说:“到时间就开!”“反正已经坐满了,你还不开车干什么”车上的人开始有些不满,纷纷指责他,但老人显然没有当回事情,自己看着手表不吭声了。直到时间到了十一点三十分,他准时发动了车子,这时车内的吵闹声才停了下来。只是有个打电话的人,还在电话里嘟囔着对老人的不满。车行了一路,人们慢慢地下车了,我的住处在终点站,于是一直安稳地坐着。到最后一站的时候,车上只剩下了我一个顾客,我开始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们公司对你们的时间安排要求很严格吗?每次发车都要准时吗?”老人笑了,反问道:“哪有这么严格哦!每次路况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准时呢?”“那刚才坐满了人,你怎么还不走?”“这你可能不知道了,因为这是末班啊!提前走了的话,那些准时来等车的人会以为我们迟到了,有的人可能就会一直等下去。这么凉的天,这样等下去多不好啊!所以我们必须等时间到了再走,哪怕让他们看到一辆载满了人的末班车死了心也好啊,起码他们可以早点安全回家。”我顿然猛醒,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原来老人背负着车外车内的人的误解和责骂,只为了给准时来坐车的人一个失望的答案,同时也是让更多的人顺利回家!到站的时候,我起身下车。走到车门的时候,我回头对他真挚地说出了一句:“谢谢。”秋日的夜风已经有些寒冷,但是我的心却暖意通融。材料二:人生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在抱怨中,对自己的幸福视而不见,一味地放大缺憾,于是我们变得痛苦而彷徨。也许,改变我们心态的只是一件小事。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装塑钢窗户。那天他一直在我们家闷头干活,黄昏将近,我们留他吃饭,饭桌上他很拘谨,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公公则与他扯家常。原来,他考上了大学,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因为家里太穷,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婆婆翻拣出旧衣物,装了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了好久才收下。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一个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麦收了,全家人想表示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商量了好久,最后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你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他放下东西走了,全家人却感慨不已。真不知道,在城市里辗转打工的他事隔半年后如何准确的找到我家;也不知道,害羞的他如何鼓足勇气敲门。我所知道的是,我也曾接受过比他更大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着地心存感激。那个害羞青年告别时,满足和幸福洋溢在脸上,我相信这一切源于他温暖的心态。(1)材料一的标题改为守时的老人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说说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蕴含的情感。 (3)找出材料一中作者设置的悬念,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表达效果。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温暖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可以称为“温暖的心态”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 (10.0分)名著阅读。 (1)“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这段话选自哪部作品?我没有那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写出人物)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1. (50分)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方便与精彩请以“我感受到了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自选文体;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四、 附加题(10分) (共2题;共10分)12. (8.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材料一:国内首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千净的衣物。爱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市民捐赠的衣物由“尚丙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服务。爱心衣物墙活动起源于国外,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因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材料二:有人调查了各地“爱衣墙”的运行情况。具体情况是:有的爱衣墙因设置在地下通道,运行不久就被环卫部门“取缔”;有的爱衣墙很短时间就收到几千件衣服,无处堆放,不便整理;有的捎赠人把爱衣墙当成了处理旧衣物的“垃圾站”,不少衣服太旧不适合使用;有的捐赠衣服被人取走卖旧衣牟利(1)依据材料一,请你为“爱衣墙”活动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将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为了使“爱衣墙”活动运作顺畅,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13.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B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C . 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D . 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24分) (共6题;共24分)1-1、1-2、1-3、1-4、2-1、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4-1、5-1、6-1、6-2、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7-1、7-2、7-3、7-4、8-1、8-2、8-3、9-1、9-2、9-3、9-4、10-1、10-2、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1-1、四、 附加题(10分) (共2题;共10分)12-1、12-2、12-3、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