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733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窠巢(k) 修茸(q) 贮藏(zh) 目不窥园(gu)B . 解剖(po) 婆娑(su) 模样(m) 拈轻怕重(nin)C . 追溯(s) 纤绳(qin) 脑髓(su) 挑拨离间(jin)D . 颧骨(qun) 譬如(p) 星宿(s) 鸿鹄之志(h)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轻盈 喧哗 闸口 亭台楼阁B . 应照 徘徊 翡翠 目眩神迷C . 犹豫 跳望 擦拭 五彩斑斓D . 硕大 漫溢 照壁 明扬世界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 (1分)选词填空。 干净 纯洁 净美 纯净(1)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_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_、开阔的大地。 (2)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_利落的木刻。 4. (11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雨中赏荷,别有一番景象。细雨亲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蝉鸣把你融入荷叶之间,蝉声悠扬,荷叶悠荡。雨水积在荷心,又一片一片地落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感动。雨后,一弯绚丽的彩虹 横跨荷塘上空,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一颗落在荷叶上的珍珠,璀璨夺目。(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2)请为第句划横线句子提取主干。 _(3)第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按要求默写。 (1)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 (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4)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中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作者望月时产生了心里幻觉,以突出对故乡的感怀。温庭筠商山早行“_,_”这两句关注眼前景物,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将辛苦愁思寓于其中。而苏轼的水调歌头“_,_”两句则又借明月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8)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_,_。”(不能写试卷上出现的句子)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太公扯住鲁智深道:“和尚,你苦了老汉一家儿了!”鲁智深说道:“休怪无礼。且取衣服和直裰来,洒家穿了说话。”庄家去房里取来,智深穿了。太公道:“我当初只指望你说因缘,劝他回心转意,谁想你便下拳打他这一顿,定是去报山寨里大队强人来杀我家。”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说与你: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这两个鸟人,便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不怕他。你们众人不信时,提俺禅杖看。”庄客们那里提得动。智深接过来手里一似拈灯草一般使起来。太公道:“师父休要走了去,却要救护我们一家儿使得。”智深道:“甚么闲话!俺死也不走。”太公道:“且将些酒来师父吃,休得要抵死醉了。”鲁智深道:“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太公道:“恁地时最好。我这里有的是酒肉,只顾教师父吃。”(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_。 (2)文中鲁智深要禅杖时,写道“庄客们那里提得动。”从表现主要人物的角度看,这是什么描写?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 (3)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具有怎样的性格?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 (2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其中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子。以此来观照,现代通缉令中就有着古代通缉令的影子。我们可以从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一件简册中窥见古代通缉令的真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是由朝廷丞相与御史府共同签署的文件,记述了汉宣帝刘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命令的情况。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基本相同,包含疑犯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及流窜的时间和地点等。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通缉令上都会附上疑犯的画像。在现代,办案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照片和监控视频来抓捕疑犯。而在古代,犯人的画像只能由官府画师描绘出来。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通缉令画像的人。东周列国志记载:“平王悉从起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伍子胥也因此急白了头,才混淆过关。古代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画得最好的是宫廷画师,负责给皇帝或皇亲国戚画像。相较来说,衙门的画师就显得很不专业,出于务实的考虑,画师会将疑犯的某些特征画得很突出,甚至很夸张。官府要在各处交通要道张贴疑犯画像,因此需要通过临摹、复制来制作大量的画像。这样一来,疑犯的画像就与本人相貌出入很大。可是,官府成功抓捕疑犯的概率却很高。这究竟是为何?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古代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时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清代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最终形成,即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以上为乡镇。这种对百姓严密控制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连保连坐”制度就能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人犯法,全保的人都要受到牵连。外地的疑犯跑到当地,当地人要及时举报,否则会受到惩处。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发展到后来,便是“路引”等。这是类似于现在身份证的一种东西,里面包含有古人的各种信息,这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由此可以看出,一旦疑犯逃到外地,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便会被官府收押。此外,为了有效缉捕疑犯,官府还会进行悬赏。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意思是,告诉全国,如有人能检举、告发杀人犯的,给予五万钱奖赏。对于疑犯,是检举揭发受到奖赏,还是隐瞒包庇受到惩罚?何去何从,孰轻孰重,百姓自然会有选择。正是有了这些制度,通缉令上的画像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1)文章以“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为题,有何作用? (2)文中第段划线的“基本”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一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质量并不高,官府还有哪些制度来提高抓捕疑犯的成功率?结合本文谈谈。 9. (2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新华社联合国9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马建国何玲玲王俊禄美国纽约曼哈顿,当地时间26日晚,在世界瞩目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千万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主席和万千农民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15年前的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当时的这个山村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当时的浙江,广大农村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高增长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2003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即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5年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的村民裘丽琴在联合国的颁奖仪式上讲述她的感受。“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在全场的掌声中,裘丽琴走到麦克风前激动地说,“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污水。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变成一张靓丽的明信片。”裘丽琴的家乡安吉在“千万工程”中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使村庄美丽起来,让生态产生效益。如今,这里已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一派魅力江南好风光。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一系列生态惠民举措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彭佳学又讲起了一大串故事:在仙居县上横街村栽着花草的“花香猪舍”,沿袭数千年的传统养猪变成了集中养殖、污水纳管。仙居还全面推进城区医化企业的搬迁改造,通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民参与治水,仙居成功创建了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连续两年获得浙江治水最高奖“大禹鼎”。杭徽古道、浙西民俗、耕织图园、太湖源头、水韵潜川“千万工程”建设这些年,杭州市临安区农办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突出临安山水人文特色,先后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文件。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建设,再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裘丽琴所在的村庄环境美化后,村民们在家里办起了民宿,并以制作手工木制品、种植茶叶、销售蔬菜等产业实现增收,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再到“深化提升”15年的持续奋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稳扎稳打、坚持群众视角,是“千万工程”生动实践带来的经验。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说,如今,无论是什么季节,行走在浙江大地,都会发现一道道旖旎的美丽乡村风光接连呈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选自新华网有删节)(学习消息以后,小文和小涵针对上文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片段。请你根据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1)【拟写标题】 小文:看了上面的文章,我感觉很兴奋。家乡的前所未有的美,让世界震惊。我想用我看见未来世界的模样作为文章的标题,以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小涵:你拟写的标题很有诗意,让人向往。可是我觉得标题最好根据导语来拟写,能够概括主要的事件,我想用_作为标题,它更能表现出我作为浙江人的骄傲和自豪。小文:嗯,从消息的构成这一点看,你拟写的标题很契合内容。我为你点赞。(2)【发现背景】 小涵:我还有一个发现:背景材料暗含在主体当中,它介绍了“千万工程”启动的缘由。小文:我也发现了,就是第段中“15年前的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考察调研”这一句话。另外我还发现这一段还介绍了当时浙江农村存在的两大问题:_;_。(3)【设计提纲】 小文:副省长彭佳学和村民代表裘丽琴在世界的瞩目下接受采访,我能采访他们该多好。小涵:那我们针对文中划线句对不同的人物拟写采访提纲,好吗?小文:好的,每人选一个人物提两个不同的问题。小涵:开始吧。请填在我设计的表格内。我采访的人物是:_问题1_问题2_(4)【梳理信息】 小文:通过采访,我了解到治理改变落后面貌的过程太艰辛。我们一起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阶段整体规划具体策略第一阶段示范引领_第二阶段_第三阶段_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美丽乡村创建全面铺开。小涵:久久为功,15年的坚持和付出,缔造了今天浙江美丽的乡村。(5)【选用插图】 小文:“千万工程”缔造大美浙江,可惜这则消息只有文字没有美图,不能目睹。小涵:这有何难?我在网上找了四幅图,配合本则消息使用。请你从中选择两幅来展现浙江新农村的不同面貌,并结合图片及文本说明你的理由。小文:_小涵:小文,你说得有道理。看来,经过学习,我们已经出色地掌握有关消息的知识。真棒!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夹岸数百步 又夹百千求救声B . 便舍船,从口入 同舍生皆被绮绣C . 悉如外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 . 寻向所志 必先苦其心志(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B . 其中往不种作 此之谓失其本心C . 闻之 , 欣然规往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 . 后遂无问津者 似与游者相乐(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看出,桃源人害怕见到外面的人。B . 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C . 文中的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出入;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D .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唐)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 , 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以“美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有人醉心于风景,有人痴情于书籍,有人流连于亲情,有人憧憬于梦想请将“有_真好”填充完整作为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做到层次井然,文从字顺。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1、3-2、4-1、4-2、4-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5-5、5-6、5-7、5-8、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1、6-2、6-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1、8-2、8-3、8-4、9-1、9-2、9-3、9-4、9-5、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