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87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旁骛 骄阳 略输文彩 重蹈覆辙B . 喧响 谀辞 顿失滔滔 脑羞成怒C . 杜绝 禁锢 红妆素裹 理至易明D . 侮辱 凭吊 原驰蜡象 不屈不挠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客人身份尊贵,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幸好没出什么问题。B . 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C .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D . 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良田被淹,灾情扣人心弦 , 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制定”前加上“能否”)B . 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删掉“不”字)C .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删掉“经过”)D . 我市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删掉“和范围”)4. (2分)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A . 反复B . 夸张C . 夸张 反复D . 反问5. (2分)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 ) A . 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B . 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C . 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D . 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二、 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 (共3题;共28分)6. (9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忽然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众人灭火之声:_。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一词(实为短语)可以看出。(2)文中“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什么?7.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东面而视_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_(2)翻译下面句子。“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8. (6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3)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4)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吴均与朱元思书)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的诗句是“_,_”。 (8)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中描写女子虽执花在手,却因天长地远而相思无以寄达,只能无奈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的诗句是“_,_”。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转眼间,2017年已经成为过去。对于我们这些面临中考的孩子们来说,这一年有着些许特殊的含义,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请你以“我的2017”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回顾逝去的一年,作为给自己的一份心灵总结。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字沙尘暴张炜网络传播是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现实,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在任何场合都要谈到网络衍生的诸多问题。可是在国外比如在欧洲,这个问题就不像我们这里显赫。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我们与他们相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谈到网络传播对青年的伤害,谈到了对低质海量传播的恐惧。大家用了一个词汇:“沙尘暴”文字信息的巨量翻涌,呈弥漫式席卷而来,这种比喻再贴切不过,它来自一种实际感受。奇怪的是外国学者对我们的强烈反应都感到不解,甚至有点木木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儿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恐慌。因为他们那里虽然也在网络上发表东西,但相比我们这里既少得多也认真得多。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如果发表作品,也当成纸上印刷品一样怎么会不一样?网络只是园地和载体的一次改变,作品该怎样写还要怎样写。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为了便捷,有的很成熟的外国作家偶尔也在网络上首发创作,但文字上讲究的程度是不会变的。这就使人想到,同样是一个现代科技工具,在不同族群里发挥的功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不可能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对一台手扶拖拉机感到好奇。一些人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如果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要跑出去观看,连老太太都出门了。到了今天,可能在村子里摆上一辆坦克都难有这个效果。可见对现代科技工具,还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是一个科技特别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技术崇拜。事实上无论网络的传播效率多么高,都不能改变个人艺术创作的品质。其品质不论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印在草纸上、金箔上,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载体而改变自己。所以严格讲,没有“网络文学”,只有文学。也没有分类细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只有文学。载体从古到今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变化之大几乎是翻天覆地,但是文学的标准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低劣文字等等呈现海量的趋势,形成了“文字沙尘暴”。但是,网络一点都不可怕。对高效率的工具,一味地排斥还不如利用。如果网络搬运的文字信息干净而讲究,那不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吗?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怎样使用,这才是关键。总而言之,越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越是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更高的道德伦理素质,不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外国学者对“文字沙尘暴”基本不存恐慌是因为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文中用“文字沙尘暴”来比喻在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并呈现海量趋势的文字。(2)第段中写七八十年代全村人争相看拖拉机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4)某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这样一段文字:“语文老师给我们看超能陆战队,duangduangduang,大白萌萌哒!太给力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一现象做简要的评述。11. (20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六、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 (共3题;共19分)13. (4分)通过外国短篇小说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小说的魅力。但这只是外国小说中的几朵浪花,请你再推荐一篇你最喜爱的外国作家的小说(第八单元学过的除外),并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说明推荐理由。 14. (5分)(2011东营)如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15. (10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它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 (共3题;共28分)6-1、6-2、7-1、7-2、7-3、8-1、8-2、8-3、8-4、8-5、8-6、8-7、8-8、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9-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1、10-2、10-3、10-4、11-1、11-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六、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 (共3题;共19分)13-1、14-1、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