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密林怪客word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当侦察兵吗? 生:(略感兴奋)喜欢。师: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小侦察员,去协助某边防团三连的战士侦察密林怪客。(生读题)师:小侦察员们,你们接到侦察任务后在想些什么?生:我想这怪客是谁?他在密林里干了什么怪事?生:我没有当过侦察员,不知道怎样侦察。师:老师也没当过侦察员,但老师年纪大,看过不少侦察影片、书籍,知道要想完成侦察任务,必须先充分地了解情况。幸亏三连连长那儿就有一份三连驻地发生的怪事的记录。(出示记录)请大家自由读读,想想这事“怪”在哪里?(师板书“发生怪事”,生自由读怪事记录)生:怪在饭放在高高的竹架上,一般小动物是够不着的,再说饭没有翅膀。生:怪在都是在夜里不翼而飞。生:这样的事发生一次就很奇怪了,可现在是接连几天出现。(学生交流后,上台板书“接连几天”、“不翼而飞”。)师:你能否通过朗读表现事情之怪?(指名朗读,评议,再读。)师:你了解了密林里发生的怪事后,又有什么想法?生:我想得在竹架周围潜伏,因为饭是在竹架上不见的。师:潜伏的地点是竹架周围,潜伏的时间呢?生:应该在夜里,因为丢饭的时间在夜里。生:我觉得这密林里可能有特务,他们潜入边境找不到饭吃,就趁深夜时来偷。师:由此可见,情况非常严重。小侦察员们,现在咱们就出发,开始侦察,查它个水落石出。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待会儿你来谈谈原先接到任务时所想的哪些问题已明白了。(生自由读课文)生:我明白了侦察的方式是潜伏。生:我明白了这密林怪客是一群猴子。师:课文哪句话写你们发现了猴子?生:啊,猴子!竹林里蹿出来一群黄毛猴子。(指导读准确、读通顺)师:当你发现怪客时,你的心情怎样?生:我觉得非常喜悦,因为发现了怪客怎能不高兴?师:你能读读吗?(生朗读,但情感有些不到位。)师:我想大家回顾一下侦察的过程,就会对这份喜悦有更深的感受。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等会儿说说你们在侦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生自由读2、3自然段)生:我感觉眼睛特别酸。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有星光,光线很暗,我睁大眼睛看,好酸呀!师:那你就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吧!生:不行呀!眼睛闭上了,可能目标就在这个时候逃走。生:我感觉腰酸背疼腿抽筋,(众笑)从夜幕降临到启明星高高升起,足足潜伏了一长夜,好累啊!师:那就活动活动筋骨。生:不行呀,身子一动,就会惊动目标。生:当时,天在下雨,很冷。师:同意吗?生:天没下雨,因为天上有星星。战士们穿上雨衣是防蚊子、防潮湿。师:当小侦察员就得有敏锐的判断能力。生:我觉得蚊子直在我耳边嗡嗡叫,很烦。而且蚊子不时钻进衣服里咬我,使我起了好几个小疙瘩。(众笑)师:那你就挠挠痒吧!生:不行呀,这样会惊动目标。师:是呀侦察是异常的艰辛,让我们一起读读2、3自然段,回顾那难忘的经历。由于我们是小侦察员,因此在读的时候把“战士们”都改成“我们”。(生动情地朗读)师:经历了漫漫一长夜的艰苦侦察,目标终于出现了,这怎能不叫人喜悦呢?(板书侦察艰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评议重点是“啊”的读法)师:当你发现怪客时,你的心情还怎样?生:我感到很惊奇,没想到是一群猴子在搞鬼。师:那你就用惊奇的语气来读读。(生读,师引导评议,重点是“啊”的读法。)生:我的心情感到很轻松,原以为是敌人,心一直揪着,现在才知道是黄毛猴子,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师:这就叫(如释重负),你来读读。(生读,师引导评议,重点是“啊”的读法。)师:侦察是艰辛的,但苦中也有乐趣。小侦察员们,你们在侦察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自由读读写猴子偷吃的片段(屏幕显示)。生:(先读出语句)这领头的老公猴警惕性挺高的,它左顾右盼的样子特有趣。师:是呀,我们在侦察,这老公猴好像也在侦察。(众笑)生:(先读出语句)猴子们一拥而上迅速掀开锅的急样很有趣,它们好像饿坏了,都怕自己去迟了没有吃的了。师:在寂静的黎明传来“咣当一声”,这声音应是又急又响,再来读读。(生再读)生:(先读出语句)猴子嘛往往喜欢吃水果之类,可现在它学人样吃饭吃得那样香,这很有趣。(学生交流之后,分别上台板书: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师:猴子偷吃的情景真是妙趣横生,咱们美美地读读,可配上动作。(生读片段)师:你在侦察的过程中还看到哪些有趣的情景?请先想想,再和伙伴合作交流,补充自己的想象。(学生自主思考后合作想象。)生:一只猴子抢到饭团,爬上大树用尾巴卷住树枝,倒挂下来,边悠闲地荡起秋千,边津津有味地吃起饭团。师:这猴子可真够浪漫。(出示剪辑的卡通画面)(众笑)生:一只猴子爬上竹架,伸手往锅里捞,可锅里已空空了,它急得哭了起来。师:这猴子可真是可怜。(出示画面)(众笑)生:有一只猴子好不容易抢到饭,急忙塞进嘴里,可一不留神被噎住了,急得它泪水直流。师:这猴子可真是乐极生悲。生:有一只猴子抢到了饭,它欣喜若狂,另一只猴子看见了立即扑上来抢,它们立即扭成一团。结果饭团被第三只猴子抢走了。师: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生:有一只猴子,抢到了饭欣喜异常,伸出两只手指做出了胜利的手势。(出示画面)师;看着眼前猴子偷吃的情景,小侦察员们,你们在想些什么?生:原来是你们这些黄毛猴子干的,害得我一夜没合眼。生:你们这些猴子倒快活,可害得我这么辛苦,头上的包包都还没有退。(众笑)生:这些猴子可真是滑稽有趣,把它们逮住吧。师:小侦察员们,你们已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可三连连长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咱们发一条短消息给它吧!(屏幕显示手机)生:连长,密林怪客就是猴子,你不用担心了,生:连长,你可以睡大觉了,(众笑)那些饭是猴子偷吃的。生:连长,密林里没有敌人,是猴子在搞鬼。生:连长,偷吃米饭的是一群猴子,怎么处置,你下命令吧!师:连长收到了短消息,非常高兴,也回复了一条短消息:(屏幕逐个显示:小侦察员们,你们眼睛亮,脑子灵,毅力强,将来必成大器。)师:这也是我对大家的评价。师:同学们,我们离开三连驻地不久,战士们与密林怪客之间就流传下了一段佳话,下一次我们就组织一个记者团,再赴那儿采访。后会有期!(xx年5月)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密林怪客word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理解12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各写一个句子。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复述课文。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小猴子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读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围绕提出的问题读课文。最后想想,用这个题目好在哪里。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推想课文内容。1.出示课题:17密林怪客什么是“密林”?什么是“怪客”?2.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密林怪客”是指谁?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情的结果怎样?3.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思想以上问题。二、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想想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在不懂的地方写上问号。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重点指导:潜、侦、缩、蹲、梭记字形,重点指导:缩、津、窜、逮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好长句。3.比一比,组词。炊( )踪( )帽( )驻( )吹( )窜( )冒( )住( )4.完成作业本第1题。三、给课文分段。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出现怪客发现怪客喂养怪客怪客致谢”的过程给课文分段。2.讨论,较对。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6自然段第三段:第78自然段第四段:第9自然段四、作业。1.抄写生字和新词。2.完成作业本第2 题。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怪事发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2.讨论交流。怪事发生在密林深处的边防军驻地。板书:接连几天都奇怪不翼而飞3.读句子,说说“不翼而飞”是什么意思?4.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二、学习第二段。默读课文第2段,按照“潜伏侦察、发现怪客、围捕怪客”找到相应的自然段。1.学习“潜伏侦察”部分。(第2、3自然段)轻声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划出表现们潜伏侦察工作非常艰苦的词语或句子。讨论。板书:戴防蚊帽、耐心、潜伏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吗?(战士侦查怪客工作非常艰苦。)指导有感情的朗读。2.学习“发现怪客”部分内容。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讨论,板书:睁、左顾右盼、跳、一拥而上、掀开、抓着、抢着读读句子,说说“一拥而上、左顾右盼”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竹架上的饭不见的原因。3.学习“围捕怪客”部分内容。指名读第6自然段。划出描写战士们动作的词语。说说“一跃而起”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讨论,划出表现战士们精心喂养小猴子的词语和句子。3.指名回答,读读这些词语和句子,体会战士们对小猴子爱护之情。4.除了喂养、护理小猴子,战士们对小猴子的爱护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把小猴子送回了竹林。)5.读读本段。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四段,思考: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战士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出示句子:看到这情景,战士们乐得脸上像盛开的山茶花。“这情景”是指什么?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用了比喻,把战士们脸比作了山茶花,使句子更生动,表现了战士的高兴、激动的心情。)五、复述课文。1.理清复述要点:出现怪事地点怪事发现怪客侦察怪客出现喂养怪客喂养护理引来怪客感谢2.学生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4.同桌互相说。六、完成作业本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