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9.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1617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9.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9.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9.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9.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亲情与友爱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阳光能作为礼物送给亲人吗?本课的鹿儿在自己享受阳光的时候,没有忘记不能出门的奶奶,她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带回家,送给奶奶,尽管事实上奶奶没有收到阳光,但是鹿儿阳光般的爱,关心奶奶的行动却使奶奶内心感受到无比的温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十六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鹿儿关爱孝敬老人,珍惜亲情。重难点分析:l 本课生词较多,应该根据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适时加以理解。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如“芬芳扑鼻”、“沐浴”,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理解。l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容易激发而难以保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到读文、识字。比如:“阳光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亲情的故事。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新课,激发阅读欲望。1. 板书课题:送给奶奶的阳光。揭示课题,齐读课题。2. 就课题质疑:为什么送阳光?怎样送?奶奶收到了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 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 同桌互读。3. 指导学字。关于字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念叨”的“叨”读轻声,本音是do。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形声字识记:芬、芳、睁;(2)语言环境识记:念叨、沐浴、灿烂;(3)利用熟字识记:鼻、念。4. 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教师详细提供句子。)(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5. 开火车识字,并给这些字组词。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 默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感受阳光之美。清晨的阳光美亮堂堂,给人明镜、开朗的感觉。灿烂的阳光沐浴大地,欢快明朗。可爱的阳光洒满鹿儿裙子,产生美好想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感受阳光之美好。2.学习第4、5、6、7、8段,根据阅读提示理解课文。读文思考:鹿儿为什么送阳光给奶奶?怎么送?重点理解“念叨”这个词语。3. 读文讨论:奶奶收到阳光了吗?你怎样理解“阳光跑到我心里来了。”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课文中“阳光”的含义:(1)实际的阳光。(2)像阳光般的爱。教师小结:虽然奶奶没有受到阳光,但是鹿儿阳光般的爱,关心奶奶的行动却使奶奶内心感受到无比的温暖。4. 教师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就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将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收到好的识字效果。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将语境识字和独立识字适当结合起来。围绕一个话题阅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是在渗透阅读的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围绕中心话题读文思考,品词析句,体会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人物情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图文结合,体会鹿儿的情感和思想。1. 复述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展示你觉得这幅图美吗?为什么?用真心真情画出的画一定美。2. 说说鹿儿是个怎样的孩子?3. 带着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二、运用插图,进行小话题和小练笔的训练,提高课堂综合效益。明白亲情像阳光一样温暖。要学习鹿儿关爱老人。在插图上写一句话或一个词,表达出你的想法。三、阅读后延展。1. 如果你是鹿儿,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奶奶得到更多的阳光?2. 在小本本上写上读完这些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四、练写写字。1. 出示生字认读。2. 在具体环境中认读: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3. 出示要写的生字。4. 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1)教师指导书写:芬、芳:要写得上小下大。总、念:对比相同点,不同点。“礼”是示字旁。(2)学生描红(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5. 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6. 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将阅读、口语交际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以此方法,巧妙达成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附送: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2.水乡歌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祖国山水美如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诗歌,诗人以儿童诗的形式,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勾勒出一幅清波荡漾、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了解课文大意,学会欣赏水乡的美。3. 正确认读本课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2. 边读边想象,欣赏水乡的美丽。3. 用简笔画画出诗中描绘画面,以画促读,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l 本课虽然语言浅显,但所描绘的景物离北方很遥远,所以要通过图片、讲解等让学生加深认识。l 本课有些词学生不易理解,如“渠”、“荡”、“驳”,要通过画图、讲解让学生了解。课前准备: 生词卡片、有关水乡的资料,学生提前制作折纸小船,或是画一幅关于小船的画。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 学生展示折纸小船,或是在纸上画小船。思考:你画的小船在哪里航行?能干什么用?2. 展示,请学生跟随画面一起去到江南水乡走一走。3. 总结过渡:让我们带着小船,走进江南水乡,领略那里的美好生活。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用不同的线勾画出来。2. 指名读,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适当时机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再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考:水乡到底什么多?请你把答案找出来。用简练的话来回答。4. 学生自学后全班交流。边交流边出示。在图片相应的位置注明“水多”,“桥多”,“船多”,“歌多”。 三、再读课文,回归整体,强化记忆。师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和分组问答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还可以利用音乐,配乐朗读。四、练习书写生字。1. 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歌、就:左右各半绿、桥、扬、咱:左窄右宽片:独体字,反复练习,掌握主要笔画的书写。连:分解成两部分来练习。2.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并适当扩词。以折纸的活动以及画小船的活动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的氛围,为了解水乡,阅读课文奠定基础。学生水平不同,未知的东西也会不同,自勾自画,利于自己的提高,同时也培养自学能力。给学生正确的模板。利用这首诗歌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巩固认字效果。充分利用诗歌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问答及配乐朗读可以使学生对水乡之美有深一步的体会,也体会水乡的“歌多”。总结识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利用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出示2. 利用两人合作,分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朗读课文,可利用课件中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展开想象。1. 回顾上课时所学内容,再读课文,思考:水乡什么多?为什么这样说?出示2. 学生交流,依次品读每小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每小节的前两句是一问一答。后面的几句是回答“为什么这样说”。教师注意指导学生逐段朗读,以便一边想象水乡的景色,并逐步达成熟读成诵的目标。三、回归整体,体会诗人的情感。1.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 对此问题的把握教师要做弹性处理,鼓励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对水乡的喜爱之情。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只留意诗歌的最后一节也可以。2. 在学生交流时,随机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3. 带着体会到的情感,以不同的形式背诵诗歌。四、扩展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家乡什么多?出示2. 练习用本诗的形式写一写。如果学生用诗的形式表达有困难,也可以以“说话”的形式自由表达。3. 全班交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认读生词要用用小船的形象来制作,除了巩固了生词,也强化了水乡“船多”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再次强化认字,熟悉课文,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在上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样说”,体现了精读的层次递近。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进一步体会水乡的各个特点,感受水乡的美丽。紧密结合文本,体会人物情感,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激发热爱水乡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达成背诵的教学目标,积累语言。情感迁移,延伸到自己的家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使阅读和书面表达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