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 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1420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 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 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 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 对称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引导观察图形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纠正。)3、教学“对称”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4、组织活动剪一剪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7、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设计意图: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镜面对称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教学准备: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揭示学习的内容。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汇报。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3)、小结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5)、全班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6)、小结。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拓展性练习。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5.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初步学会用乘法 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提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我们试一试背出乘法口诀表。(学生背出乘法口诀。)(1)用口诀算出得数。63244523(2)填空。3( )63( )94( )12( )312( )4205( )15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学生自主完成练习。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呈现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提出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学生交流自的分法及写出的除法算式。教师板书: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可能方法有:把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第二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分12个,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摆一摆。每只猴对应摆3个,4只猴正好分完12个,12被分成4个3,根据3乘4等于12,三(四)十二,那么12除以3的商是4.这样的方法是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 )12,三四十二,就可以直接得出1234(2)教师引导: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第三种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算一算:124(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出示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习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如: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二六十二”,所以商是2。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说说63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或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63等于几,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有12盆黄瓜苗,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2)组织学生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234想:三( )十二 商是4第2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目标: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教法: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说出口诀。4265296355342454204355123102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2、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二、互动新授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图)(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怎样列式?(2446)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怎样列式?(2464)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 2446 2464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三六十八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三、巩固拓展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到题的口诀各是什么。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46242446 2464四六二十四第3课时 练习四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教学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法:练习法。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1、谈话: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6题。谈话: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4题。(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学生计算,交流结果。提问:观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发现?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2)观察第2列。21 31 61让学生体会一个数除以1,结果还是这个数。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7题。提问:计算时你用的是哪句口诀?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8题。(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谈话:刚才我们在计算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个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别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什么原因呢?明确:两个乘数一样的时候。你还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口诀吗?学生汇报: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三、巩固迁移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9题。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0题。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1题。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估算式做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2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练习四一条绸带长12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1234(米)答:每份长4米。第4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教法: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答。24里面有( )个6。12里面有( )个2。15里面有( )个3。2、分一分,说一说。拿出准备好的6个圆片分一分。教师出题:把6个圆片,每2个一份,每份是多少个?(3个)把6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2个)学生操作,并说出得数。3、谈话: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宝宝吗?小红和小明都是养蚕高手,你瞧,他们正在为蚕宝宝分配纸盒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互动新授1、提出问题。师: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分法是最合理的,请同学们帮他们算一算。教师出示题目。小红: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小明: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2、解决问题。(1)小红: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提问:你知道小红是怎样放的吗?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每个纸盒放几只?)教师引导:这里的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就是平均分成3份,用图怎样表示?15只蚕宝宝?只 ?只 ?只提问: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535(只)。师:要求平均每盒有几只,就要用153来计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如果没写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检验。谈话:刚才我们求得每份是5只,对吗?算一算,来证明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指名交流,说出想法。小结:每盒是5只,有3盒,一个就是15只。引导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析、画图解决了小红分蚕宝宝的问题,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小明分蚕宝宝的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汇报。谈话:你能用图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学生画的图,对画得不够精确的,教师进修纠正。15只蚕宝宝?个纸盒谈话:你是怎样列式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553(个)。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大胆探究。)教师小结:15只蚕宝宝,每5只蚕宝宝放一个纸盒,就是要求15里面有几个5,也就是把15平均分,每份都是5,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计算。谈话:我们的计算对不对,你能用上一题的方法进行检验吗?(根据刚才所求,得到3个盒子,每盒5只,刚好是15只,所以,同学们的计算是的的。)引导口答:要用3个纸盒。3、谈话:观察、比较上面的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小红和小明装蚕宝宝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发现小红和小明的分法其实是一样的,总数都是15只,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及每5个一份,求15能平均分成几份,都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三、拓展应用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1)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2)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3题。(1)学生读题,各自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2)全班共同校对,并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计算?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社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红和小明飞蚕宝宝的问题汇总学会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问题,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个整体几个一份,求平均分成几份都是求平均有多少的问题,用除法计算。板书设计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小红: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535(只)小明: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1553(个)第5课时 练习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练习法。在课中题型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题型涵盖量大,既从不同层面巩固了除法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1、口算。1833063662051022463384932、填一填。(1)一共有( )个星星。(个)(2)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 )盘。(盘)(3)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个)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4题。36里面有( )个6。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说理由。2、课件出示第5题情境图“中国结”(1)观察中国结,引导学生完成问题(1)。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式解答。(2)解决问题(2)交流想法,学生列式,交流时说说怎样想的。3、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的第6题。学生及时,说说已知乘数,求积的方法以及已知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方法。集体交流,核对答案。4、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的第7题。指名在班内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说思考过程,再让想法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三、巩固迁移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的第8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2、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的第9题。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谈论,说说思考过程。3、拓展练习。你能写出多少被除数是24的算式?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练习五(1)需要多少个吊坠?5630(个)(2)编好的18个吊坠能做几个左边的中国结?186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