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9433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教材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50-53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楚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国旗护卫队升旗的视频:(播放国旗护卫队升旗的视频)师: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畅谈比如他们的队伍很整齐,他们排的队很整齐,他们很威风,很有气势,我很激动,我长大也想去当兵等。师:的确,看着那英姿飒爽的军姿,整齐的队列,不免让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绿色的军营是很多青少年的向往,在假期的活动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比赛呢。在队列比赛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位置,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学习行与列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师:请大家看图,在队列比赛中,小强站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生1: 第二排第三个 生2:从左边数第三排第二个 生3:从左往右数第三竖排,从右往左数第四竖排,从前往后数第二横排,从后往前数第四横排。师:你们觉得这3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1:1号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数的第二排,所以虽然简练但没有交代清楚,2号说清楚了从哪儿开始数的,但不知道是横排还是竖排。生2:1号说小强在第二排,2号说小强在第三排,他们的“排”一个指横排,一个指竖排,但都没有写清楚。生3:3号描述比较准确,不过太麻烦了。师(小结):的确,1号和2号描述的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描述的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得既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2.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师: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师:你说的完全正确。(出示课件)师: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观察者,看一看,哪是第一列?共有几列?哪是第一行?共有几行?(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生:他在第三列第二行。师:对!第三列和第二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就在这儿,因此小强的位置就是“第三列第二行。”(让学生分别说出另外几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2、列与行的巩固。 师:现在同学们在教室中所坐的位置哪是一列?哪是一行?从老师的角度看哪里是第一列呢?哪是第一行? 同学们快点看看自己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大声地告诉老师,你在第几列?第几行?生:两个学生回答。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 第3列的同学请起立,第4行的同学请起立。师: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生:因为我既是第3列的又是第4行的,所以站了两次。师:如果再让第2列和第5行的同学起立,同学们猜猜看,谁会站两次?师:可见,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就要同时具备列数和行数这一对数。(二)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1、抽象位置图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由人物图变成点子图)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人变成圆点了。师: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生:清楚、简便 师:确实比原来简洁、清楚了。你还能指出哪是第一列和第一行吗?师: 在这幅点子图上,你还说出小强的位置吗?生:小强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2.提炼数对师:这位同学用一句话六个字表示出了小强的位置,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根据学生情况提示:可不可以省略汉字,只用数字和符号?)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答案写在小卡片上。(生讨论,老师边巡视指导,边收集一些卡片准备展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同学们的创意作品。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 师:现在老师只想说一句,我太佩服你们了,大家的方法都比原来简练了,而且是各有特点。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生:都有3和2这两个数。板书师:对呀,都保留了这两个数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关键内容要保留。大家的方法的很简练,能不能各人用各人的方法?师:对,为了大家交流方便,我们必须要统一标准。将数对板书完整并讲解。师:为什么会叫数对呢?生:因为它有两个数,两个数就是一对数,数对就是一对数的意思。师:对,用一对数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所以叫数对。多形象的名字呀! 3.练习巩固数对A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刚的位置的位置吗?快速写到练习本上。B师: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的表示位置。 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吗?生:能师:好,快速的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同位检查写的对不对? 师:数对中第一个数是2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有什么发现?生:他们都站在同一列上。师:数对中第二个数是3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又有什么发现?生:他们都站在同一行上。师:也就是说,数对中,如果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列,如果第二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行。C猜同学(三)学习用数对表示平面方格图上点的位置1.介绍平面方格图 师:(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这幅点子图,老师将这些圆点用竖线和横线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幅(方格图)。 师: 如果我们把每一列每一行的起点都定为0,现在它就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平面方格图。 师:同学们看,方格图和刚才的点子图相比又有哪些优点? 生: 方格图比点子图更简单更清楚了。2.练一练师:在这幅方格图中能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三、联系生活,综合练习1、报箱2、点图3、图形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头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师:对数对你有什么感受?生:非常简练,非常准确。师: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课件介绍经纬线知识。)师:其实数对的由来也是非常的偶然呢!(课件出示你知道吗!)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找一找吧!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溶解现象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逐步认识“溶解”现象。2、学生参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学会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地对比、分析,并就溶解现象的实验结果达成共识。教学难点:操作时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教学设计:本课的设计,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采用猜想、实验验证、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教师关键处点拨,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在教学准备上,为每组学生提供食盐、石块、玻璃棒、水、量筒、实验记录单等物品和器材。其次,指导学生熟练量筒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活动引入,揭示新课题。1、复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操作、计算方法。2、教师演示溶解实验,揭示课题。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利用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想办法测量出桌面上石块的体积。具体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根据生交流,板书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2、教师演示实验,把食盐放到水中,搅拌后,提问:有什么发现?揭示课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象食盐这样均匀的分布到水中的现象就被称为溶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1、利用工具分组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全班交流具体测量、计算方法及结果。重点谈测量依据2、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放入食盐后,经过搅拌,食盐不见了。水变成了盐水。)二、探索研究。(一)提出猜想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跟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讨论交流,记录讨论结果。(二)验证猜想。设计实验方案,依据方案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即水的体积,盐的体积和盐水的体积。根据结果比较盐水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三)产生问题,寻找根源。结合两个实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问题,寻找根源教师提出问题。将适量的盐放入适量的水中,食盐溶解后变成了盐水,请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这盐水的体积跟食盐体积、水的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教师将学生提出的猜想归纳并板书。1、溶解后的盐水的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还要依靠事实说话。同学们打算怎样来验证你们的想法?2、根据学生交流的想法小结并提出实验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水和食盐,请同学们取适量的水和食盐,想办法测量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测量计算出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要求是:、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取的盐和水要适量,盐放入水中后 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测量盐水体积。教师将各小组汇报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以如下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水的体积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3、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师提出问题:想想还有哪些物体也有溶解的特性?比较:“溶解”和“测量石块体积”的两个实验,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交流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学生根据前面经验有可能提出如下猜想,盐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也可能有的学生发现食盐放入水中溶解了,因此认为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或者盐水的体积食盐体积+水的体积1、学生思考并交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取适量的水和盐,测量它们各自的体积,然后测量溶解后盐水的体积。再进行比较)2、各小组做好分工,按要求实验、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做好记录,填写实验记录单。(重点关注所取的食盐与水是否适量。测量体积的过程方法是否准确。)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3、学生观察各个相关体积数据,借助计算,比较水和盐的体积与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盐水的体积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或者盐水的体积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有的学生可能进一步发现,放入的盐越少,盐水的体积几乎等于原来水的体积)生列举具有溶解特性的物品。结合两个实验,寻找不同。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石块在水中后,仍然能看得见;盐溶解到水中看不见了。体积间的关系不同。即: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盐水的体积)三、回顾反思回顾这个活动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提出反思问题:谈谈活动过程中你都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这个活动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学生结合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四、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实验和查阅的资料,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写出实验报告板书设计有趣的溶解现象石块放入水中: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看得见、没溶解食盐放入水中: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盐水的体积溶解、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