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7841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基础整合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生产决定分配 1 生产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 2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 按劳分配 2 按劳分配 公有制 公有制 生产力 主体 3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资本 管理 居民收入 经济发展 辨别区分按劳分配 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 属于按生产要素 除劳动要素外 分配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 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 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 收入分配公平 要求 收入分配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的体现 2 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对平等 过大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2 兼顾效率与公平 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又 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 又要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也要防止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也要提倡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物质前提 保证 存在矛盾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收入悬殊 奉献精神 先富帮后富 拓展提升全面理解公平 1 就领域而言 要求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多领域实现公平 2 从实质上讲 强调机会的平等 不要求结果的均等 贡献大 收入高也是一种公平 3 收入分配公平 强调两点 一是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二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点一分配制度考点透析1 生产决定分配特别提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中 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 我国的分配方式 教材缺失点个体劳动所得 1 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所以 个体劳动收入不包含按劳分配成分 2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来自于自身的管理和劳动 经营和投资 是综合分配所得 易错易混1 2016 浙江卷 25D 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提示 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是农村分配的主要形式 2 2016 天津卷 6C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提示 股权激励方式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不是按劳分配 3 2016 江苏卷 9 分享经济有助于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提示 我国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 但具体到某项政策和措施可能会偏重其中某个方面 分享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效率 4 按劳分配即按劳动收入分配 提示 劳动收入在不同所有制条件下所属的分配方式不同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同时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此时属于按劳分配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另外还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我国的分配制度典例导引60多年来 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 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变迁 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D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解析 A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促成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A正确且符合题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 B不是根本原因 C既不是根本原因 在年代上也不符合题意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没有直接关系 排除D 知识拓展全面分析生产力因素 1 生产力包含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其中劳动者是主导因素 劳动工具是标志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地位 命题角度2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典例导引 2017 湖南长沙模拟 甲 乙 丙 丁四人 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 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 乙是一外国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 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 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工作一年后 下列对甲 乙 丙 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B 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C 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D 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 C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的条件是在公有制范围内 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 其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 而将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的收入则属于按技术要素进行的分配 乙在外资独资企业工作 其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获得的分配 丙作为个体经营户 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获得的分配 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既然持股就说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技法指导判定各种分配方式 1 依据范围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 依据分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 凭借管理 技术 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 依据形式判断 工资 奖金 津贴等是劳动收入 利息 股息 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考点透析1 收入分配公平 是什么 1 含义 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 认识我国的收入差距及其现状 2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意义 为什么 1 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2 分配与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有利于引导生产 扩大内需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 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 科学发展观 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的要求 5 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怎么做 教材薄弱点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方法 1 初次分配是在直接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 资本 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 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在企业中工人的工资 企业的利润和上缴国家的各种税收大都属于初次分配 2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 政府对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主要通过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 城乡之间 地域之间 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易错易混1 2017 全国 卷 14 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提示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2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 效率将会提高 提示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 但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3 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提示 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 而非同步富裕 4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提示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典例导引 2017 福建泉州第二次质检 国务院发布 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提出 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采取鼓励引导主动参加生产劳动 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推进产业扶贫济困 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等激励计划 该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保证实现困难群体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再分配注重公平 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以分配为导向 刺激困难群体提高脱贫能力 增加按劳分配收入 帮助困难群体精准脱贫A B C D 解析 C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通过政府救助制度激励困难群体增加收入 有利于通过再分配政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符合题意 通过鼓励 激励政策 进行产业扶贫 是以分配为导向 刺激困难群体提高脱贫能力 符合题意 错在 保证 材料没有明确点明是公有制经济 排除 方法指导 三看法 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一看分配的领域 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 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 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 再分配主要是国家或政府 三看分配的手段 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 税收调整 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 命题角度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典例导引 2016 浙江卷 25 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 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 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 这告诉我们 A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B 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 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D 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解析 B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民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B符合题意 A材料未体现 C说法过于绝对 按劳分配是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D错误 热点聚焦关注时政 拓展视野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热点说明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加快质检系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17年4月5日 质检总局官网发布 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 提出 合理使用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规范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 意见 对促进科技转化的各种贡献作出了奖励比例指导 以分配方式 分配原则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 提高发展效率 是国家发展大计 是命题热点素材 热点预测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小李拥有某名牌大学医药卫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 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 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 小李任院长 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 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 的股份 这体现了 A 对科技工作者技术所有权合理性的确认B 按资本要素分配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C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得到落实D 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 分配制度与提高效率2017年5月27日上午 湖南省科技厅召开党组扩大会 传达贯彻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 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 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 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发展效率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A B C D 3 完善分配制度 促进国民经济创新发展在首个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即将到来之际 河南省2017年5月24日召开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表彰大会 材料一此次表彰活动由河南省人社厅 科协 科技厅 国资委 教育厅 工信委六部门共同设立 河南省创新争先奖 这也是河南省首次设立该奖项 其中 奖章10个 奖状20个 奖牌10个 此次受到表彰的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 奖章获得者 奖牌获得者 将分别给予1万元 3万元 5万元奖励 材料二会议强调 全省科技工作者要加强转化创业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使科技文明普惠共享 厚植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土壤 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推出更多河南智造 河南创造 1 结合材料 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 说明该省进行科技奖励的意义 2 有人认为 科技工作者不属于低收入群体 对他们进行奖励 不利于分配公平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解析与答案 1 C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小李没出一分钱的现金而获得一定收入 这说明他的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 B明显错误 小李是在一私营企业工作 不是按劳分配 D说法错误 小李是凭借自己在医疗工作中的管理经验被私营企业看中的 他不是科技工作者 A说法错误 小李的收入是通过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获得的 C说法正确 2 A本题考查分配制度与提高效率 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 落实按技术要素分配制度 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贯彻创造驱动发展战略 符合题意 材料侧重完善分配制度以促进效率提高 与题意无关 不符合题意 题意是要提高科研人员而非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 辨别区分区分各种政策的作用 1 当前阶段 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重要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 这是就政策合力而言的 不要认为任何一项政策都在兼顾效率与公平 2 具体到某项相关政策 往往是旨在提高效率或促进公平 如扶贫 主要在于促进公平 但也会有提高效率的一面 再如科技奖励政策 主要在于提高效率 3 解析 第 1 问知识限定为收入分配 事件限定为进行科技奖励 角度限定为 意义 回答本问 应从奖励本身考虑完善分配制度 从其作用考虑提高效率 第 2 问属于辨析题 应从科技奖励提高效率 为促进公平打好基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 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2 科技工作者不是低收入者 对他们实施奖励政策 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 是公平的重要体现 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 有利于提高效率 从而为促进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