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5431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二十一第5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教具:将教科书第105页的整理图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希望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二、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1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2)教师梳理: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2)教师梳理: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3实例感知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区别(1)指出课桌面或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和面积。(2)请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3)教师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它应使用长度单位。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1)整理内容整理出我们研究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2)整理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要求简洁明了。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整理。(2)四人小组内交流整理结果,推选出一份最优整理方案,并作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有意识地筛选汇报小组。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1)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多媒体展示)(2)师生共同梳理出教科书第105页上的整理图示,课件中暂不出现图示中的公式推导箭头。(3)请学生一起读一读梳理出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四、回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公式间的联系1回忆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2)教师梳理: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做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圆也可以通过分割转化成长方形。实际上,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课件中加上第一排推导箭头)2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2)教师梳理: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在研究梯形的面积时,我们也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也就是说,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课件中加上第二排推导箭头。)3梳理提升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五、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 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5 dm,高是3 cm,面积是()cm2。(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6 cm,面积是()。(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3 cm,下底是2.7 cm,面积是25 cm2,高是()cm。(6)一个圆的半径是2 c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2教科书第106页课堂活动第2题(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独立作图。(3)集体订正。(同学们可能出现了多种画法,只要两个图的面积相等都是正确的)。(4)梳理提升:同学们要想画得又对又快,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底画得相同,三角形的高画成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就一定相等;另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高画得相同,三角形的底画成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3练习二十一第5题学生自行读题,独立完成。六、课堂总结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生物下册 5.1能与能的形式教案 上海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常见现象比如“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体会人类活动离不开能;进一步拓展理解任何活动都需要能量才能进行。2、认识动能、声能、光能和热能的含义。3、通过童年的游戏:荡秋千和蹦床,体会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的含义。4、通过点燃食物和酒精灯,明白化学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包括燃烧)才能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5、通过观察开/关电灯前后状态的变化,了解电能是在“通电状态”下存在的。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能量的各种形式。难点:分辨能量的各种形式。三、教学准备1、教学器材:玩具机器人,酒精灯、火柴、小包装饼干、镊子等2、教学资源:ppt, 图片,作业纸四、教学流程人类活动离不开能量。活动1玩具机器人实验认识动能、声能、光能和热能讨论、 测血糖导入活动活动2录像:荡秋千和蹦床认识化学能活动3实验:燃烧食物认识势能活动4实验:观察开/关前后电灯状态的变化认识电能总结:各种能量的形式1、流程图概念图能量energy1光能light energy2声能sound energy3热能heat energy45运动的物体食物、燃料太阳、篝火干电池、发电站_的弹簧由产生由释放储存于由释放由产生储存于由产生2、内容与设计【导入活动】问题讨论“人类活动离不开能量”活动目的:1、通过讨论“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及学生举例,体会人类活动离不开能。2、 通过对课本活动4.12“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第一册教材)的回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能量的多少与运动剧烈的程度有关。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进行讨论和解释。讨论问题:生病吃不下饭时有什么感觉?谈体会。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多的两项活动;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少的两项活动;举例你不需要花费能量的一项活动。回顾课本活动4.12“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的实验及其解释。思考:粒子的运动与能量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任何活动的发生都需要能量。提出问题 ,在学生的回答中强调“能量”一词,简称能。解释学生所说的“力气”就是活动需要的能。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任何活动都需要能量才能进行。能量的多少与运动程度有关。能量大,活动剧烈或多样,能量缺少,活动相应减弱,如生病时。【活动一】认识光能、声能、热能和动能活动目的:1、通过演示实验“机器人实验”,认识动能/盛能/光能/热能。2、通过举例,增加对生活中常见能的形式的理解。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看演示实验,完成作业纸,猜测“可能存在的几种能的形式”。可能存在:动能/声能/光能/热能思考。活动:将自己的手放在颈部,并发声,感觉振动。举例: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举例日常所见的光能(如太阳光、电灯光、烛光等)举例日常利用的热能(内能)(晒太阳、烤火等)引导学生根据作业纸的要求,学会观察,得出结论。提问:什么是动能/声能/光能/热能呢?除了这些能量的形式以外,还有哪些能量?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种能量形式的定义。物体振动发声,具有声能。【活动二】认识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活动目的:1、通过童年的游戏:荡秋千和蹦床,体会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的含义。2、了解水力发电(如三峡大坝)是人类利用势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回忆童年荡秋千的感受,体会位置(或高度)发生变化,并有前后(上下)摆动的趋势。举例:曾经见过的利用位置势能的例子。讨论问题:蹦床为什么要在弹簧垫子或充气垫子上玩?举例生活中利用弹性势能的事例。(圆珠笔的弹簧伸缩等)录像:荡秋千和蹦床荡秋千时,推你的人运用了什么形式的能?你的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储存的能量,是一种势能,也叫位能。物体所处位置距离地面越高,则其势能越大。图片:瀑布或水力发电介绍水力发电是人类利用势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方式。垫子内的弹簧受压,势必要反弹。所以说,物体受压或被拉长时,就储存势能,也叫弹性势能。【活动三】认识化学能活动目的:1、通过点燃食物和酒精灯,知道化学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包括燃烧)才能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2、 知道人类目前使用的燃料都具有化学能。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实验:在酒精灯上燃烧饼干(食物),体会化学能的释放(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举例含有化学能的物体三种,简单说明理由(人类目前使用的燃料都具有化学能)。化学能是潜藏于含能物体内部的能量,它要通过化学反应(包括燃烧)才能把能量释放出来。一种物质燃烧后会变成另外的物质,这就是化学反应。(如食物、石油、天然气、炸药等燃料),强调电池中贮存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活动四】认识电能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教室内电灯(开/关)状态的改变,明白电能的含义。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仔细观察电灯(开/关)状态的改变,思考“是什么能量影响了电灯的状态?”。举例含有电能的物体三种,简单说明理由强调“通电状态下”。【回顾与小结】人类活动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总结)活动目的:通过练习,总结“人类活动及一切自然界的活动都离不开能。”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完成作业纸(复习能的形式)回家作业:思考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尽量多的玩具。指导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纸。细化“玩具”的具体要求。【拓展内容】核能 nuclear energy核能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在,核能被许多国家用来发电。铀元素被普遍用于核发电。1千克的铀元素释放的能量等同于1363吨煤炭释放的能量。3、设计说明本节课是能与能源的第一课时。主要由“人类活动离不开能”和“各种各样能的形式”两部分内容组成。学生对于“能量”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因此首先借助和“力气”作类比,帮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能量?什么状况下存在能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逐步理解“人类活动离不开能”。第二部分“各种各样能的形式”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能的形式”的定义相对空洞和乏味,不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我以学生非常喜欢的“玩具机器人”引入,通过观察玩具机器人工作时的状态,先认识“动能/势能/光能/热能”四种能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分别通过“食物燃烧”和“观察电灯”两个体验活动,深入浅出的将枯燥乏味的“能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能力,从而树立起“科学为生活服务”的概念。五、训练与评价:课堂作业纸活动一:和机器人一起跳舞1、当老师打开机器人后,仔细观察,写出三个变化。_2、当老师关上机器人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_3、根据以上的观察,猜测有哪些能量的形式存在。_作业: 在这个场景中有哪些能量的形式存在?(A) _ (B) _(C) _ (D) _(E) _ (E)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