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47055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word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教学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采取畅所欲言的主动抢答式、七嘴八舌的分组讨论式 情感体验的对话表演式、百家争鸣的自由发挥式,使学生眼、耳、口、手都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各有所得。教学方法巧用材料、哲理名言,成语故事,创设情境导学法、讲解法、联想法归纳法、图表法、纲要信号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引起共鸣。放录像:“百家争鸣”使学生了解有哪些思想家及所属学派。导语连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们的风采”。出示第9课课题。出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第一板块孔子思想 教育成就(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介绍孔子生平。孔子生于前551年,死于前479年,姓孔名丘因排行老二字仲尼。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国强大起来。但因鲁定公听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55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走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第一步:学习思想政治主张1讲故事: “苛政猛于虎也”什么意思?考查学生。2教师补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由此引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补充:孔子的仁包含“忠孝宽惠”等一切美德。至今是我们做人的最高标准,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他的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我国xx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第二步学习教育成就。1首先提问:你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论?(小学学过)教师补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指导看书,完成讨论题: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四人小组讨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2最后出示国画:孔子“逝者如斯夫”提醒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第三步 知识拓展:展示与孔子有关的各种图片回答已有知识。了解孔子生平。看书自渎培养自学能力。展开想象回答问题。结合做人的道德,进一步认识孔子思想,增强崇敬感。合作讨论 集体探究发挥群体智慧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历史与现实结合,认识孔子的伟大之处 第二板块老子思想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引出老子。第一步 材料展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让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引文反映了谁的学说?出自他的著作_ _。引文中包含着什么思想?总结:这是朴素辨证的思想。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故事。第二步展示老子主张“以柔克刚”。说成语“滴水穿石”。提问:老子辨证的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教师总结:老子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在他思想基础上兴起的道教与儒教、佛教一起成为影响的我国三大宗教。但他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清静无为,万事不要去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会快速阅读课文快速提炼知识,快速记忆的能力。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加深对老子思想的认识。第三板块 百家争鸣除了老子、孔子以外,还有哪些思想家呢?引出百家争鸣。第一步学生活动:“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有哪些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每组代表其中的一个学派,抽签决定派别,后由小组推荐代表阐述本学派论点,其它小组可指出其不足之处,形成全班“百家争鸣”的局面2交流完成图表:时代/代表/学派/主张。(附后)。采取空当接龙形式,完成表格。第二步学生活动:完成找对子墨子 改革法治孟子 知己知彼庄子 无为而治韩非 兼爱非攻孙子 仁政第三步判断题。两种观点那个正确诸子百家辩论争鸣,观点完全是对立的,吵的可热闹啦!百家争鸣的观点,不可能都是对立的,但他们都踊跃发表看法,当然热闹!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自读总结,小组交流,培养自学能力检查自我探究的结果,提高记忆与分辨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纲要信号图表总结本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附后)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步:百家争鸣: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也可以辩论。第二步:迁移应用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法?为什么?2哪家的学法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3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学校、班级结束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锻炼创新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活动1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2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附送: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上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word教案教学目标:(一 ) 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2通过观看演出、录像、听故事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及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通过对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板书设计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的兴起与壮大15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汉朝与匈奴的战 昭 君 出 塞 -汉朝与匈奴的和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天堂,学生随唱,营造学习本课气氛,欣赏汉武大帝片尾曲等待师:在刚才的乐曲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广阔、优美、和谐的草原风光, 还听到了古代草原的金戈铁马和前方战士的奋勇拼杀。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共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边疆各民族的是是非非。认识和了解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第十五课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导入设计目的:用歌曲导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乐曲的对比直观感知本课的主题“和与战”二、学习新课第一环节: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自学指导一】欣赏图片,回顾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多媒体播放关于匈奴民族的特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对外交往的图片(思考2分钟)1这是我国古代哪个民族?它的首领被人们称作什么? 2他们生活的地点在哪里? 3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什么? 4匈奴对内地的进扰开始于何时?秦始皇采用什么样的策略?5秦朝同匈奴之间发生了哪些大事?教师对第5个问题进行点拨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移民戍边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不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思考、发言,一环扣一环,通过第4、5小题的探究回顾,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自学指导二】自学课本第一目“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一: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首领叫什么? 冒顿问题二: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一是匈奴经济有所发展,二是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建立了一支强大骑兵队伍。 问题三: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回答准确后,进行记忆巩固(可用记忆比赛你问我答等方式)过渡语:匈奴强大起来以后,乘中原战乱之际,不断南下掳掠财物。【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按照历史学习小组思考下面三个问题,进行交流:1反观建国之初的西汉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2匈奴对内地的进犯有何影响?3面对经济实力远远高于西汉的匈奴,汉高祖只好采用哪种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和稳定边疆人民的生活?学生的讨论要不拘一格,分组发表言论,然后总结得出被迫“和亲”原因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弱。这个地方是本课的升华所在。 教师点拨:1、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争霸,使中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皇帝连找四匹同样颜色的马竟找不到,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可见国力的衰弱,在与匈奴战争中处于劣势。2、严重破坏了北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3、“和亲政策”: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过渡:这个和亲政策达到换来和平的目的了吗?没有,匈奴仍年年挥师南下,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要取得边境的安定,只有在军事上打败匈奴才能阻挡住匈奴贵族的掠夺铁骑。接下来学习第二个问题。(利用问题思考和比较的方式自然过渡。)第二环节:卫青、霍去病破匈奴【自学指导三】自学课本“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结合战争示意图,仔细阅读正文,浏览小字部分,对照地图,思考解决下列问题:1汉武帝时的汉朝国力怎样?2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匈奴民族咄咄逼人的进攻,结合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你应该怎么做呢?到底是“和”还是“战”! 3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大败匈奴的这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叫什么?( )指挥这场战役的著名将领是 ( )( )在位皇帝是( ) 双方交战的时间是 ( ) 分几路出击 ( )地 点 ( )结果呢? A.汉武帝时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此后“漠南无王庭”,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比一比,哪一组的实力最强?(对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相关知识 在小组之间进行挑战性的问答,活跃课堂,加强记忆,把握重点。)1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结合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战役形势图再读课本,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同学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下面3个探究问题,是老师预设的。问题的出示要根据学情而定。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思辨能力的提高。(1)“战况报道”:学生指图并生动描述卫青、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的史实。 (2)“战地采访”:“冠军侯”霍去病的事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补充1:卫青: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补充2: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0多岁,第一次随卫青出征即获成功,深得汉武帝赏识,称:“你年纪轻轻,便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威震敌胆,就封你为“冠军候吧!”体育比赛中的“冠军”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他一生中曾六退匈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他的名言。【探究感悟一】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有何作用?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北方边郡长期以来所受到的匈奴的威胁,基本得到解除。他们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加以引导,但不要自己叙述,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合作探究二】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有何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理性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国力的强盛与否决定战和。知识综合: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国的势力,封国越来越小。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财政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军事: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过渡: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但是无情的战火,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汉武帝晚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颁下了著名的“罪己诏”,公开向天下人检讨自己的过失,他认为正是自己连年用兵,使天下人愁苦,国力耗损,他表示从此不再用兵,要与民休息。一代杰出帝王汉武帝敢于向天下人检讨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能改正,这在封建帝王中不多见,他的这种精神,应该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有没有比战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民族矛盾与冲突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目 借用“罪己诏”的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对“战争”的认识。从而由“战”过渡到“和”第三环节:昭君出塞故事:王昭君【自学指导四】结合本目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片,仔细阅读正文,浏览小字部分, 解决下列问题1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2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扬?(建议教师分层设问启发)欣赏“昭君出塞”图(投影图)。(荒凉、寒冷、 落后) 假如你是昭君,你去不去?据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去:和平使者。不去:太苦。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结合资料,分析“昭君出塞的作用”。A、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B、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对于资料的意思,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资料意思弄明白了,也能理解昭君出塞的作用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再以文字形式在银幕上点出,便于强化记忆和学生笔记教师点拨: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合作探究三】1、汉初的和亲与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什么不同?教师点拨:汉初的和亲是在匈奴强大下,西汉限于国力,被迫采取实行的。昭君出塞和亲是匈奴主动的求亲,是汉匈关系有好的体现。【探究感悟二】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为祖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应做些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发言不一定要求很全面,教师应热情鼓励,可提示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整体感知: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秦汉时强大起来。秦始皇曾派蒙恬攻打匈奴,汉朝与匈奴有战有和,和为主,冒顿统一蒙古,有利于蒙古草原政治经济的发展,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保护了中原的农耕文化,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为汉匈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师生共同完)三、基础演练:1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始皇末年 C西汉 D秦汉之际2匈奴统一后生产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3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事件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D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4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5下列和反击匈奴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汉文帝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汉元帝A B C . D6说一说:汉与匈奴的关系:汉初:汉武帝: 汉明帝:回扣课本基础知识,由简到难,面向全体;针对重难点,巩固提高。四、走进历史,探究升级1评一评: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对于汉武帝和王昭君历史上这两个“一刚一柔”的人物,选取一个你所欣赏的人物进行评价,说说你赞赏的理由。2收集并诵读和匈奴有关的古诗:如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假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写一写:(下面是历史剧“昭君出塞”的剧本。已有部分旁白,请你分别为汉元帝、王昭君、呼韩邪单于配台词)(旁白):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汉元帝在位时的一天,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呼韩邪单于: 汉元帝: 呼韩邪单于: 汉元帝心想:蒙古草原又远又冷, ,怎么办呢?有了,在宫里挑选一名宫女,把她做为公主嫁过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他下令:“ ”(旁白):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当时有个画工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时,如果宫女给送点儿礼,他就画得美一点儿,不然就画得丑一点儿。王昭君性格耿直,当生活在深宫里的王昭君听说这个消息后,她想: (旁白)于是,王昭君求见皇帝:汉元帝:“ 去,快去,给她准备嫁妆!教她学习匈奴语及匈奴的生活习俗,一切按公主待遇。”(旁白):没多久,王昭君学会了 。到了出嫁的日子,身着盛装的王昭君风姿绰约地来到了大殿,拜别汉元帝: “ ”随后与呼韩邪单于乘马离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汉元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因为他十分惊讶皇宫里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宫女!(旁白):昭君出塞50余年间,王昭君教会匈奴人 汉匈两族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设计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要求每一小组评选出一份,组与组之间交流,后全班交流,可用展示会或班内张贴等方式进行激励)教学反思: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往往显得枯燥、乏味。这节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优美的草原风光、动听的歌声、精彩的故事、共同的探究当中感受历史的精彩、魅力,从而掌握历史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匈奴的历史,深刻体会中国的历史是有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