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2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4267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2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2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2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2苏教版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即使也”造句。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难点:指导用“即使也”造句。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诗句的意思。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指导读准字音。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5、简介贾岛:(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课题,齐读。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四、检查自读效果。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五、指导书写生字。皎、骑、僧:左窄右宽;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尚、妥:上小下大。贾:上宽下窄。愈:上大下小。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推敲皎 斟 尚 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3、用“即使也”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5、理解重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导读好这句话。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2)指导朗读。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第三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3、学生交流。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5、比较分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第四至六自然段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2、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2)分角色朗读。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第七自然段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1)指名读。(2)给“思索”找近义词。(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6、映示韩愈说的话。(1)指名朗读。(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第八自然段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2、齐读第八自然段。三、指导讲故事。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3、学生练讲:(1)各自练讲。(2)分小小组练讲。(3)各组推派代表讲。(4)评选“故事大王”。四、指导造句。1、映示原句。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3、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这次考试,_,也不应该骄傲。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3、写出近义词。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9推敲教案3苏教版一、导入新课1、前几天我们学过唐朝诗人贾岛的一首什么诗?谁来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寻隐者不遇)2、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誉为“苦吟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贾岛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推敲)。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8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并指导长句子的停顿。4、理清课文脉络。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第二段(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第三段(第八自然段):讲“推敲”的引申义。三、学习生字四、布置作业一、复习导入1、读读下列词语。即兴 妥帖 恰当 吟哦 簇拥 避让冲撞 斟酌 宽恕 莽撞 宁静 衬托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比比划划 犹豫不决 很有兴致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分段情况。二、精读感悟1、细读第2自然段。(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多美多幽静的夜晚啊!你能读好这一句吗?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指导朗读这句话。(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这么幽静的地方,这么优美的风景,引得贾岛诗兴大发,可是朋友不在家,于是,他即兴写下一首诗,赠给友人即兴是什么意思?(看到眼前的景色写下的,触景生情,有感而发)(4)练读这一自然段。(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2、细读第3自然段。(1)出示图画。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指名动作表演(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读后讨论。(3)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更好,好在哪?(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一起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贾岛的专心致志来。是呀,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上人物活灵活现,我们在平时就应该细心观察,作文时加上这些细腻生动地细节描写,一定可以给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大街上的人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学生读都感到十分好笑。)如果当时你也在街上,会笑他什么呢?(这个和尚疯了么?这个和尚好傻啊!)可是贾岛太专心了,完全不知道大家在笑话他啊!(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3、细读第4-6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贾岛的如痴如醉?用横线画出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ppt:闯)这个字有几个意思:一、猛冲;二、离家在外谋生或经受锻炼;三、惹祸,看看在这句话中,作哪种解释?从这个“闯”字中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没有注意并且闯了进去,可见贾岛当时是多么投入多么认真啊!)冲撞了朝廷命官可是要重判罪的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请同桌一个扮韩愈,一个扮贾岛,读第5、6自然段,体会当事人的心情。指名生读,教室旁白。学生点评,指导朗读。(注意韩愈的语气,先是生气的、威严的,贾岛是诚恳的、谦虚的)教师读旁白,男生扮韩愈,女生扮贾岛。4、细读第7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用敲字更好些,理由有三:一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敲”字读起来也更响亮些。)你同意吗?(同意)但是老师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同学们,为什么“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呢?而且“推”和“敲”都是第一声,为什么读“敲”要响亮些?(古人很讲究用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了,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敲门”就打破了这无声,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因而更显得环境幽静。)(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4)练习朗读、表演。(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5、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推敲”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看样子,斟酌文字,还真蕴含着大学问呢!现在你还觉得贾岛可笑吗?为什么?(不可笑,贾岛是个创作态度严谨的人,他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谨认真,他写诗作文总是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因此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他和韩愈之间这段“推敲”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第八自然段)三、当堂练习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四、总结全文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五、拓展阅读王安石“炼字”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王安石任宰相,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不久就被罢了官,回到江宁。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天,船停泊在瓜洲。王安石站在船头,极目远眺(tio),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他触景生情,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变法运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朝廷内部斗争尖锐,又使他觉得前途迷惘(wng),不由触动了自己留恋家乡的浩荡情思。他走进船仓,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写下了一首名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最好,因为春风比喻着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字不够生动、有力。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于是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第二天一早,王安石又来到船头上,忽然看到岸边一片草地,是那么的青翠碧绿!他精神一爽,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这样,“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六、布置作业1、背诵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课下继续搜集有关“炼字”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