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829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的颜色、轻重、黏稠度方面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多种方式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教学重点:液体轻重,黏稠度的性质。教学难点:液体轻重的性质。教学准备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食用油、蜂蜜、牛奶等液体、量杯、天平、勺子、塑料袋、表格等。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许多液体,说说你都知道有哪些液体?2、出示两种没有名称的液体,(酒精和醋)请同学们帮帮忙,判断这是什么液体?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味”)3、讲解:气味是液体的一个特点,液体还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液体好吗?(板书“认识液体”)(二)引导探究1、认识液体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是液体的性质。请看讲桌上摆了很多种液体,这些液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讲桌上的液体有牛奶、豆油、蜂蜜、酱油、醋和红色的水)(根据回答板书:“颜色”)出示食用油和蜂蜜,这两种液体你们每个桌上都有,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辩认它是什么液体。(根据回答板书:“味道”)讲述:刚才我们大家提到颜色,气味和味道这些都是液体具有的特点,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些特点叫做性质(板书“性质”)但液体的性质不仅仅表现在颜色,气味和味道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说说你还想研究液体的哪些性质?2、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 板书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生:液体的轻重,液体的形状,将液体混合后会怎样,什么样的液体流动得快等问题) 和学生一起把提出的问题合并归类,选出将要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请12个小组来汇报,其他小组给他们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 发表格,先假结论是什么样的,并先把预测写在纸上。实验过程预测结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把水倒在不同形状的容器里。2、把水装塑料袋里,捏一捏。3、倒出相同多的油和蜂蜜在天平上和水比一比。4、把油,洗洁剂,水同时倒一点到斜放的板上。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请12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轻重不同,黏度不同。(三)教师课堂小结课后反思您对本课的意见:附送: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本单元是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系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及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和行为,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本单元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1.3知道利用根据观测比利用感官更准有效。5.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5.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6.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科学知识:1.1知道可以用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和测量天气。1.2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1.5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1.7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1.8懂得天气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活,造成动植物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4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2.1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4.2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1、今天天气怎样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2、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1、搜集不同年代观测气象的方法。2、准备设计气象符号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2、 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一)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说说今天我去哪里玩?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1) 学生汇报。(2) 师生小结,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2、 从哪里可以得到关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1) 学生讨论。回忆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以及获得天气预报的饿不同渠道。(2) 小组汇报。(3) 师生小结。3、 认识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等各种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1) 学生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2)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表示天气的符号。(3) 知道学生观看图片,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4、150多年前,人们是怎样观察天气的?(1) 小组讨论后汇报。(2) 师生小结。5、大家想一想谁最关心天气?人们所从事的哪些活动,哪些地方受天气的影响,有哪些影响?分组讨论后汇报。师生小结。(二) 课后作业。1、 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词语。2、 设计天气符号。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2、气温是多少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一、教学准备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2、百叶箱。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二)自主学习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C、观察百叶箱。(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1、分组讨论后汇报。2、教师小结。(一)、课后作业判断题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课后反思: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3、雨下得有多大一、 教学目标1、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2、 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3、 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4、 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二、 教学准备1、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2、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2、 复习引入。(二) 自主学习1、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2、 做个头发湿度计。3、 小组合作来完成。(1) 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2) 师生小结。4、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1)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2) 分小组进行测量。(3) 小组汇报。5、 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6、 教师小结。(三) 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课后反思: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4、今天刮什么风一、 教学目标1、 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2、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3、 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二、 教学准备1、 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2、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2、 复习引入。(二) 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1) 分小组进行观测。(2) 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3) 小组汇报。(4) 教师小结。2、 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3、 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1) 准备好制做材料。(2) 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4、 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三) 课后作业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课后反思: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5、气候与季节一、 教学目标1、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2、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3、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4、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二、 教学准备1、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2、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复习引入。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二) 自主学习1、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 四人小组讨论。(1) 秋天气候的特征。(2)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3) 小组汇报。(4) 师生小结。3、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1) 小组讨论后汇报。(2) 教师小结。四、 课后作业1、 观察小动物。2、 观察植物。3、 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课后反思: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