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1081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 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诸多因素 并通过比较 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3 比较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 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 分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一 两个概念 工业化与城市化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 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 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核心 城市化的意义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 1 工业化 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二 三个问题 两个关系一个做法 二者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往往通过优惠政策 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 如 珠三洲等 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珠三角 一 概述 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 三类位置关系 2 范围 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 东莞 中山 佛山 江门 惠州 肇庆共9个地级市 二 对外开放的前沿 阅读P70 72内容思考上述问题 思考 为什么珠三角地区会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为什么该地区从原有的比较薄弱的工业基础 如今已经迅速成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1970 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外因1 怎样调整 有何影响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在工业内部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补充 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后顺序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外因2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外因2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影响 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的优势 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 利用港澳贸易渠道 大量出口商品 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3 良好的区位 内因1 历届广交会参展客商人数和成交额 趋势 迅猛增长影响 为珠三角地区面向出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同时该图也反映出该地区出口企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迅速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改革开放以后 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 通过投资 引商 引资 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第一侨乡 江门 4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内因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小结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有着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及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 契机 内因 先机 推动力 P72 活动 1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政策 区位 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 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思考下列问题 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1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2 与全国其它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2 根据上述结果 你认为珠三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区位 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的政策 问题 既然改革开放政策是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那么改革之初 中国政府为什么优先选择珠三角地区实施改革开放 而不选择其他地区 比如成都市 呢 明代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 清代后期 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人们很日早就有下 南洋 的传统 外向型意识强 分析 珠三角的区位优势 历史和人文环境决定了改革之初 中国政府为什么会优先选择珠三角这个地区实施改革开放 这也说明了社会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一 工业化的推进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一 工业化的推进 读图4 20 思考以下问题 1 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趋势 2 以1990年为界 之前和之后的变化速度是否一致 3 该地区产业结构大致呈现怎么样的变化 逐渐增长 不一致 90年之前增长缓慢 之后增长比较迅速 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下降 第二 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一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 小结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 大致以1990年为界 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阅读教材P73 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工业化 与城市化 推进的第一阶段 1 时间 1979 19902 条件 1 问题 2 优势 3 主导产业 4 特点 5 原因 6 影响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劳动力资源丰富 侨乡优势 政策优势 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 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 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1 时间 1990年以后2 条件 1 问题 2 优势 3 主导产业 4 特点 5 原因 6 影响 政策优势不明显 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 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外商投资规模扩大 该地区多年的初级阶段的积累 使得本地区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 使城镇数量猛增 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工业化 与城市化 推进的第二阶段 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劳动力丰富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附加值低 政策 侨乡优势 资金 技术 设备 生活消费品加工厂 改革开放初期 外商投资规模小 吸引外资额增长较慢 珠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 引进 建立 第一阶段小结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经济发展 劳动工资水平提高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升级 世界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结构调整 珠江三角洲地区 抓住机遇 第二阶段小结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二 城市化的推进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与1985年相比 2002年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主要变化有 1 城镇数量迅猛增加 2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3 城市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 城市化的推进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P75活动 根据下图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P75 活动 分析 1 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 2 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珠三角国道省道 市街化 一字长蛇阵 现象 材料1 城中有村 村里有城 村外现代化 村里脏乱差 四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城中村 材料2 从2005年爆发 民工荒 以来 缺工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珠三角的上空 民工荒不只是简单的劳动合同法的问题 更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 那些技术含量低 规模不经济 只会依靠挤压劳动者待遇来获利的企业 将在新一轮民工荒中淘汰出局 材料3 2004年统计 广东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0 55亩 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0 8亩的警戒线 1997年以来 全省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高达50万亩以上 同期广东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 消耗土地5 09万亩 不少地方已面临有项目 无地可用的严重困境 材料5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的土地 项目 龙头之争影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 除了高密度的机场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产业结构也日渐趋同 汽车本是广州的 独门暗器 但最近深圳放言也要搞汽车 会展业方面 广州有广交会 深圳有高交会 东莞有电博会 恶斗的结果 便是整体力量的削弱 区域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但珠三角整合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其间的经济利益协调 材料4 从1978年到1998年的短短20年 珠三角的城镇密度增加了至少10倍以上 从超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镇数量构成看 珠三角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级别呈1 6 5 20 而长三角是1 3 4 4 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的珠江 材料6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 酸雨频率达45 4 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 开山采石造成的山体裸露不时可见 一遇晴天 则灰尘漫天等等 大气污染 1 大量占用耕地 导致耕地资源锐减2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4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5 环境污染严重 珠江水质恶化 酸雨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6 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7 其他 如噪声污染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 失业人口增多 影响社会治安 贫困问题等 小结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以上问题可以概况成三大类别 90年代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特别是长三角的崛起 本地区收到严重挑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 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问题一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图 4 25 1 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2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 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下降 3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的现象普遍 问题二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 交通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导致 三废 排放量大 但是处理量小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 1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 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 缺水问题突出 3 噪声扰民 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 耕地锐减 土壤肥力下降 5 森林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问题三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成为工业化 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 加强分工合作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 各城市功能不清 结构趋同 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 使得工业化 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 查处私招滥雇 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现象较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