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未选择的路》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0151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未选择的路》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未选择的路》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未选择的路》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未选择的路教案 鲁教版课题未选择的路授课教师主备人课时第1课时 (总1课时)课 型教读课审阅人教学目 标1理解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3背诵未选择的路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2. 分清象征与比喻教法学法朗读、讨论、启发教具投影仪,录音机板书设计未选择的路 弗洛斯特两条路 一条 消失在丛林深处从黄色的森林分出 一条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我选择这条)两条路 一条 延绵无尽很少足迹未经污染 一条 人迹更少(我选择了这一条)教后小结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法指导)学生活动估时导入课题投放目标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了解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思考“路”的含义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5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10问题研讨1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3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5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1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惆多年后的回顾、叹息。2明确: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4节,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第三、四节写未选择。可见,写作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是为深化主题。3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25课堂小结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5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诺言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结构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始“仿佛听到矮树丛那边有人在哭”),引子。写夏季的一个傍晚,“我”离开公园时,仿佛听到矮树丛那边有人在哭。第二部分(“我弯进一条小路”“立刻就朝出口处跑去”),故事开端。写一个男孩做游戏时,受命担任“哨兵”。别的孩子都走了,他还信守诺言,饿着肚子在黑暗中坚守岗位。 第三部分(“公园的大门还没有关上”“您为什么不立刻对我说呢”),故事发展。写“我”找了一个有资格让孩子离开岗位的军人,来解除孩子的诺言,叫他离开岗位。第四部分(“当我们走到公园的时候”“孩子也轻松快乐地笑了起来”),故事高潮。写小男孩得到长官的命令,才欣然“遵命离开岗位。”第五部分(“我们三人一起走出公园”结束),故事结局。写少校对小男孩的称赞,“我”对他的评价。学习参考:本文的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色彩:小男孩的对话中,表现了他的倔强、诚实、守信,敢于吃苦的精神。骑兵少校的语言中,读者能感受到豪爽、坦诚的性格。“我”的话以及心理活动,既有铺叙情节的作用,也反映了我热心待人的品质。什么是描写?描写,就是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着重形象的描摹,真实地、栩栩如生地表现事物。描写按对象划分有哪几类?按对象划分,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内容?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形特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采用工笔细描或概括描写。工笔细描,是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概括描写,只描绘大致的轮廓。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人物动态过程中的神态、表情速写,来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例子见附录)什么是神态描写?神态描写,属于外貌描写。在记叙人物活动的过程中,采用概括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通过比较,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神态,还可以采用逐步深入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表情的发展变化。什么是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什么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态、言语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语言描写有:一个人的“独白”、一个人对别人的“话语”、两个人的“对话”、几个人的“会话”等。什么是心理描写?它包括哪些内容?心理描写,是通过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思想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心理描写直接说明人的心理过程,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它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同时采用直接描写,要把想什么、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都写出来,这样才能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其次,要把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写出来,这样,读者看了以后才有真实感。心理描写包括:感受、幻想、梦境等。质疑思考:举例说明本文对话描写的作用。本文的对话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我不能走”,“我是哨兵”,“我答应过了”,“难道这样行吗”,“我是中士”,简短的语言中包含着孩子的天真和诚信。举例说明本文外貌描写的作用。本文的外貌描写不多,却颇传神。“他的鼻子上有雀斑,他的裤子很短,不用腰带,而用背带,背带的扣子在肚子的前面”,写出一个天真的小男孩。举例说明本文心理描写的作用。 “我”的心理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小孩精神的可贵。“我”对小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起先“我心里想,这个孩子一定有病”;听了小孩的叙述,“我几乎要笑出来,但马上省悟过来,觉得一点也不可笑”;我想帮他;最后,“我心里想,他是什么也不怕的”,“还不知道他长大之后是一个做什么的人,但不管他做什么,我敢保证,他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举例说明本文神态描写的作用。本文的神态描写也很传神,多处写小男孩的“哭”和文末写他的“笑”,表现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坚强、诚信。课文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他是不是傻子?小男孩是个既充满童趣,活泼可爱,又有坚强性格,恪守诺言的形象。这个小男孩不是傻子。他的行为看似可笑,但是他认为玩的并不是普通的游戏,而是坚持做人的根本,从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小男孩信守诺言,有坚强的意志,这是非常可贵的。因此大人对此很重视并给他很高的评价,称他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真正的人”。“我”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是联系小男孩和故事情节的纽带。“我”不是旁观者,而是一个帮助小男孩的热心人。正因为有“我”的帮助,才体现出小男孩的美好心灵。骑兵少校的出现有什么意义?骑兵少校的出现是故事的高潮。煞有介事的表演,近于好笑却又令人肃然起敬,为全文划了精彩的句号。小说表达了作者什么信念?本文通过一个小男孩游戏时信守诺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信念:一个人最可宝贵的品质是诚实守信,意志坚强;信守诺言,要从小培养。附录材料:外貌描写工笔细描 工笔细描,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示例 我的同学有一幅普通的但惹人喜爱的外貌。她有一头又黑又浓、修剪得十分整齐的短发,嘴巴较大而且轮廓清晰。她的鼻子较长,这大概有一点影响容貌。但我认为最动人的是她两道浓眉下长着的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很聪颖、活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她高兴的时候,这双大眼睛十分明亮,光彩熠熠。有一回,我记不清为什么事委屈了她,她一言不发,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我,仿佛在说:“你错了,知道吗?”几天后,我遇到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她那双大眼睛。只见它们放射出愉快的光彩,仿佛说:“知错就好。”摘自我的同学说明 这段文章先用“普通”和“惹人喜爱”这两个词语概括了这位同学的外貌特点。接着文章对“头发”、“嘴巴”、“鼻子”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了这位同学外貌的典型特征,如描写头发,从黑、浓、短、整齐四个方面进行细描。最后,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眼睛。眼睛外形的特点是“乌黑发亮”而且大。高兴的时候,眼神“十分明亮”、“光彩熠熠”;受委屈时,眼睛睁得大大的;谅解别人时,眼睛“放射出异常愉快的光彩”。文章通过外貌的工笔细描,使这位同学聪颖、活泼、坦率和真诚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概括描写 概括描写,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和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示例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他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呢!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强力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行列的前头。紧跟着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别人都习以为常了,他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白白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才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头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摘自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说明 这段文章运用粗笔勾勒法,描绘了伏尔加河上纤夫的形象。文章在勾勒十一位纤夫时,侧重点不同。领头的纤夫,写他的衣着和肩膀;中年人,写他的胡须和体型;高个子,写他的神态和动作;老头儿,写他的嘴唇和目光;汉子,写他的皮肤和目光;另一个老头儿,写他的动作;士兵,写他的皮靴;高个子,写他的神态;最后的老头儿,写他的神态和姿态。文章写出了他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写出了他们身受压迫和剥削,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存不满和抗争。动态速写速写是绘画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采用动态速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示例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摘自藤野先生说明 藤野先生描绘了藤野先生走进教室,上讲台的一个镜头。短文先写藤野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黑瘦、八字须、戴眼睛。接着写了藤野先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神态:将书放讲台上,说话的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简单的几笔,把一位态度认真、作风严肃的老师的形象介绍出来了。神态描写概括描写 采用概括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通过比较,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示例 大路旁有个小草棚,人们都挤在下边避雨。大伙说着笑着,谈论着这场好雨。有人甩着伞上的雨水,有人脱下衣服迎风晾着。这个小草棚顿时变得又拥挤,又热闹。 雨正下得紧,从大路上跑来一个姑娘,十八九岁,高高的身材。衣服被淋湿了,贴在身上,不时滴着水珠。一双很俊的眼睛,露出纯洁坚定的表情。她没有拧衣服上的雨水,也没有跺脚上的的泥,只用手轻轻掠了一下额前的几丝淋湿了的头发。她在草棚最边上找了一块刚能避雨的地方,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说明 短文先写人们挤地草棚下避雨的表情、动作,人们谈着、笑着,有的甩伞上的雨水,有的脱衣服晾着。接着写姑娘避雨时的不同神情,她既不拧衣服上的雨水,又不跺脚上的泥,还站在草棚的最边上。这些对比突出姑娘是位年轻的有心计的人,为下文作铺垫。逐步描写描写神态,还可以采用逐步深入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表情的发展变化。采用这种描写方法,既要注意前后联系,又要前后有变化。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但是这种变化,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有不协调的感觉;有时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的说明。示例 (一)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二)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四)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一个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说明 这是鲁迅的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神态描写:(一)祥林嫂初到鲁家时:祥林嫂虽然一身寡妇装束,“脸色青黄”,但是“模样还周正,”“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两颊却还是红的”。(二)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时:她依然穿孝,还是“脸色青黄”,但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仍旧“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三)祥林嫂到鲁家干活近一年时:“眼睛凹陷下去”,精神恍惚,“很胆怯”,“怕暗夜,怕黑影”,怕见人,“总惴惴的”,“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四)祥林嫂沦为乞丐、临死前:“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这四次神态描写,借助肖像描写,同中有异,变化发展,逐步深入,从前后对比中,表现祥林嫂衰亡的过程,体现祥林嫂的内心和思想的变化,反映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心理描写示例 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这个时候,他只要从火里跳回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背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摘自我的战友邱少云说明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看到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的心理活动。 当“我”看到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儿包住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火扑灭,一是邱少云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二是“我”去扯掉他的棉衣;继而一想,这样做会被敌人发觉,潜伏部队要遭受重大的损失,作战计划会全部落空,我不能这样做;接着担心邱少云忍不住会暴露;最后盼望出现烈火突然熄灭的奇迹。这段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我”的矛盾心理,写出了“我”的心理过程,非常符合当时的情景。这种直接描写法,能使我们读了以后,产生与作者一样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