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9545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庇、屠、辜、悯、悼”5个生字,读读记记“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勃然大怒、声名鹊起、哀鸿遍野、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 3根据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演课本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自学守法、护法的意识。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的卡片。 2查阅有关狄仁杰的资料,认识人物。 3收集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及事迹。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认识人物 1导语: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你还知道他们的什么事迹?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学生交流。(如包拯、海瑞等的故事。) 3过渡导入:一个国家要稳定要强大,不仅需要老百姓自觉守法,更需要执法者公正地执法、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 4板书课题:狄仁杰公正护法。(学生齐读课题。) 5理解课题,初识人物。 狄仁杰:唐朝大臣。历任大理丞、待御史、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多次任宰相。他为人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面折廷争。在规劝武则天恢复唐室、使国家免于内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善于断案,执法公正宽平,使不少无辜百姓免于受刑戮。 公正护法:就是指公平正直地维护当时的法律制度,保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自学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同桌互相读读认认,互相纠错正音。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文中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练习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生独立自学课文,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并理解。 指名认读,纠正错误。 教师重点强凋:执法不阿、包庇、哀悼。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解疑。 刚正廉明:刚强则正直,廉洁而清明。 执法不阿:阿,偏袒,迎合。执行法令、法律,不徇私迎合。 明察善断:指清楚地看到情况,善于作出审判。即明确地辨别案件或纠纷的是非,做出公正的判决或判断。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推崇备至:极其推重。 犯颜直谏:冒犯君主的威严进行规劝,使改正错误。 勃然大怒:因生气变脸色的样子。 宠信:宠爱信任。 敢怒不敢言:指心里虽十分气愤,但不敢说出来。 乌合之众: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滥用职权: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权力。 青红皂白:皂,黑色。比喻是非、情由等。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辅同安邦:盼助国君安定国家。 包庇:袒护或掩护(坏人、坏事)。 哀悼:悲痛地悼念。 出示文中四字词语,全班齐读,识记、积累。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 (第3自然段):犯颜直谏保将军。(第4自然段):刚正不阿惩罪人。(第5自然段):明察善断护无辜。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狄一代名相仁杰:刚强正直,廉洁清明,执法公正。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写狄仁杰公正护法。 第一层(第2自然段):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断案如神。 第二层(第35自然段):狄仁杰为了维护法律敢于犯颜直谏。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安排内容的。 (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材料的。先概括介绍狄仁杰是一位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政治家;接着用三个具体事例写狄仁杰公正护法;最后写狄仁杰辅国安邦,深为武则天器重和依靠。) 三、直奔重点段,体会公正护法 1师:狄仁杰身为大理寺的负责人,是怎样公正护法的呢? 2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围绕狄仁杰如何公正护法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3小组交流,互相评议、补充。 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犯颜直谏保将军。 了解狄仁杰如何犯颜直谏保将军的。 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循律准确。 讨论:狄仁杰如此不顾个人安危,犯颜直谏是为了什么? 学生分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总结学法,准备放手。师生回忆刚才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了解狄仁杰的言行体会其如何公正护法感悟其美好品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根据学法中的方法步骤,围绕课文第4、5自然段内容自主交流,畅所欲言。 刚正不阿惩罪人。 明察善断护无辜。 教师小结、过渡:文中的三个事例直接描写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感人表现,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狄仁杰护法的公正?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反馈交流。 “他到任第一年,便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 “于是,他们来到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到了流放地后,大家又集资立碑,颂扬狄仁杰的功德。” 四、课堂小结,归纳中心教师小结:课文就是这样,通过写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身为一名大法官,他明察善断、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他公正护法的行为背后,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了他那正直而伟大的心灵。难怪他会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难怪人们会集资立碑颂扬他的功德;难怪他能成为一代名相,深得武则天的倚重;难怪他病故后,武则天会悲声叹息,废朝三日以示哀悼。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合作编写小剧本,并进行排练。附送: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用心灵去倾听同课异构AB优质课教案A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课前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一、谈话揭题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三、研读感悟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3)学生交流谈感受。(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5、交流练笔。四、总结深化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小学梁幼华)B案设计 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一小广厦分校:张 鸿评改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刘冬梅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二、 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三、 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四、总结全文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全课评析:这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