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们有多大》word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9141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们有多大》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们有多大》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们有多大》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们有多大word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求长方形的面积。2初步学会运用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寻找合理的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找出所需的相应的尺寸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出示方格纸师:谁能说说,方格纸有什么作用?(通过它知道图形所占方格数,从而知道图形的面积。)师: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1cm),所以每一小格的面积就是(1c)出示图形A(衬于方格纸下) A B师:图形A和B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你怎么知道?(数方格)二、 探究新知:1、 规则图形:师:我把图形A放在方格纸上,你还能知道它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好方法?生:竖的占3格,横的占5格,53=15(格),每格1 c,就是15 c。根据面积公式S长=ab=5=53=15(c)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生:用面积公式比较简便,只要知道图形的长和宽,就可以马上计算出它的面积了。师:长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正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板书完整)2、 不规则图形:师:(出示图形B)那如果是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又有什么方法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呢? 3 2 B 1(1) 请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试一试。(2) 汇报交流:把图形分割成几个长方形割 S1=ab S2=ab S3= S1 =32 =43 =6 c =12 c S=S1S2S3 =6212 =24 c 把缺掉的4个角补全,成为一个长方形,再去掉4个长方形补 S1=ab S2=ab =(311)(211) =11 =54 =1 c = 20c S=S1S24 =2014 =24 c 把图形右边部分割下,并一分为二,再分别移到左边去移 S=ab =(211)(31) =54 =20 c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3) 出示图形C C师:刚才,我们分别用“割”、“补”、“移”的方法求出了图形B的面积。现在就请你在练习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图形(出示图形C)。生计算,并汇报: 补:把3块缺掉的部分补全,成为一个长方形,再去掉3个小正方形。S1=ab S2=aa =54 =11 =20 c =1 cS=S1S23 =2013 =17 c 移:把右下方凸出的一个小正方形移到上面凹下去的地方,形成两个长方形。S1=ab S2= aa =42 =33 =8 c =9 cS=S1S2 =89 =17 c(4) 小结:我们在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割”、“补”、“移”的方法。三、 联系实际,巩固练习1、 将“小胖的家”的各部分组合成一幅组合图形(1) 你能求出小胖家每个房间的面积吗?(书P6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 3客厅 小胖 4房间 2 厨房 走 父母 卫生间 廊 6 房间 3 2 (2) 学生汇报,师:如果卫生间的长和宽分别是3米和2米,面积是多少?(6(3) 现在我们来算小胖家的总面积,看谁的算法好。(小组讨论,交流)把刚才计算的各部分加起来:126620188=70(小胖房间客厅)(厨房走廊卫生间)父母房间(小胖房间父母房间)(客厅卫生间走廊厨房)补:(53)(46)5(622)=8010=70(44)(53)3(64)=646=70四、 拓展题: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4 3 4 9 3 4 12五 板书: 它们有多大我们在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割”、“补”、“移”的方法。六 作业七 反思: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年、月、日word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平年、闰年等概念。2.认识24记时法,会用24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1.平年、闰年的判断。2.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1.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并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2.钟面。 【教学课时】 5课时 年、月、日 2课时 24时计时法 2课时 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 1课时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一)【教学内容】教材64页情境图、65-66页例1、练习十六1、2、4【教学目标】 1、在预先收集有关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年、月、日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经历观察、交流、统计收集资料的过程,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大月、小月记忆法,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教学重点】 1、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年、月、日。2、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忆法。【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忆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2、单元主题图及例1图。【教学过程】一、互动交流中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在这过程中了解到什么?2、对学生收集资料情况进行简单归纳、小结,并作出评价。3、出示教材64页主题图:说说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与年、月、日有关的信息。(指名回答)引出课题:认识年、月、日二、合作探究新知1、老师带来了一张今年的年历,出示例1xx年年历。(1)同学们将收集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和我这张年历在小组中进行对比观察,看看能发现哪些相同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年历中的月份、每月天数等)(2)请小组汇报发现的规律,对这些规律进行梳理。根据你们的发现年与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按要求填空。出示教材66页例1填空(1)1年有( )个月。月与日有什么关系呢?完成教材66页例1填空(2)表格月 份123456789101112天数(天)有31天的月份是( ),有30的月份是( ),2月有( )天。展示填写好的统计表。从同学们填写的表格中老师发现每月的天数有些不一样,你发现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天数最多的31天,最少28天,31天的月份比30天的多,而28天或29天的月份只有1个月,月份最少)(3)结合你们课前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谁来说说31天的月份称为什么月、30天的呢?(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观察你们刚才填的表格,1年中大月是哪些月份?小月是哪些月份?(4)有没有哪个月被漏掉了?(2月)这个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那谁在课前调查中了解到,2月也被称为什么?(平月)(5)2月有多少天?(28天或29天)关于2月为什么有28天或29天的区别,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2、巧计大、小月。(1)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比较多,我们怎样能正确并不遗漏地记下来呢?课前有收集相关资料的同学来汇报一下。(2)交流记大、小月的方法,并介绍“拳头记忆法”:教师用拳头边演示边讲解记忆方法。让学生跟着学,并能独立演示。儿歌记忆法: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腊就是12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熟悉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大、小月。三、拓展练习1、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着年、月、日的记录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比如:今天(xx年 月 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堂愉快的数学课,你们今天精彩的表现让我很难忘。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日子吗?小组内说一说,记得说清楚那大约是哪年、哪月、哪日(教材68页练习十六第4题)2、出示教材68页练习十六第2题,同学们能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你知道并能用年、月、日准确说出哪些重大节日呢?(练习十六第1题)课后反思:安全教育: 第2课时 认识年、月、日(二) 【教学内容】教材66页例2及课堂活动,73页“你知道吗?”【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初步理解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3、经历寻找闰年出现规律,探究平、闰年关系的过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1、在观察交流中理解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2、掌握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小组课前分工收集xxxx年历中2月份的月历。2、教学课件、例2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运用你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来“猜生日”?(出示十六第3题) 2、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2月有28天与29天的区别,为什么同样是2月,可月份天数会有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二、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xxxx年历中2月份的月历按时间顺序排列好。课件出示时间顺序排列xxxx年历中2月份的月历,给学生一个指导。 2、现在小组一起来观察2月份的天数,并填写教材66页例2的表格。年份(年)xxxxxxxxxxxxxx2月的天(天)年份(年)xxxxxxxxxxxxxx2月的天(天)(1)通过填写表格,你发现什么?指出:2月有28天的年是平年,有29天的年是闰年。(2)说说从xxxx年这14年间哪些年是平年?哪些是闰年?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3)再观察一下,从平年到闰年之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4)关于“四年一闰”这一规律,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吗?3、为什么会出现“四年一闰”?又为什么偏偏出现在2月?现在我们就独立阅读73页“你知道吗”,解决心中的疑问。(1)关于“四年一闰,百年不闰”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说明:一般情况,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但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整千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2)例如1000、1600、1800、xx这些年份是整千或整千整百数,其中xx、1600年是400的倍数,它们就是闰年,可1000、1800年不是400的倍数,它们就是平年。4、试着判断一下1993、1986、xx、xx年中哪些是闰年,哪些是平年?(教师可提示用年份后两位数来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三、拓展练习1、现在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我们学到的知识。(小组内说后全班交流)利用这些知识,你能算算1年共有多少天?(完成教材67页课堂活动1)提示:想想平、闰年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哪个月?具体是多少天?(独立解答后交流)小结学生方法并板书:(1)大、小月分别算共有多少天后再加起来求一年总天数。平年:317=217(天)、304=120(天)217+120+28=365(天);闰年:365+1=366(天)(2)平年每月天数加起来: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闰年:365+1=366(天)。(3) 2、出示教材67页课堂活动2:猜猜小姑娘是哪一天出生的。 提问:过生日应该是每年到出生日期那一天就算过一次呀,可为什么这个小姑娘都8岁了才过了两次呢?想想这会跟我们学到的什么知识有关呢?(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四、全课总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课后反思:安全教育:第1课时 24时记时法(一)【教学内容】教材6970页例1及71页课堂活动,完成练习十七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调查及交流,体会生活中使用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2、结合生活实例,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相应时刻,并感受不同记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相应时刻。【教学难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相互换算。【教学准备】1、学生每人课前调查超市、商场的营业时间或记下你喜欢的动画片的播出时间。2、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钟面。3、教学课件、钟面。【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引入新课 1、在课前有些同学们调查了超市或商场的营业时间,有些同学记下了自己喜欢动画片的播出时间,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成果。根据学生汇报有选择的板书。例如,某商场营业时间:10:0021:00;某动画片的播出时间是18:0018:40 2、指出类似21:00,18:00等时间提问:这些时间是指具体什么时候呀?为什么在钟面上找不到呢?3、听取学生的解释或介绍,并及时给予评价。4、为什么会出现超过12的记时方式?具体又指哪个时间段?到底同学们刚才的介绍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介绍“24时记时法”的短片。课件出示介绍24时记时法:在1日(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时。第1圈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第2圈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也是12时。5、听取了关于“24时记时法”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了解决同学们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24时记时法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1)出示一段视频:丁丁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好明天8:00到小强家一起玩拼装玩具。可结果,小强一大早起来坐等右等还是不见丁丁来,很生气打电话质问丁丁,可丁丁很委屈的说:“我们不是约好8:00吗?”原来丁丁说得是晚上的8:00,而小强却认为是早上的8:00,所以两人因对时间的描述不够清楚而发生了误会。 (2)这个误会能避免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约时间?预设1:用“早上”、“晚上”这样的词汇来分清时间的,引出“12时记时法”。这个记时法就是用012这几个数字来描述一天的时间,但为了避免出现刚才视频里的误会,所以这种记时法一定要说清楚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这也是我们生活口语中常用的方法。 (3)而这样的方式如果出现在介绍商场营业时间或电视播放时间,你觉得简便吗?(所以我们需要用更科学、简便的方式来记时)2、怎样具体使用24时记时法来记时 (1)课件出示钟面:从早上0时开始逐一每小时演示,每走一小时钟面上出现相应数字,当走完第一圈后出现第二圈的数字,从13开始每小时记时。(参照教材69页钟面图) (2)观察课件中的钟面图,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12时记时法上午7时上午10时中午12时下午1时下午4时晚上7时晚上10时晚上24时24时记时法 (3)观察刚才时钟走第二圈钟面上的数与相对应的第一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小组内议一议能发现什么规律? (4)交流引导发现: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3、独立完成教材69页的“填一填”。 集体订正,并强调晚上12时是(24)时,也是第2天的(0)时。三、拓展应用教学例11、用24时记时法说说: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2、先在小组里用钟面边拨时间边介绍自己周末主要活动的项目和时间,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全班交流。3、比一比:用钟面播出15时、21时、20时40分、23时17分。四、课堂活动1、教材71页“课堂活动”。对口令:一个同学用12时记时法说上午或下午的时刻,另一个同学用24时记时法把它表示出来。2、完成教材71页练习十七第1题:找朋友。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五、总结说说今天学习的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课后反思:安全教育: 第2课时 24时记时法(二)【教学内容】教材70页例2、例3,完成练习十七3、4、5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能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间的间隔时间。2、利用24时记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并形成一些基本策略。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会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间的间隔时间。2、形成解决两个时刻所经过时间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例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复习题:将下面12时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或将24时记时法改写成12时记时法。下午4点20分 中午12点 晚上11点07分 ( ) ( )( ) ( ) ( ) 7:30 18:00 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24时记时法除了方便我们描述时间外,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2(1)出示例2情境图:观察邮局一天的营业时间8:0018:00,这个邮局全天的营业多少时间?(2)这个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先试着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方法。(3)全班交流方法。 只要学生想到方法来解决问题都给予肯定。有重点的板书画图和用减法计算的方法。(画图方法参照教科书70页) 用减法算:18-8=10(时) 对比以上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使用起来更简单? 小结这种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就能算出经过的时间。2、课件播放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片段。 (1)xx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开幕式,让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惊叹!称之为:一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整个开幕式从20:08分开始,23:36分结束,你能算算开幕式用了多长时间吗?(教材练习十七第3题)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一下书写规范:23时36分-20时08分=3时28分 或 23-20=3(时)36-8=28(分) 3时+28分=3时28分( 不能出现 3+28=3时28分 以及23:36-20:08=3:28 这样的书写方式。) (2)渗透德育教育:这短短的3时28分,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高水平的演艺,同时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现在的好好学习是为今后中国的再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为之惊叹而做准备,所以你们不能辜负祖国对你们的期望! (3)刚才这道题我们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刻的方法确实是简便、易操作。但是,是不是所有此类的问题都能用这样的方式解答呢?3、出示例3 (1)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问题:小明晚上睡了多长时间? (2)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提示:这道题还能用刚才的方法直接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得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在同一天内,不能直接用刚才的方法完成。 思考:开始和结束不在同一天,以哪个时间为分割?24时以前该怎样计算?24后第二天又该怎样计算? (3)全班交流方法: 方法一:以24时为分界点。24时以前:24-21=3(时);24时以后7个小时;总计:3+7=10(时)。 方法二:晚上9时到第二天9时就经过了12个小时,再去掉多算的2个小时即:12-2=10(时) 方法三: (4)对学生进行“早睡早起”的养成教育。4、小结:从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来看,我们在解决求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之间间隔时间的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三、课堂活动1、完成教材72页练习十七第4题。(1)思考:这道题属于刚才解决问题中的哪一类?(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在同一天的类型,解决时可以24点为分割点。)(2)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出示教材72页练习十七第5题。 (1)观察给出的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你能算出每两次取信的间隔时间吗?提出:每两次取信时间具体指什么?(第1次到第2次间;第2次到第3次间。)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总结今天主要学会了什么?你能运用24时记时法给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吗?(教材72页练习十七第6题)课后反思:安全教育:3、综合与实践 做一个家庭年历 【活动内容】教材74、75页实践活动【活动目标】 1、在制作家庭年历的过程中,巩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通过前期调查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懂得看年历,知道年历的简单结构。3、初步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形成用简单方法进行推算的策略。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活动准备】1、课前调查家中重要纪念日。2、查阅资料,了解xx年每个月第一天是星期几;了解什么是农历以及二十四节气。3、准备今年的年历或一张月历;小组合作、分工准备制作年历的卡纸、装饰、画笔等。【教师教学准备】 1、今年年历一本。 2、收集有关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的资料,制作成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主题1、同学们课前都对家里的哪些重要日子进行了调查?谁来说说你的调查内容和结果,让我们一起和你分享这些值得记住的日子。指名回答,学生交流。2、同学们调查的这些家庭纪念日或亲人生日都需要我们记住,并在每一年那一天一起庆祝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明年这些重要的日子是星期几,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份有自己特色的xx年家庭年历,将这些重要日子标注起来。板书课题:做一个家庭年历二、复习交流相关知识,为制作活动做好准备。1、谁来说说你为制作年历准备了哪些东西?(学生交流准备的制作工具)2、为什么要准备12张卡纸? 小结:一年有12个月,每月的月历都不一样,每张卡纸制作一个月月历。3、看来制作年历跟我们学习的年、月、日知识相关,那想想都具体和哪些知识相关?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小结: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7个大月都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4个小月都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剩下一个月是2月,因为xx年不是4的倍数,所以xx是个平年。也说明2月有28天,全年就有365天。4、观察准备好的今年的年历或月历,想想只知道月份及相应天数就能制作年历吗?还需要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还需知道每天所对应是星期几。5、要知道每天对应是周几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一天一天去查?小组内观察准备好的年历或月历,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讨论一下能不能想到什么巧办法? 全班交流:因为一周只有7天,从周一到周日然后反复,所以每月只要知道第一天是周几就能依次向后推算。6、出示准备好的今年挂历。任意在月历中像教材75页(1)中那样框4个数。 (1)请同学们看看我框出的这4个数有什么规律吗?(上面的数加7正好是下面的数) (2)你能像我这样在你准备好的月历中框出4个数,看看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呢? (3)谁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一周只有7天,所以相邻两周的同一星期几之间就间隔7天) 小结:所以,同学们在制作每月的月历时,除了根据每月第一日是周几依次向后推算外,还可以利用相邻两周的同一星期几之间就间隔7天的规律,算出一个月中所有周一至周日的日期。7、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明年每月的1号是周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动手操作,体验创造1、既然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一起交流、整理一下制作步骤: (1)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每位同学可以自由选取xx年一年中的一个或两 个月月历在课堂上制作。 (2)准备好制作工具,根据选取的月份在制作的卡纸上画好相应天数格子。(可参照旧月历的方式) (3)查看选取月份的1号是周几,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算,将月历写好。 (4)将本月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出来。 (5)对制作好的月历进行适当的美化。2、独立动手操作,学习创造。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帮助。3、组织交流、汇报。 (1)展示一些精美的作品,欣赏、交流。 (2)请制作得好和制作有问题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对制作结果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制作出这么精美的月历,真能干!那你们知道在月历中常常会出现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这又是什么?课前对这些知识进行调查的同学进行汇报。2、课件出示介绍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的知识。3、如果在你们的家庭月历中也能加入这些知识那就更好了,你们愿意吗?课后利用这节课中的知识和制作经验将其余的月历制作好,除了标注出你的家庭纪念日,你还可以将一些重大的节日也标注好。还可以试着查找资料记录农历和二十四节气,将所有月历组合成一本真正的xx家庭年历。那时我们再进行一次最佳年历的评选活动。课后反思:安全教育: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58页主题图,59页例1及“试一试”。【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存在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2引导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3理解并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2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准备】主题图、例1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昨天老师家附近开了一家新超市,逛的人真多,我也去逛了一圈,给你们看看当时的图片。”出示主题图。2交流: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1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要多少元?(2)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多少元?板书这两个问题,引导点拨: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决哪一个?为什么?3揭示课题: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先解决第(2)个问题。(板书例1)二、探索新知1观察例1:文具盒7元一个,买了6个,书包买一个55元。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多少元?分析:一共多少元包括买哪些东西? 我们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试着独立做一做,再小组内交流方法。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不同解答方法?提出板书综合算式:76+55 介绍:在我们解决问题时,除了用分步式,还可以用这样的将两个分步式综合成一个算式综合式来解答。(1)提问:这个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见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得出:这个算式有乘法和加法组成。我们通常把加、减法称为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二级运算,那这个算式就是含有一级和二级运算的算式,含有一级和二级运算的叫做四则混合运算,这个算式就是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种。引出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2)思考:想想这个算式要算几步?为什么?(3)议一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这个乘加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思考:再看看刚才的问题(1),你觉得如果再补充什么条件就能解答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条件:成人衣服120元一件,儿童衣服29元一件。)4想一想:你会怎样做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要求:能试着用今天学的综合式来列式并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提出算式:120+293,重点说说先算什么运算,再算什么运算?6比较:看看问题(1)、(2),都属于哪种运算?在解答时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看来,以后我们遇到混合运算中这类型乘加时,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思考:那乘减呢?你觉得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7提问:老师将刚才的问题(2)变一下,看看你会怎么做?出示问题(3):文具盒7元一个,买了10个,书包买一个55元,买10个文具盒比买一个书包多多少元?观察: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列综合式并计算。指名板演:710-55 议一议:这个算式属于什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提问:如果把问题(3)变成文具盒7元一个,买了6个,书包买一个55元,买6个文具盒比买一个书包少多少元?列综合式计算,小组讨论完成。出示算式:55-67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8小结:这类型的乘减混合运算与乘加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或加法。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59页“试一试”,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将教材59页“试一试”解答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总结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课后反思: 安全教育:第2课时 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60页例2及61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在已有知识经验上自主探索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乘法和加减法、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归纳出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重点】 1探索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教学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提问:昨天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中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怎样计算吗?2 63+25 30-47 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出来。3昨天我们研究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乘法、加法还有减法,想想还差哪种运算是我们昨天还没接触到的?引出课题:四则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先猜猜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们现在就像昨天一样通过解决问题来找找运算规律,验证你的猜想。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题图:每个足球45元,买2个篮球用去70元。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1)2个篮球和1个足球一共要多少元?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列综合式解答。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多多少元?分析:题目要我们拿几个足球和几个篮球比? 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独立试着列综合算式。2板书算式:45-702(1)提问:这个算式是含有哪些运算的混合运算?(2)提问:说说这个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小结:在含有除法和减法的算式中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对学生先前合理正确的猜想提出赞扬,鼓励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多尝试用这样的方法)(4)思考:那如果是除法和加法的算式,你觉得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3提问:现在将例2改一改:每个足球45元,买2个篮球用去7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要多少元?分析:这道题和刚才的例2有什么不同? 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独立列出综合式,并试着解答,指名板演。4比较:观察45-702和45+702,能说说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什么规律吗?(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或加法)5思考:将这一规律和昨天例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相比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或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小结:像这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拓展练习1出示教材60页“试一试”110-819、55+36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出示教材60页“试一试”425-40+215 2438(1)比较:观察这两道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前面几组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或减法,除法和加或减法是四则混合运算;后面几组算式只有加和减法或乘和除法,是同级混合运算。(2)提问:这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级运算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游戏:“分与合”规则:师说综合式,同学则将综合式变成分步式并算出来;若说分步式,则同学将分步式变成综合式并算出来。在规定时间内对得最多的人获胜。4针对错误较多的题请获胜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小结:将分步式写成综合式时注意:注意减法中区别好被减数和减数再列综合式。分步式中每次计算的结果都不出现在综合算式的列式中。将综合式写成分步式时注意:先看清楚运算顺序再分步计算。第一次分步计算的结果要用到第二次的分步计算中。四、总结。说说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安全教育:第3课时 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61页例3及62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出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3进一步培养观察、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并能解答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正确列式并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掌握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教学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新 出示例题图,揭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我们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了一个用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这幅图又能让我们学到什么新知识。二、自主探新1出示例题条件和问题:1件成人衣服和3件同样的儿童衣服一共用了207元,成人衣服1件120元,儿童衣服1件多少元?分析:(1)要求儿童衣服1件多少元,跟上面的哪些条件有关? (2)一共207元包含哪几件衣服? (3)207-120剩下的是什么? (4)那我们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要求:根据刚才的分析试着列出综合式:207-1203(1)提问:观察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提问:这样的运算顺序能让我们求出一件儿童衣服的价钱吗?(3)追问:根据我们实际的需要,在这道题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介绍:为解决类似的问题就要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可以用( )小括号来帮忙。(207-120)3,在运算中出现( )时,就需要先算( )里的算式后再按照无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来计算。3学生试着独立解答(207-120)3,汇报时教师再规范板演,集体订正。4巩固练习:出示教材61页“试一试”。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比较:观察今天学习的内容,与前两天学的四则混合运算作比较,你觉得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6思考:为了方便记忆,你能用简单的话来总的概括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吗?小组讨论一下。7全班交流后,小结: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算式里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时就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62页“课堂活动”第2题:判断谁做得对,并说说理由。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重点听听不对的理由,强调运算顺序错误,算式里有括号必须先算括号里的。)2、游戏:“猜猜我的心意”规则:师出示一个算式,生来说说运算顺序(先算再算)看看是否能说对。师生游戏几组后可安排同桌游戏。四、总结 遇到一个四则混合运算的题时,你会怎样思考和计算?课后反思:安全教育:第4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6263页练习十五【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熟练进行计算。2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熟练进行计算。2能正确列综合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正确熟练计算四则混合运算。2列综合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 复习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找出下列算式中先算什么运算,并用线连接。100-135 100-13(40+8)4 135870-180+21 180+21(100-13)5 40+8870-(180+21) 870-180 2提问:四则混合运算分几种情况?都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对最近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一次练习,比比谁掌握得最好!二、基础练习1教材63页第5题: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1)先观察这题,应该横着算还是竖着算? (2)竖着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数据相同,运算顺序不同) (3)以第一列为例,分别说说三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试着独立将第二列和第三列的题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出示教材62页第2题。(1)提问:老师这里有三位同学做的三道题,现在请我们同学来当当小老师,看看这三位同学做的题对吗?如果不对,说说错误原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议一议。(2)提问:你能将错误的题改正过来吗?完成在书上。二、综合练习1提问交流: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你遇到过需要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吗?出示教材62页第3题。提问:读读题目,这是一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吗?并列出综合式。(板书:100-57-38 100-(57+38)(1)提问:结合题意说说这两个算式分别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2)思考:既然两道算式都能求出找回多少元,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写100-57-38 = 100-(57+38)(3)比较: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猜一猜:是否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是相等的呢?我们举例来证明一下。(独立举例后小组内交流)(5)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板书。(比如数都是一位数的、三位数的、位数不相同的)(6)交流:通过我们的举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小结:三个数连减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这也是减法的性质。2出示教材63页第4题。(1)分析:要求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全长与汽车行驶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呢? 汽车开出2小时后到达县城了吗?还差多远? 梳理一下,应该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2)独立试着列个综合式来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3观察:其实除了在生活中会遇到用混合计算解决的问题,在校园里也能遇到。三年级3个班的同学在秋游活动中来到苹果园,参加摘苹果活动。(1)出示教材63页第8题,观察: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若提出三(2)班摘多少千克苹果,可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板书问题:三(3)班摘了多少千克苹果?(2)分析:要求三(3)班摘多少苹果,和哪个班直接有关? 三(2)班摘多少苹果知道吗?又和哪个班有关? 要解决这道题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试着列综合式解答。(3)追问:200-752 这样列式对吗?为什么?(4)提问:要达到所需要的运算顺序,你会用谁来帮忙?(200-75)2(5)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三、总结你会怎样让自己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题时,提高准确率?四、作业 教材62页1、63页6、7.课后反思:安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