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2》WORD版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523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2》WORD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2》WORD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2》WORD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2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 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出示“徐霞客诗句”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说话这就叫“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一)学习第2自然段。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玉屏楼图”课件。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出示“学习提纲”课件。(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 、 、 ”表示出来。(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3、交流学习成果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板书:奇?学习迎客松部分1、出示迎客松图片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出示句子)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1)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指名读,齐读(2) 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请做下列的填空:狂风来了,迎客松()暴雨来了,迎客松()电闪雷鸣,迎客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指名读,齐读(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把( )比作( )。(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指名读,齐读(学生做动作、读课文)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4、朗读课文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习陪客松部分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3、 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齐读学习送客松部分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1、 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2)理解“天然盆景”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什么是盆景?(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配乐朗读第二小节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配乐齐读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二)、学习第3自然段。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可以是黄山的来历;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板书设计:迎客松16、黄山奇松 陪客松 奇?(!)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3WORD版教案执 教: 林红珍指导老师: 林金明时 间: 2008年11月28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想象,从字里行间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上节课,我们游览了黄山,谁来说说你对黄山的印象?2、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题目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黄山松的特点?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感悟课文。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要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就必需首先走进奇松,如果要让我们去寻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你怎么知道玉屏楼是最佳观赏点?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解释“黄山绝胜处”。2、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请同学们速读第二小节,用横线、波浪线,虚线分别划出描写几种松的句子。指名分别读三大名松。师评:读得很流利,相信这节课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之后,你们会读得更棒!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出示图片)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神奇?(1)理解“遒劲”、“郁郁苍苍”。 (2)迎客松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并不稀奇啊?那到底“奇”在哪儿呢?(虽然却)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结合你们上节课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3)除此以外,迎客松还“奇”在哪儿呢?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同学们伸出手臂,对照图画想象。如果迎客松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4)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引用一首赞美迎客松的诗)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4、被迎客松热情地迎上山后,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出示图片)仔细看图,陪客松“奇”在哪里。交流: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感受到陪客松的什么特点?5、当饱览了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与游客依依不舍地道别?(1)齐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2)送客松“奇”在那里? a、这里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盆景”大家都见过吧,谁能把自己对盆景的了解说一说?(人工加工的植物)这里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的盆景”似乎有些矛盾?(送客松没有经过人工的加工,也能像精雕细琢的盆景一样姿态优雅。)奇不奇?b、谁能把这种奇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6、师小结: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果然是那样的神奇,让我们用饱含情感的朗读再一次去体会这三大名松的神奇、秀美。三、观看幻灯片,升华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它们或(齐读第三自然段)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2、师引导学生观察孔雀松:这只孔雀在干什么?3、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请你选择喜欢的一种松树写下来,写出它姿态的“奇特”。可用上刚才说过的词语。别忘了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让你的介绍更生动。生欣赏完课件后在音乐生中进行小练笔。 4、谁愿意意来读读自己笔下的黄山奇松呢? 交流。四、总结。1、课文学完了,回顾我们上课前的问题,你有答案了吗?2、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3、齐诵黄山松。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迎客松 奇?陪客松 奇! 送客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