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一节课的研究主题就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的物体,倾听身边的声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这一课是声学的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困难。之前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观察出现象,直接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但是课后问学生,学生依然觉得是摩擦、敲击等原因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产生的方法混淆。老师并没有给学生横向比较。还有学生会有疑问,生活中很多物体发声了没振动,怎么能证明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呢?针对这两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实验材料。第一组是可以明显观察出声音的产生时物体振动了,尺子、纸、弦、镲。第二组是物体发声但是振动不明显但是可以借助其它物体看到其振动,小鼓、音叉、镲。第三组是利用之前提供的材料反证。在第一组实验时,我让学生记录让物体发声的方法、发声时的现象、声音停止时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让它发声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发声时的现象都是振动,并且声音停止振动也跟着停止了。当这组实验做完时,适时总结做完这组实验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处学生基本就能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因为这组实验材料可以明显的看出发声时的振动现象,通过对规律共性的自我归纳总结得出物体振动产生产生声音。我在此进一步问,为什么敲击、摩擦等不是声音产生的原因?从而解决第一个问题区分发出声音的方法和声音产生的原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认识表层,而不会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抓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点,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利用实验材料做完第一组实验后,学生虽然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是心中还是有疑问的,有些物体发声时没有看到明显的振动。“是不是所有物体发声时都振动呢?”如果都振动,振动就是声音产生的原因。所有用第二组实验证明,小鼓、镲,我们虽然可以用手感受声音的产生时的振动。但是手的感觉并不准确,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轻小的物体,借助轻小物体观察物体的振动。小鼓和镲用绿豆,音叉用乒乓球。解决学生的疑问。第二组实验做完后进一步总结,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到此大部分学生都应该了解到振动,我最后利用音叉反证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其它方法停止声音不一定停止。回到学生的第一个疑问。进一步巩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概念。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等词语可以说是对新的一轮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的这节课,本身就与声音有关,虽然科学探究、小组活动离不开,但课堂声音的控制是要加以把握的。同时,我在课堂注重关注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关注了教学的细节,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这样,我觉得才是真正的科学素养的体现!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五上学校周围噪音问题调查报告调查问题的提出: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的场所,它的周围噪音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周围有形和无形中产生的噪音,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注意力,降低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为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学校周围噪音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目的:1、通过调查探究活动,让大家了解噪音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音的途径;2、通过活动,让大家体验观察、交流,学会做探究笔记,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我们热爱科学的感情;3、通过这次活动,来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方式:查阅资料 实地调查调查地点:课间活动场地 教室 操场 幼儿园 学校门口 公路学校会议会场调查人员:五(2)班全体学生调查时间:xx年9月xx年11月调查前期准备:老师布置任务1、实地调查我们校园里有哪些噪音污染,噪音污染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危害。2、上网,查找资料,搜索关于噪音相关知识和减少噪音的信息。学生接受任务1、自行分组,选出组长。第一组:组长 丁建梅 调查内容:什么是噪音。第二组:组长 徐海宁 调查内容:噪音对人的危害。第三组:组长 李亚楠 调查内容:校园环境噪音的来源。第四组:组长 郝素素 调查内容:降低噪音干扰的方法。2、探究有关噪音的知识,探究其来源和危害等问题,做探究笔记,并设计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和结果第一组汇报:什么是噪音?我们通过上网知道: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境因素。声音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譬如,和谐悦耳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益,课后或工余听听和谐悦耳的音乐,会使人很快恢复疲劳,感到是一种享受;相反,长期处在那种杂乱无章的、对人的听觉神经系统有强烈刺激的声音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声音的强弱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分贝高,表示声音响。一般情况下,人在小于50分贝的环境中,会感到很安静;超过60分贝时,就会感到喧闹;90分贝时,就会使人可能受到损伤。另外,声音是否会对人造成影响,还和人的愿望有关。例如,学校的广播播放的虽是悦耳的音乐,也会干扰上课;又如正在朦胧睡觉时,有人打开收音机,也会影响入睡。因此,人们把那些对人的听觉神经系统有强烈刺激的声音,以及那种为了让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干扰声,通称为噪音。而把被噪音充斥的环境,称为噪音污染的环境。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的环境中对人体是有害的。城市里的噪音污染比农村严重。这是因为城市里人口稠密,工厂和商店相对集中,车辆也多。城市的噪音有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和装修噪音、社会生活噪音等。对人们影响最多、治理最困难的是社会生活噪音。如娱乐场所、商场的音响设施、人群活动,以及家庭生活中等小孩哭闹、敲打物体、收音机、组合音响、电视机等对邻居产生等干扰声。这些噪音一般都低于80分贝,但却能让人烦躁、心神不宁,甚至造成生理障碍。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最佳声音环境为1545分贝。不过,人也不能长期处于无声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因为,这也会使人精神抑郁、烦躁不安。所以,人们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而又和谐悦耳等良好声音环境,使得生活更加美好。第二组汇报:噪音对人的危害。我们通过上网查询和校园实地调查,了解到噪音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可大啦,可以说是杀人不见血的,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它可以干扰休息和睡眠,使人不得安宁。噪音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其次,噪音对动物的危害。据调查资料介绍,给奶牛播放轻音乐后,牛奶的产量大大增加,而强烈的噪音使奶牛不再产奶。还有,二十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种新型飞机进行历时半年的试验飞行。结果使机场附近的一个农场里的10000只鸡羽毛全部脱落,而且不再下蛋,还有6000只鸡体内出血,最后死亡。第三,噪音对建筑物的损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波在空气中来回运动产生了声波。强烈的声波,能冲撞任何建筑物,在140分贝以上,会使窗玻璃破损,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导致墙体震裂以至倒塌。二、校园实地调查噪音的危害1、影响我们听课的注意力。如果长期在一种刺耳、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学习,我们的神经会受到干扰,精神振奋的时间短,表现为人很容易感到疲劳,上课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来,记忆力减弱,学习效率低下。2、影响我们的情绪与性情。本来一些同学比较冲动,情绪不够稳定,如果长期生活在刺耳、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可能在与同学接触中发生争执,容易冲动,易怒,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3、影响老师的教学工作。老师和孩子们同样,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人会心烦意乱,精神会萎靡不振,遇事比较冲动,不利于冷静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工作效率低。第三组汇报:校园环境噪音的来源。据我们调查,校园中的噪音主要来源于学校幼儿园学生的吵闹声,公路上汽车行驶及鸣喇叭的声音,课堂上学生说话喧闹的声音,放学吃饭期间学校广播的声音,课间学生追逐嬉戏的声音,还有学校由于没有专用教室,音乐课在教室里上了,同学们唱歌的声音对边上班级来说,也是噪音。还有操场上学生体育活动的声音。当我们上课时,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率。第四组汇报:找出减少降低噪音的方法。1、利用晨会、午间谈话等时间,向我们讲清现在的学习环境,学会正视现在的问题,摆正学习态度。利用实践活动课,带领我们制定调查降低噪音干扰的方案。2、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消除疲劳,老师们要精心备课、上课,这样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还要对一些情绪不稳定的同学特别关注,加强教育。3、目前对付噪音最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室里要关好南面的门窗。早上到教室里先开窗通气,如外面噪音特别响时,我们会关好门窗。4、下课时我们玩一些动脑筋的活动,比如下下棋,地方不需要很大,声音也不会很大,不像追跑大闹、大声喧哗会影响人。5、午餐不光有可口的饭菜,还有水果。因为噪音可使人体中的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B类消耗量增加,从而造成人体功能的平衡失调。补充适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可使人体对噪音的耐受能力增加。专家们建议,长期在噪音严重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应及时而适量地补充一些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6、在学校和公路之间植树造林,设立屏障,减弱噪音.7、学校将幼儿园单独拉起院墙,减弱噪音。8、设立专门音乐教室,与课堂教学区保持较远的距离。9、学校在校园周围设立噪音警示牌,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