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明节的由来1教案 语文S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43049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明节的由来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明节的由来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明节的由来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清明节的由来1教案 语文S版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课文配有二幅插图: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动的场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晋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场景。这二幅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点,理解课文。设计理念: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设计将从问题入手。只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重点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自读课文。要求: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检查自读的情况。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参考教参页)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可以指导学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号字与前面画横线的词语组成一个问题,以便提示学生深入思考)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学情预设:学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四、引进课件,补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第二课时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读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第三课时一、指导学生写字。.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肺”字的笔顺。共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臣”字中间不是“口”。.把字写好看。“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鞭”左高窄右矮宽。.学生书写练习。;二、小组交流。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六、布置作业。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渔翁和魔鬼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 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 朗读课文。3. 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渔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教学重难点:1. 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 在朗读中体会渔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渔翁和魔鬼的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出示渔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渔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渔翁和魔鬼。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识字1.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 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3. 班级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4、 同桌互相认读词语。5、 反馈:同桌一起读词语,看谁是学习的好伙伴。6、 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7、 指名分段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 出示会写字,读一读。2. 选字组词或说话。3.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自由说。4. 教师指导范写。5.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6. 书写评价。四、作业:1. 读课文。2. 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1. 抽读生字卡片。2. 听写词语。二、流利的朗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2. 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3. 学生自主质疑解疑。三、学习课文1.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 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2) 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想象当渔翁捞到这个黄铜瓶子时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魔鬼的语句,读一读。(4) 看到这个魔鬼,你有什么感觉呢?这时渔翁会想些什么?(5)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三到九自然段(1) 同桌朗读这一部分。(2) 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3) 学生自由回答。(4) 魔鬼是怎样对待渔夫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5) 指导朗读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魔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呢?渔翁呢?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然后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6) 渔翁是怎样对付魔鬼的呢?(7) 分角色朗读六、七、八、九这四个自然段。3.分角色熟读对话。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5、班级汇报表演,集体点评。四、拓展延伸1.渔翁靠什么战胜魔鬼呢?2.你喜欢这位渔翁吗?3.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发吗?4、齐读课文。五、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2.课外阅读其他童话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